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必外用治愈中耳乳突根治术后持续流脓两年1例

时间:2022-07-12 01:33:30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9岁,已婚,汉族,某银行干部。7年前因患左侧外耳道耵聍,在某医院取除时,因医生操作不当,致该侧中耳鼓膜损伤穿孔。因治疗措施不当,使中耳感染化脓且穿孔久治不愈,并有耳鸣、耳闷、听力下降。按病情轻重先后诊断为外伤性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中耳乳突炎。在患病期间,每因上呼吸道感染致患耳疼痛不止、流脓量增加、听力下降加重,伴有头痛、头晕。在本市多家医院及省外医院诊断结果与上述相同,治疗方法均以局部清洗或滴用消炎药液,口服、肌注、静脉用消炎类或广谱抗菌类消炎药治疗数年,均未奏效,两年前在北京某医院行左侧中耳乳突根治术,病情仍未得到控制,术后依然持续流脓,患者继续以局部滴药和静脉输消炎药治疗,1年后仍无明显疗效,又在4个月前使用外地民间偏方治疗(具体方法是以数种中药粉末向患耳内吹或灌,药名不详),3~5d 1次,连续3个月之久,病情仍无控制,流脓量仍如前,听力较前有明显下降,头痛、头晕、耳鸣、耳闷较前加重,患者于1999年8月9日经他人介绍来我站就医。

2 患耳检查

患侧外耳及耳廓无畸形、外耳道宽大,生理解剖标志消失,呈中耳乳突根治术后改变,外耳道完全被黑褐色块状混有脓性干痂及中药粉状混合物覆盖,大小约0.7cm×0.5cm,厚约0.3cm,在覆盖物中央处可见一小孔约0.2cm大小,随着血管转动,可清晰看见小孔内向外有规律地挤压出粉红色脓液,用棉棒拭净后,小孔内仍然向外有节奏的流出脓液。且味臭,电测听检查显示混合型聋,取随之排出的新鲜脓液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培养结果显示螺旋杆菌生长,对先锋必敏感。其他检查患者拒绝。治疗过程:

于同年8月14日首次治疗,取先锋必进行常规皮肤过敏试验阴性后待用。在局部给药前,彻底清除外耳道及鼓膜穿孔处异物及脓性分必物,再取3%双氧水反复清洗患侧外耳道及中耳腔脓性分泌物,然后取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动作要轻柔,以防再次损伤已穿孔的鼓膜及中耳组织,用无菌干棉球拭干外耳道液体,用无菌注射器将配置比例为8%浓度的先锋必溶液通过穿孔缘向中耳腔内滴入6~8w,然后在穿孔上方敷四层1cm×1cm无菌干纱片,再向纱片上继续滴入相同浓度的先锋必溶液完全浸透为止。纱片上方垫一层略大于纱片的无菌玻璃纸,以保持纱片的湿度和药物持久作用,最后用干棉球加压固定,3d后复诊。8月17日复诊时惊喜所见,穿孔病灶区充血的组织黏膜明显减轻,治疗前不断流脓的穿孔不但停止了流脓,而且穿孔缩小至约0.1cm,所以继续按上述步骤给药处理,在8月21日第三次复诊时所见穿孔区又有显著恢复,充血减轻,穿孔基本愈合,仍然以同样的方法给药处理,在8月25日第四次复诊时所见穿孔已完全愈合,周围充血组织炎症基本消失。为彻底治疗,在穿孔愈合的组织部位继续垫纱片给8%先锋必药液1次以巩固疗效,以防病情复发。8月29日复诊时,可见患侧鼓膜充血消失,穿孔完全愈合。以后,每年随访1~2次至今近十年,除每年清除中等量耵聍,听力无明显提高外,无其他不适。

3 讨论

该病例为由医生操作不当引发的病案,使病人遭受长达7年之久的痛苦和精神折磨,在药物治疗中长期同时使用大量多种抗生素,使细菌容易产生耐药菌(如耐药菌和假单胞菌)的二重感染,在临床用药配伍方法上欠合理性,或未选准有效的抗菌药物,在实行中耳乳突根治术时,时机欠妥当。所以虽然行中耳乳突根治术,但病灶不能彻底清除,使残留病灶继续感染,长期流脓不愈。笔者根据上述病史和临床体征分析采取慢性病用药时间长,药品种类繁多,全面分析,作细菌培养,找出敏感有效的抗生素。用8%高浓度先锋必溶液在中耳腔内外同时用药,在短短20d内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上一篇: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 下一篇:白塞病引起神经系统症状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