洪晃:本人更比杂志火

时间:2022-07-12 07:58:51

【话题人物】

朋友们都称她是中国的奥普拉・温弗瑞。她掌管着三本时尚杂志和一个卫星电视节目。事实上,还是她本人更具魅力

朋友们都称她是中国的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

她就是洪晃。身为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hina Interactive Media Group)首席执行长的洪晃掌管着三本时尚杂志和一个卫星电视节目。而对许多中国人而言,真正吸引他们的是洪晃本人。

这位聪敏、务实的媒体高管从来就不乏热点:在过去几年中,她推出了中国最受欢迎的博客站点之一,在一部女权主题的电影里担任角色,还联合主持了一个电视访谈节目,虽然这个节目没能持续很长。她的评论频频被其他媒体转载。

洪晃的经历彰显出中国媒体行业的巨变,以及中国职业阶层品位的变化。当洪晃2000年接手第一本杂志《世界都市》(iLook)时,这本面向女性的精装刊物正面临经营的困难局面。她回忆说,当时希望将《世界都市》的客户群瞄准对时尚感兴趣的知性女人,但当时没人对此感兴趣,女性想了解的除了品牌还是品牌。

因此洪晃决定将《世界都市》的定位对准主流读者。现在,它已是中国业绩最好的独立经营的杂志之一,虽然较《大都会》(Cosmopolitan)等与中国官方媒体联合出版的海外杂志中文版还有差距。

消费者口味的变化深深影响着洪晃个人的兴趣。她说,随着女性时尚杂志的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精英读者不仅仅满足于了解时尚。6年前人们想的是:如何让我的钱包鼓起来?现在有10%的人已经做到了这点。因此他们希望获得更深层次的信息。他们想了解设计背后的灵感、设计师、艺术家本人,还有其他艺术的东西。

与此同时,洪晃机智、调侃式的评论风格风靡一时,她也为人们开启了了解中国特权阶层的窗口。这在崇尚个人魅力和轻松话题的受众中引起了共鸣。

雅诗兰黛公司(Estee Lauder Cos.)中国区经理沈祥梅(Carol Shen)说,洪晃就像是中国媒体现状的代言人,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对其他人理解中国的媒体有很大影响力。雅诗兰黛是《世界都市》的广告客户。

洪晃经常会在她位于北京新兴艺术区的那座仓库改造而成的公寓里举办明星云集的聚会。在最近的一次晚宴上,一直对中国很感兴趣的知名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听中国客人谈“”中的经历。英国设计师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则是另一次晚宴的嘉宾,他同摇滚歌星崔健等中国艺术家和外国企业家及记者一起品尝了Moet香槟和烤肉。

经历是垃圾,也是财富

今年45岁的洪晃早就为人所知。她的母亲曾是的翻译,她的继父在上世纪70年代担任过中国的外交部长。12岁时,她被选进中国政府的一个翻译学习班,进入纽约市的Little Red Schoolhouse学习,成为首批海外留学生之一。在获得纽约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的政治学学位后,洪晃进入咨询企业甘维珍公司(Kamsky Associates, Inc.)工作,后来在北京担任德国金属公司Metallgesellschaft AG驻中国首席代表。其间,她曾有过两次婚姻,其中一次是与当时正在上升期的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1996年,她加入从事投资及咨询业务的标准国际管理有限公司(Standar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orp.省略)上推出自己的博客后,访问量一直排前五位。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她讽刺了陈凯歌对他执导的电影被恶搞而勃然大怒,这篇文章在她博客里的点击量最大。洪晃在文章中称陈凯歌“小肚鸡肠”,嗔怪她的朋友不该根据她与陈凯歌的婚姻来判断她的品位,还解释道,她出来说话是因为“我再憋着会得癌的。”

她的博客里有一个题为Ask Me的问答栏目,还有其他一些短文,涉及澡缸位置(设置在马桶旁边实在不性感)和如何与恋人分手(她在文章里对一位被女友甩了的男士建议,将前女友的物品送回去或者烧掉,但可以留一件内衣)等各类话题。

现在,除了《世界都市》之外,得到标准国际支持的中国互动媒体集团还出版《青春一族》(Seventeen)的中文版和关于文化事件、餐饮购物场所及趋势的月刊《乐》(Time Out)。该集团还负责与《世界都市》和《乐》有关的一个卫星电视节目,内容是有关在欧洲或其他胜地度假的中国名人。聚焦中国医疗及教育体系弊端等热点问题的谈话节目因为收视率过低而在一年后被取消。

洪晃说,我们当时希望谈论知识分子看到的中国存在的问题,让通常在电视上没有话语权的人有发表看法的机会。现在我们知道他们没有话语权的原因了,因为他们不能提高收视率。

事实上,还是洪晃本人更吸引人们的关注。她的自传《我的非正常生活》从她的少年时期写到与陈凯歌的短暂婚姻,直到目前的生活,这本书共卖出约20万册,网上书店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Peggy Yu)说,这在中国是个很大的数字。

俞渝说,我家保姆所在的群体不会知道洪晃,但我办公室的每个人都知道她。时装界的编辑密切关注她说的每一句话。当她的书出版时,每个人都想知道她是否提到或调侃自己了。

广州男性杂志《生活元素》的总编Alice Ou说,多年来她一直在关注洪晃个人及其事业的发展,有时也从洪晃经营《世界都市》的方式中寻找灵感。她说,在《世界都市》,洪晃从全球视野出发思考中国人的问题,她在商业方面非常成功,也善于发掘各种可能性。

洪晃并不满足于现在取得的成功。她正希望利用她的知名度和对不同媒体的兴趣打造内容提供商的品牌。她说,新的重点将是手机和互联网内容,如有关餐馆的评论和针对中国白领阶层枯燥生活的幽默动画等。

至于是否应该尝试或正式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的奥普拉,洪晃的感觉很复杂。她在公寓中喝着咖啡说,如果真有人能做到,那我就是一个,因为我能同中国的草根阶层对话。如果说我没看到其中的商业机会,那我就是瞎了。但在我个人看来,这需要慎重考虑一下,因为那样你要整天出现在娱乐版面上,而我始终认为我需要掌握讯息,而不是成为娱乐明星。

不过,她承认,在其跨媒体扩张计划的背后,是她认为对在中国竞争极其激烈的媒体行业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的一个基本信条,那就是: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一个品牌。

作者:Kathy Chen

出处:《华尔街日报》2006年05月06日

上一篇:庞约翰:新征途从65岁开始 下一篇:买下猫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