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名著:薄弱学校学生精神成长的阶梯

时间:2022-07-11 08:18:37

互联网+名著:薄弱学校学生精神成长的阶梯

朱永新说:“个体的精神成长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薄弱学校的学生80%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50%是毕业于简易学校,基础学力较低,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薄弱学校的家庭缺失和疏于对孩子的关爱和管教,影响孩子的素养提升。《放牛班的春天》里马修老师用音乐纯净了孩子们的心灵;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名著的力量,打通课内与课外,链接线上和线下,在书海的遨游中实现薄弱学校学生的精神成长,让他们也能像野百合一样在春天里有自己的美丽。

一、应用不同媒介支持学生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安排了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整本书,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据调查,薄弱学校的7年级学生阅读综合能力量化成绩为52.8,几乎没有人完整阅读过名著。因此,应用不同的媒介引导薄弱学校学生阅读名著,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终让书香浸润学生的成长,丰富他们的内心。

苏教版语文教材推荐了6部名著,本地区教科院另外推荐了4部名著,这10部名著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有长篇、中篇和短篇,有小说和散文集。面对薄弱学校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阅读整本原著,根据阅读兴趣可以是纸质书,可以是电子书;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阅读青少年简化版,甚至是绘本或者语音、电影。比如《西游记》,不仅纸质书有多种版本,影视类也有多种形式,电视剧、动画片、电影、皮影戏等,甚至是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无厘头搞笑片。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内容的兴趣。应用不同的媒介,让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他们都能走进名著,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为深度阅读、思考、质疑、沉淀打下基础;也让学生逐步体验到阅读整本书的快乐,从而慢慢地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二、应用测试系统提高学生整体感知力

为了保持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奋点和提高阅读的专注度,我们可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应用多种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进程。比如:淘题吧的闯关题,QQ语音故事会等,平台自带的数据排行功能,以及学生的点赞评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水平。

淘题吧的闯关题,内容基本是以主要人物和情节为主,只要认真阅读名著,基本没有障碍,对于大多数学生不是难关。比如《水浒传》119、120回的检测题:方腊逃至茅屋被鲁智深抓住,宋江要奏闻朝廷让他还俗做官 ;燕青劝主人卢俊义隐迹埋名以终天年,宋江已知服了朝廷赏赐的药酒死在旦夕,又怕知道了造反,给他接风酒里也下了慢药。每一次的星级排行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认真阅读的自律度,也可以让教师根据数据反馈,及时指导学生的读进程,尤其是对薄弱学生的帮助与督促,可以促进他们逐步形成自己的阅读节奏。

QQ语音故事会,则是在整体感知力培养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高一级能力要求,要求学生能在浏览的基础上捕捉、筛选、组合重要人物和情节,在有限的时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语音上传前,薄弱学生可以多次反复的操练,选择自己最满意的音频上传;上传后,薄弱学生可以通过与优秀学生的比较,找到自己可以改进之处。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概括整合能力,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应用瑞博平台实现学生深度阅读

了解名著阅读的人物、情节,考查的是表层信息,学生的记忆积累能力;但是,经典名著所蕴含的深刻内涵还须要通过深度阅读去思索和感悟。而瑞博平台上的“教学课例”栏目,不仅是教师现代教学设计的利器,还是学生远程互动学习的课堂。

“资源整理”栏目,教师可以上传与名著相关的名家解读著作或文章,比如《西游记漫话》《解码西游记》《煮酒论西游》《经典名著深度导读》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不仅把握名著的内容要点,还能了解名著的思想精髓、写作技法等,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名著;让薄弱学生也能触摸到名著阅读的更高层级,激发他们提高阅读能力的内在需求,从而更好地与名著对话,与他人互动。

“发表成果”栏目,学生可以上传阅读感受。比如学生读《格列佛游记》后说:在小人国的格列佛真是“伴君如伴虎”,什么样的忠心都不如利益来的真切;在大人国的格列佛告诉我们,什么是尊严,什么是平等,哪怕自己过得再好,别人再怎么喜欢你,也绝对不能被别人当玩具似的看待,因为人要有尊严;在飞岛国的格列佛清楚地看到,即使飞岛国居民有长生不老的寿命,可他们永远都生活在嫉妒和妄想中,连快乐都没有了,活着的意义何在;在慧S国的格列佛经历了人类统治的三国,最后到由马来统治世界的国家,不仅让人惊叹,还让人深思,人类的诞生,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了一己私利从而获得所谓的快乐?在瑞博平台上学习的学生,不仅是参与者,还是评价者,无论是阅读感受的,还是互相阅读之后的回复,都能让学生的阅读由浅层阅读走向深度阅读,由了解信息走向理解鉴赏,由理解名著主题走向思考人生社会,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逐级提升。

四、应用画图软件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名著阅读的意义在于知识积累,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学生读完《格列佛游记》在QQ论坛上说:“假如我是格列佛,我也不愿意再回到人类社会了,因为慧S国里没有战争,没有小人,没有强盗……但这些终究是想象,如同桃花源一样,想象再美好,都是不存在的。这个国度就是作者心中的桃花源,当然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桃花源,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努力去做,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个想象也许会成真。”

比如,有学生这样用文字诠释自己勾画的桃花源:斯威夫特和陶渊明笔下的慧S国和桃花源是与世无争的,而我心中的桃花源,只有青山绿水。人性是容易满足的,但满足人性又是不易的,在当今社会中,有多少人不愿意呆在繁华的城市里,反而是宁愿呆在安静闲适的农村乡野里,为的就是可以看到鸟儿在树上唱歌,小溪流向远方,出门不需要戴口罩。然而,这点要求是很难满足的,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学生图文并茂的创作,不仅传承了经典名著中的精典文化,也有助于涵养他们的文化气质,必将对他们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帮助每个孩子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薄弱学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通过互联网+名著的方式,无障碍地走进名著,快乐地和作者、教师、同伴、自己对话,在思想交流中领悟名著的精华,接受美德的熏陶;在灵魂互动中锻造高尚的情操,实现精神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闸中学(213012)

上一篇: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浅谈 下一篇:大师笔下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