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7-11 11:24:36

健康的语文课堂

健康的语文课堂,应该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通过语文教学,较好地达到以学习促成长的效果。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解读语文的文本智慧,感受语文的文化魅力;在这种课堂上,可以激活学生审美情感,诱发学生审美体验,拓展学生审美鉴赏;在这种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与机会来感受人生与体验生活;在这种课堂上,可以充分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在这种课堂上,帮助学生正确地领悟学习,发扬其精神、人格、气节、情操,以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健康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文化课堂

我们的母语――汉语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语言文字形成的过程中,它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着许许多多的联系,也与社会制度、风俗、劳动融合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就是一部民族史、文明史、文化史。学习语文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利用文学作品和语文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以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我们教语文绝不能忘记它的文化性,语文的文化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必然与文化有着勾连,必须打造文化课堂。

文化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体现课堂文化和课程文化的课堂,它以师生共同传承和学习文化为主要目的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突出人文关怀,强调思想引领,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体现文化特色。语文课的文化课堂注重解读语文的文本智慧,彰显语文的文化魅力,课堂由“高效”走向“文化”,是一种课堂精神的升华。语文课的文化课堂关注的是充满人文内涵的语文课堂,是在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通过恰当的方法,清楚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感受文本本身的精神和人文内涵,形成基于思想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二.健康的语文课堂必须是寓教于美的课堂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如果说激活语文教学妙趣横生的是情感;那么深化语文教学回味无穷的则是美感。所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激活学生审美情感,诱发学生审美体验,拓展学生审美鉴赏,开创学生审美创造就在现今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应该飞扬着激情,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欣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伟,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异,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的秀丽,从而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引导学生从《动物游戏之谜》中了解动物也会游戏,而且动物们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讯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的估计,引导学生从《宇宙的边疆》了解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从而让学生感受科学之美;引导学生欣赏《背影》,感受普通人身上的善良真诚的本性,欣赏《老人与海》,感受平凡人身上遭受挫折却意志坚定,永不屈服、永不言弃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感受人性之美。要让学生懂得:世界之美、生活之美是生命赋予的,生活中充满了美好,每个人都要学会欣赏,懂得珍惜。

三.健康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情境教学的课堂

健康的语文课堂的打造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充满活力。如果说教学过程是骨架,那么教学情境则是血肉。没有情景的教学是枯燥的教学,也是死板的教学。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生活经验各方面的原因,对很多问题都不能透彻深刻地理解。如果使用情景教学,以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再与他们已经形成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就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的感觉,从而引发解决问题的渴望和好奇。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学生对王熙凤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感到惊讶,对王熙凤的光鲜的衣着服饰感到唏嘘。但学生对王熙凤本人并不羡慕,询问原因并不清楚。我给学生设置了下面的情景;一个雍容华贵的夫人向我们走来,她耳朵上戴着一副闪闪发亮的金耳环,脖子上戴着一条价值不菲的钻石项链,手腕上戴着一个粗粗的金手镯,双手只有两个大拇指未戴金戒指,手上拎的是LV皮包,全身名牌包装,在街上她旁若无人地行走,似乎一条街也容不下她一人,她高声大嗓地说话,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她的,她无所不有,她无所不能。同学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这样的人真的无所不有,无所不能?她为什么会这样?同学们经过讨论,结论是:这种人经济上富有而精神上空虚,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生活毫无生机。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学生很自然地就理解了王熙凤贪婪、虚伪、庸俗的本性,还进一步理解她用华丽的装饰掩盖内心的空虚这一精神世界的本质。

四.健康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民主平等的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条件的是民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创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人格和创新思维得到良好的发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因此,健康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民主平等的课堂。如何打造民主平等的语文课堂呢?

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光去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获得自信,占据学习的主动性,在师生关系中获得一种平等的主体意识。这种优点的挖掘可以是一次微小的进步,可以是一次勇敢地发言,也可以是一次完美的作业,事无大小,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和看法,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就像对待一堆未经雕琢的璞玉。当然对学生优点的挖掘不能是盲目的,随意的,而应该是认真的,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还必须指出的是,在肯定学生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扬长避短,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进步的快乐。

在语文教学中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只有对学生倾注了感情,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由于表现欲与情绪控制力的水平发展不平衡,往往会出现迷惘、困惑、冲动……这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心理断奶期”,加上知识阅历限制和社会家庭影响,如果在学校得不到教师的理解,而教师又没有进行适当地引导,教育,听之任之,放任自由或者埋怨批评,粗预,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从而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通过周记对话,促进师生关系;通过聊天对话,加强情感交流;通过角色互换,加深彼此了解。从而,在教学中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沟通,加强师生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健康的语文课堂必须是溢满德育馨香的课堂

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叶圣陶先生也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不抓德育,只抓分数,不仅走不远,而且会使教育失去良知。因此,健康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将语文课堂打造成为溢满德育馨香的课堂。

健康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地领悟学习,发扬其精神、人格、气节、情操,以促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树立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进取,奋力拼搏的远大理想与宏伟抱负。这些人、这些精神,我们应该让学生铭记:为了治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克服重重困难修成泽被后世的都江堰的李冰父子,深入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的扁鹊,“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精忠报国的岳飞;文天祥对祖国“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不渝,屈原“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人之滋垢”的高洁品质,谭嗣同“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有之,请自嗣同始”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为了国家的振兴而勇于牺牲自我的豪迈气度,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与高尚人格。

健康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悠久的历史、璀璨的传统文化,明确中华文明不仅对东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激发学生热爱伟大文明古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和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的优秀品质,激起学生对祖国的锦绣山河、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的思想感情。通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的学习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神韵,启发学生热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坚定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信心。

当语文课堂成为解读文本智慧、感受文化魅力的地方,当语文课堂成为激活学生审美情感、诱发学生审美体验、拓展学生审美鉴赏的地方,当语文课堂成为激发个人潜能、开发创造才能的地方,当语文课堂成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健康交往的地方,当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表现自己、发现自己和肯定自己的地方,当语文课堂成为养成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地方,这时的语文课堂才是健康的课堂。健康的语文课堂内涵还需要不断努力与实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直到成功。

庹毅,教师,现居湖北南漳。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感悟式教学法 下一篇:古诗词教学方法路径选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