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12 12:20:04

折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近几年的女装设计出现了大量的折叠表现手法,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旧的元素以新的方法再次回归,板师游刃自如的裁剪强调新的视觉冲击力。

折纸艺术是通过手工,经过很多道工艺程序,制作出来的纸花和纸艺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体积感和雕塑感。不久之前在日本东京,作者目睹了服装设计师应用折纸艺术创作的服装获得了大奖,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折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得以巧妙的应用,将面料进行有序叠加或堆砌,使得平面的面料具有一定立体效果。无论是细细的、直直的手风琴式的折叠,还是向同一方向的折叠,以及内外交错的折叠等,都能使原本平面而简约的服装显得立体跳跃起来。在法国著名品牌近年推出的作品中,折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累见不鲜。

作者尝试用1:2的比例打板,做了几款折纸服装设计,作品看起来比较复杂,仔细分析以后却并不难。比如百合造型的时装,我们一旦掌握了四瓣百合花的折叠方法以后,这几张图片中的衣服都能制作出来。

绿色上衣领部的百合花是整套服装的视觉焦点,这种折纸艺术是四瓣百合花的折叠方法,裙子的设计是将腰部的省道向两侧斜向分割拉开加放活折。正中间平均加放一些量,再折叠在一起产生的独特效果。法国服装大师将这些元素用在服装不同的部位并加以不断的重组,设计出各种不同的款式。

玫红色套装,在颈侧装上一朵百合花,又在腰部装上一朵百合花。上衣卡腰,腰线上提,追求玲珑的曲线以及婀娜多姿的感觉。

灰色礼服,腰部装上立体形态两朵百合花,从腰部向下发射性的扩展,不仅起到收腰效果,还能产生大气优美的动态感,使服装更具有细节性和观赏性。如果是素色上衣,在领口处采用斜向交叉的折叠,看起来比一般结构更生动。

黄色上衣肩部不对称的设计,随着折纸艺术的介入,立体感十足的造型使原本平淡的肩立刻跳跃起来。肩部的大折叠,使服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折纸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和形式语言,能够将服装的功能性和视觉审美性完美的结合。在将来的女装成衣设计中,运用将越来越普遍,并且随着人们时尚观念和审美趋势的不断改变,服装面料和工艺的更新发展,折纸艺术将作为服装的流行时尚元素,充分的展现出它不可取代的地位。

袖子的弊病解剖

袖筒偏前的弊病解剖

葛俊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执行委员,南京葛老师服装学校校长。毕业于船舶学校,运用船体放样的理念解剖服装结构,发明了3项服装量具,申请了148项服装结构设计发明专利,给服装结构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自2002年起,在《服装时报》、《中国服饰报》、《服饰导报》三大服装媒体开设葛老师专栏,至今已发表技术论文380篇。葛老师服装结构系列工具书共12本,现已出版6本,包括《服装200个疑难问题的解答》(上、下)、《袖子结构大全与原理》、《衣身结构大全与原理》(上、中、下)。

葛老师创立了科学的服装结构理论体系,揭示了服装结构设计是把服装造型各区域平面图形进行合理组合的过程。即先有立体造型尺寸,即已知尺寸,再有平面图形。首先应对立体划分区域,才能找到各区域的平面图形。

构成袖筒偏前的现象(如图1),其直接的原因为:袖筒结构本身偏前;袖山与袖笼组合构成袖筒偏前,具体与衣身、袖子的结构及缝制有关:

1、袖筒结构本身偏前(如图2);

2、二片袖大片前袖下缝拔开量不足(如图3),袖筒前折线NRS长度缩短,构成袖筒偏前;

3、缝制中二片袖大小片前袖下缝收缩(如图3),NRS长度缩短,构成袖筒偏前;

4、缝制中二片袖大片后袖下缝归缩量不足(如图3),FTU长度增长,构成袖筒一定程度的偏前;

5、缝制中二片袖后袖下缝拉伸(如图3),FTU长度增长,构成袖筒一定程度的偏前;

6、前衣身没处理峰胸宽,使前衣身立体冲肩增大(如图4),袖山与袖笼组合构成前袖山水平尺寸不足,袖筒偏前;

7、后衣身袖笼纵向尺寸多余,构成后袖笼眼对位点下垂,袖山与袖笼组合使袖筒向前偏移(如图5);

8、衣身肩端点S后移,构成前袖笼眼对位点上移,袖山与袖笼组合使袖筒向前偏移(如图5);

9、比例式画袖山线型中,前横向尺寸不足,构成袖筒偏前(如图6)。

上一篇:服装院校毕业生就业调查 下一篇:帝人面料的魅力源自技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