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荀子文学理论及其创作实践

时间:2022-07-12 03:36:59

浅探荀子文学理论及其创作实践

摘要:本位拟从荀子本人所处时代特征,生活经历、政治思想、美学思想以及人格理想特征来分析他的文学理论特色,并进一步探讨其文学创作实践活动。

关键词:礼乐本位 诗教 民间文学 浑厚 理性色彩

中图分类号:B2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7-

《荀子》虽然不是纯文学作品,并且在其成书年代,现代“文学”概念还没形成,而指广义上的“文学”概念。但在这时期中国几种基本文学样式形成雏形,并且以儒家文学理论为代表的文学理论较为成熟。荀子既是儒家思想继承者又是集大成者。他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主要表现在几方面:首先,礼乐本位是其文学理论的核心思想。第二,由于受“天人相分”观点影响,荀子认识到“人为天下之最贵者”,注重成人之道。第三,荀子承担传承儒家诗教理论,通过引诗证明自己理论观点,所以文学创作中渗透着浓厚诗教色彩。第四,荀子不仅擅长博采百家之长,还擅长吸收民间文学元素。第五,荀子自身恭敬好礼,追求君子人格,重实际和实用,所以文风显得浑厚,充满理性色彩。

荀子诗体文学贯穿礼乐本位的指导思想,用整齐句式表达其理性思想,追求中和之美。荀子诗体文学主要包括赋和成相。荀子对赋体文学的贡献主要是第一个以“赋”命名自己文章的篇目,在中国赋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在此之前虽然屈原等人赋的创作已经相当成熟,但是还没有为新文体命名的自觉意识。在当时的环境下,赋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这是与战国时代风行的赋诗密切相关,在外交场合,赋诗是常见的表达方式,所以这种文体应运而生。另外与文学本身内部发展规律有关,文学形式是为表达恰到好处的文学内容的,所以文学形式要随着表达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因为诗已经不能成为当时战国游说说理的最佳表达形式,所以当时文人善于吸收民间文学元素,隐语的功用,借游戏形式表达严肃论题和道理具有很好的效果,寓教于乐。另外一方面赋的创作又是文人借赋体文学样式恻隐古诗之义,达到讽谏目的。《汉书•艺文志》中有关赋的产生作了论述:“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比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又恻隐古诗之义。”郑玄在《周礼注疏》中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

赋的本义是什么?荀子以赋名篇所取意义为何?许慎《说文解字》:“赋,敛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书》曰:‘赋纳以信。’”杜预注:‘赋,犹取也。’张松如先生:“赋有敛取之义,用作文体名称时,意味着作品的表现对象取自外界,是以客观外物作为创作题材。荀诗《赋》篇所描写的礼、知、云、蚕、箴,对于创作主体来说,都不是取于本身。”赋体文学最主要特征就在于运用铺陈手法描写客观事物托物言志。荀子共创作五篇赋,每一篇都讲究严格的押韵,由谜面与谜底两部分构成,谜底一般以君子、君王等人身份揭示谜底答案。所以荀子赋文学创作是文人吸收民间文学隐语元素进行的自觉性创作,达到寓教于乐、恻隐古诗的效果。

荀子诗体文学另一种是说唱文学《成相》篇。有关成相涵义,各人有不同看法。朱熹在《楚辞集注》将《成相》一诗收入到了《楚辞后语》部分,在序言中还有相关说明:“相者,助也,举重劝力之歌。”所以朱熹认为相是劳动歌谣。王先谦《荀子集解》辑录了几家代表性观点“杨认为此处” 相”为成功在相;卢文不赞同杨的观点,根据篇内“以国君之愚为戒耳”及音节认为是后世弹词之祖。王引之否定了卢文和杨的观点,认为“相”是“治”之意;俞樾和王先谦赞成卢文的观点。”《礼记•曲礼》“邻有丧,舂不相”郑玄注曰:“相,谓送杵声。”盖古人于劳役之事,必为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综观各家观点,成相就是荀子借用一种以舂牍为乐器的说唱文学形式,表述其治国安邦的政治观点的文学样式。

