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观察分析

时间:2022-07-12 07:54:46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观察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为治疗组,28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推注治疗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总结护理方法。结果 治疗组有效为32例,有效率为93.75%;静脉推注组有效28例,有效率78.57%(P

【关键词】雾化吸入;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90-02

小儿呼吸道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当病毒、细菌感染损伤了呼吸道上皮,暴露了气道壁的胆碱能受体或激素受体,使其易于与各种刺激物接触,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气道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气道反应性亢进,引起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由于遗传因素或免疫调节紊乱,在呼吸道感染时,可引起哮喘的发作。据报道婴幼儿哮喘中95%以上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1]。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并进行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上。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33d-12岁,平均年龄为(5.3±1.4)年,病程1-7d。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雾化吸入,用6L/min的氧流量为驱动力,时间为15-20min,每天2次,连续3-7d。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推注,连续3-7d。2 护 理

2.1 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症状明显时嘱病人卧床休息,适当限制活动量。鼓励病人多漱口,保持口腔湿润和舒适,协助口腔护理、每日3次,防止因唾液分泌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引起口腔黏膜损害或口腔感染。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低脂肪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摄入足够的水、盐和丰富的维生素,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必要时静脉补液,以补充机体的消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隔离病人,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互感染。指导病人积极配合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2]。

2.2 对症护理 体温超过39℃时需进行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采用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观察降温效果并记录,出汗后应及时擦身换衣和更换床单,但要注意防止受凉。

2.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警惕并发症发生,如有耳痛、耳鸣、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等提示有中耳炎发生;若病人发热、头痛加重,伴脓涕,鼻窦有压痛提示有鼻窦炎,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2.4 用药护理 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感冒退热冲剂、复方柴胡注射液、银翘片及l%麻黄碱盐酸盐滴鼻液、消炎喉片等,注意观察疗效及药物的副作用;使用青霉素时,应密切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3 结 果

通过临床研究,治疗组有效为32例,有效率为93.75%(30/32);静脉推注组有效为28例,有效率78.57%(22/28)(P

4 讨 论

4.1 病因病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上述致病微生物可寄生于上呼吸道或存在于外界环境中,当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上呼吸道的致病微生物迅速繁殖而致病[3]。病毒感染使鼻腔及咽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单核细胞浸润,有浆液性及粘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后,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大量脓性分泌物。本病是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引起感染的病毒种类较多,人体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弱而短暂,各种病毒间无交叉免疫,健康人群中常有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故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见,大多散发,气候突变时可流行,常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发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对无并发症的病人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处理,应注意保暖、多饮水,症状明显者需卧床休息,发热、全身酸痛者可选用解热止痛药。

4.2 预防与护理

4.2.1 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要加强护理:①保持孩子居室的空气新鲜,并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室温18至22℃,湿度60%);②多次适量给孩子饮温开水或淡盐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保持口腔卫生,利于痰液咳出;③饮食应以易消化、富于维生素和热量为好,但一次不宜吃得过饱;④给孩子翻身拍背,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必要时吸入温热水蒸气,使痰变稀易于排出。口腔深部的粘痰可用手指或棉棒挖出[4]。

4.2.2 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①家中有患感冒、气管炎咳嗽者,要注意和婴幼儿隔离,如戴口罩,抱孩子或给孩子喂食时先洗手;②不要在孩子活动场所、居室吸烟。吸烟不仅污染空气,而且还可以影响肺的发育和抵抗力;③按时注射防疫针。有一些传染病如结核、麻疹、百日咳等都是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病只要及时做好免疫接种,打好防疫针,是可以不发病的。总之,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并经过护理观察。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出现不良反应少、作用迅速,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钟秋莲,张锦霞.护理干预在53例婴幼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13).

[2]金红莲.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防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41例及其护理[J].中国药业,2011(11).

[3]邵聪文.雾化吸入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7(09).

[4]倪再香.老年吸入性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与护理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07).

上一篇:胸外科围手术期实施技巧性沟通护理的随机对照... 下一篇:社区医疗单位老年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