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时间:2022-07-12 12:16:53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进展

摘要:米非司酮(Mifepristone)于1980年由法国Rouseluclaf公司合成,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妇产科疾病的重要药物,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米非司酮;临床应用

1主要作用

1.1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 米非司酮与下丘脑-垂体生殖调节区域神经元的孕激素受体结合,并以剂量依赖方式启动下丘脑-垂体轴,大剂量时可同时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较小剂量时仅作用于垂体。米非司酮也可通过促进卵巢抑制素分泌而抑制促卵泡激素的分泌,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延迟排卵,降低雌激素、孕激素的表达[1]。

1.2对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当口服400 mg时米非司酮明显影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皮质醇的活性,主要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负反馈调节,从而导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或)皮质醇、皮质酮水平代偿性一时性升高和昼夜分泌节律变化,对皮质醇的影响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更明显。但小剂量多次应用米非司酮,其糖皮质激素活性不明显。

1.3阻断孕酮受体 米非司酮为炔诺酮的衍生物,为甾体激素拮抗剂,其与黄体酮受体的亲合力比黄体酮强6~8倍,使黄体酮失去生理活性,从而达到撤退黄体酮的临床效应,通过竞争性抑制发挥抗孕酮的作用[2]。

1.4抗肿瘤作用 米非司酮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2临床应用

2.1终止早期妊娠 常用分次服药法,米非司酮150 mg,分2~3 d服完,次日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ug,终止早期妊娠成功率可达90%。晚近改良的用药方案是:早晚各空腹服用米非司酮25 mg,连服3 d,服完米非司酮24 h后再加服米非司酮75 mg,24 h后服用米索前列醇600 ug。服药前后2 h禁食水,门诊观察6 h,完全流产率达99.98%。

2.2正常妊娠引产 妊娠10~16 w的引产,每晚睡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75~100 mg,连用2 d,第3 d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400~600 ug,每3~4 h重复1次,最多3次,或第3 d改为阴道应用米索前列醇400~600 ug。一般6 h内胎儿自然娩出。无宫缩者12 h重复1次,最多3次。妊娠17~27 w的引产,分次口服或顿服米非司酮200 mg,与前列腺素或催产素合用,引产成功率在90%以上。

2.3终止病理妊娠 稽留流产,对子宫

2.4子宫肌瘤 临床采用月经第1~3 d开始每晚睡前服用米索司酮10 mg,连用3个月,可使子宫体积缩小,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甚至肌瘤消失。对于年轻未育的子宫肌瘤患者,服用后可使肌瘤与宫壁肌层组织间界限明显,便于剥离,从而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术后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妊娠,分娩的并发症[3]。

2.5围绝经期功血 临床常用每晚睡前口服10 mg,连服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停药后随访6~12个月,大部分患者停药后绝经,个别月经稀发或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说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围绝经期功血具有上血、闭经的良好效果,对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也有疗效[4]。

2.5治疗妇科癌症 长期无黄体酮拮抗的雌性激素刺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发病因素,孕激素和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癌的培养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抑制作用明显,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联合应用优于单独应用。

米非司酮是卵巢癌细胞生长抑制剂,抑制细胞周期从G1期到S期的增殖,对卵巢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抗增殖效应,临床对顺铂和紫杉醇耐药的难治性卵巢癌患者,口服米非司酮200 mg,1次/d,连用28 d为1个疗程,疗效明显,具除皮疹外,无明显的毒副反应[5]。

2.6治疗抑郁症 米非司酮抗糖皮质激素受体-Ⅱ和抗皮质醇的作用,从而纠正肾上腺能和五羟色胺能传递的异常,可用于精神抑郁症的紧急救治,防范患者自杀,连用6~7 d即可显效,停药后疗效可持续3 w。

2.7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d,连用6个月,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的无排卵性功血,雌孕激素的分泌相对减少,无排卵。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阻断剂,不仅具有拮抗孕激素的作用,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均有作用。米非司酮可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延迟排卵,除直接作用于卵巢外,还通过抑制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分泌而阻止卵泡发育,加速了卵巢残存卵泡的萎缩,使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

参考文献:

[1]乐志.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8.

[2]张秀华,王微,王洪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的方法与剂量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0,8(3):131

[3]王晨红.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5):267.

[4]程金华,张玉荣,毛为会.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49.

[5]张世翠,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术前用药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3):160.

上一篇:脂质体技术在中药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进展 下一篇:化疗药物性肝损害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