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拼贴的“七巧板”

时间:2022-07-12 03:30:23

刘镇伟是位有争议的导演。一方面,业界很多人对他的电影不屑;一方面,他又拥有极多的拥趸。在他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似曾相识的片断,有时是一两句熟悉的台词,有时是熟悉的场景,有时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但是这些不同时空的片断拼贴在一起却组合出了全新的表达意图。

拼贴是“一种关于观念或意识的自由流动的、由碎片构成的、互不相干的大杂烩似的拼凑物。它包容了诸如新与旧之类的对应环节。它否认整齐性、条理性或对称性;它以矛盾和混乱而沾沾自喜。”①有很多业内人否定拼贴,认为那是“小儿科”的把戏,拼贴并不是单纯的“拼凑物”,单纯的“拼凑”无异于堆砌――将一个个元素杂乱地堆在一起,结果只能仍是一堆元素,而成不了整体。成功的拼贴应该是一种有序的缔构,能够将各种散乱的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全新的鲜活的整体,从而为作品加上全新的意味。正如我们在刘镇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王家卫的影子,可以听到熟悉的《威廉退尔序曲》,可以重温民间“游龙戏凤”的传说,但是这些元素拼贴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个全新的故事,幻化成为刘镇伟电影的一部分,组构成了“刘镇伟风格”。

场景:从“水帘洞”到“菩提洞”

《大话西游》电影中孙悟空前世今生的身份变幻分别出自3个场景:“水帘洞”、“盘丝洞”、“菩提洞”。最初至尊宝在“水帘洞”时还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山贼头目,那代表着一个尚未有所经历的“自然人”。后来,至尊宝遇见了紫霞仙子,在那一刹那,水帘洞成了盘丝洞,紫霞仙子成了盘丝大仙,并给了至尊宝变成孙悟空最重要的“3颗痣”。 一系列的变化就如这洞的名字,盘丝错节,梳不清,理还乱;也如人的感情懵懂初开的时候,总是有着无法言表的情愫。当经历了500年,至尊宝大彻大悟,已经成了取经路上的行者,不经意间,洞名变成了“菩提洞”。三个场景见证了孙悟空这个角色的逐渐成长和丰满的过程。

人物:从“游龙戏凤”到《天下无双》

在影片《天下无双》中,正德皇帝和李凤姐的爱情故事源于民间流传的“游龙戏凤”的典故。历史上的明武宗并非明君,影片中的正德皇帝也是不务正业,厌恶宫廷生活,喜欢发明创造。在遇到民间女子李凤姐之后,他的“才华”终于施展出来。他给自己的大臣们发明了“公文包”和“步步高升鞋”,给凤姐的酒店发明了“菜单”和“领班服”,给凤姐发明了“鸡骨鞋”,还给自己设计了拖鞋和“爆炸头”。他的这些发明每一件都有着现代的影子,但这些物品却出自一位留着“爆炸头”穿着拖鞋的明朝皇帝之手,这样就塑造出来一个“创造性”的皇帝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语言:从经典到“翻新”的经典

刘镇伟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这些语录很多是其他影片的经典话语,被刘镇伟拿来“翻新”,重新组构到自己的影片中,在特殊的语境下有了更精彩的效果。比如:他拿来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中金城武关于罐头保质期的经典语句用到《大话西游》中,并让至尊宝两次在不同的情境下说出,展现了主人公爱情观的变化,并使这句话成为了当时网上最流行的经典话语。在《大话西游》中,刘镇伟还翻新了上世纪50年代Tlatters演唱的英文金曲《Only You》,用中文改编了其中的歌词,并让唐僧唱出来。这首改编后的《Only You》使罗家英扮演的唐僧形象更加丰满、难忘。而紫霞仙子那句来自莎翁的“这故事我猜到了开头,却猜不出结局”拼贴的精巧异常,让无数人潸然泪下。

人物性格:从大英雄到小人物

在刘镇伟的影片中并没有固定的大英雄形象,其中的大英雄和小人物是共生的,我们可以在大英雄身上看到小人物的细微行为,也可以在小人物身上感受到英雄的举动。比如《《大话西游》中的“斧头帮”成员们是地地道道的小人物,他们贪生怕死、喜欢美色,遇到危险擅长装死,但在真正大敌当前时又会挺身而出救助帮主。这样一群山贼们反而给影片增添了亮色,让人们看到他们可爱的一面。在刘镇伟的影片中,神仙和凡人、大英雄和小人物,这些角色本身所具备的特征元素被打散、解构,并重新组合、加工,安装到了同一个角色上。

注释:

①波林・玛丽・罗斯诺著张国清译:《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①朱晓轩:《从无厘头到后现代――再观经典〈大话西游〉》,《当代评论》[J],2006年第3期

②王瑾:《互文性:名著改写的后现代文本策略――〈大话西游〉再思考》,《中国比较文学》[J],2004年2月版

③韩振江:《〈大话西游〉:一个“狂欢化”文本》,《邯郸学院学报》[J],2006年第3期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编辑类新闻节目的操作与思考 下一篇: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