《成相》三组文章通篇采用“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格式,第一、二句三言,第三、五句七言、第四句四言的句型结构,长短句交错,章节押韵整齐。其中四言是诗经句式中最常见的格式,而三言、七言句式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有关三言句诗发展脉络,杨佐义先生在《论唐前三言诗》中对民间三言句演变为民间三言诗再到文人的三言诗的发展进行了论述:“《诗经》中三言句大概有二十一篇,其中有十八篇是出于国风。另外左传宣公二年所引‘城者讴’也出现过三言句。这就是说,三言句最早是出现在民间的,由民间的三言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的三言诗――我认为这才是三言诗形成的基本过程。荀子《成相辞》采用两个三言句作为了一种固定句型的开端。这是运用了古代民间通俗的文艺形式。”其实从荀子《成相》诗可以看出三言句式已经非常成熟了,另外在同时代甚至更早一些年代屈原的楚辞《橘颂》、《山鬼》篇中已经出现了用虚辞“兮”字连接两个三言句。七言诗句在荀子所处时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也是少见的。但是在当时的政论文中很常见。

不管是赋文学还是成相诗,它们都是荀子吸收当时民间文学元素的新文学样式。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观夫荀结隐语,事数自环”,他把荀赋看作是一种隐语型文学作品。刘斯翰先生在《汉赋:唯美文学之潮》中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赋体文学源出于楚国民间隐语;由隐语演变为民间赋,一种以咏物为目的,以参差不齐的韵语句子写成的描写诗。”确实荀赋类似于民间隐语体裁,受到楚、晋、齐国等多地域民间文学的影响。在战国后期,各地域都流行着说隐语、谐语等风气。一方面隐语形式具有很好的娱乐性,能够寓教于乐;另一方面当时很多学者谋臣主要通过隐语方式向君王委婉进谏,往往能够收到很好效果。所以荀子《赋》篇的隐语体制既是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又是战国时期多种地域隐语风气文化交融的产物。这也就成为了荀子采取隐语这种说辞形式托物言志的巨大推动力。这种说辞形式在当时非常盛行,比如屈原《天问》、韩非子《法言》等都属于这种文学样式。

由于荀子两次在楚国任兰陵令,晚年主要在楚国著书授徒,所以受楚文学影响很深,不仅在其诗体文学中,从其他篇章中也可以窥见一斑。比如《荀子•儒效》篇的句式明显仿效《老子》和《楚辞》中的句式,“兮”字的运用是当时楚文学的特色。“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终始也,厌厌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照照兮其用知之明也,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如是,则可谓圣人矣。”《荀子•成相》中《小歌》曰:“念彼远方,何其塞矣!仁人绌约,暴人衍矣。忠臣危殆,谗人服矣。I、玉、瑶、珠,不知佩也。杂布与锦,不知异也。闾圩由,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维其同!”这是荀子在楚国被谗之后写给春申君的一篇小歌,其措辞很像《楚辞》体。

荀子文学创作不仅受地域民间文学的影响,还与战国末期追求个人解放和价值、思想迸发学术争鸣的时代特色有关。荀子一生肩负昌明儒学,匡救现实,企图建立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秩序的重任,就像其学术思想一样,文学创作也采取了批判,接受、博采、综合、创新的方法建立新的儒学体系,体现高度系统性和综合性。荀子散文句式整齐,结构谨严,思维缜密,相比较当时的语录体形式的文章篇幅宏大,说理雄辩。气势恢弘,论辩有理,引诗论证,断章取义,为我所用。荀子说理散文形成不仅与他自身严密思维还与当时的文学创作氛围有关的,在战国末期,赋诗引诗活动非常频繁常见,通过引诗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上一篇:原始社会巫术与舞蹈结合之过程分析 下一篇:浅析商业广告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