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的工艺和装饰性创新之我见

时间:2022-08-18 09:32:13

粉彩瓷的工艺和装饰性创新之我见

粉彩艺术瓷创于清代康熙年晚期,由景德镇御窑厂画师手绘。早期的粉彩艺术瓷的表现手法是在五彩瓷的局部纹饰上做小小的尝试性的制作。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粉彩艺术瓷有“大清康熙年制”的楷书底款,花卉上是用含金量很高的胭脂片为主色,色泽鲜艳,白色的花卉和树枝有较强的手感,但淡绿及翠绿还是采用五彩瓷的技法制作。

御窑厂在实验含铅的颜彩料当中,发明了“玻璃白”。这种新型颜料玻璃白由于氧化砷的乳化作用,产生不透明的效果,是粉彩工艺中最为关键的因素。经现代陶瓷工作者不断的研究和实验,玻璃白在粉彩艺术瓷上有着不同的用法:

1.玻璃白打底填在花卉上。就是在瓷器等待渲染的部位先用玻璃白打底,待其干后实施渲染,又因为采用中国国画中的渲染技法还有没骨画法进行渲染,(也就是后来粉彩的洗染)有效地在同一片花瓣中控制了彩料的稀稠度,而产生颜色不同的深浅变化,从而表现出花卉或者人物衣服的立体感,达到花有露珠、衣有层次、蝶有茸毛、的艺术效果,远远的超出了五彩瓷中单线平涂的手法。

2.在粉彩瓷的画面纹饰上填一层玻璃白,经过740度至780度左右的温度烧制后,色料熔化成不透明的白色玻璃状,与釉面紧密的结合,颜色晶莹剔透,可增加瓷器的美感。

3.玻璃白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颜料来使用,比如用于雪景画面上的雪或白色的荷花还有许多需要用白色表现的内容。

4.还有玻璃白烧制以后本身就具有较厚的质感,加以填色有时候能产生别出一格的效果,例如玉米粒上用玻璃白打厚底再填上黄色,烧出来的作品抚摸上去有明显的凹凸质感,效果更是逼真。

由于珐琅彩是清代宫廷所有,专为皇宫中烧制的宫廷御用瓷,品种和产量都比较少,质地又尤为精细,所以传世作品一般很难见到。粉彩艺术瓷是清代生产的各种陶瓷品种之一,景德镇官窑器和民间作坊的民窑器同时大量生产,品种繁多产量也大,而官窑器精致,民窑器却较为粗犷些,传世作品也多。这两种瓷器的色彩明艳,艺术性强,在中国陶瓷历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粉彩花鸟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陶瓷艺人,诸如景德镇有名的“珠山八友”,他们既是粉彩瓷的传统发展形态之终结,又是现展形态之开端。前辈们不断创新,大量的吸收其它的艺术形式,在借鉴和运用其它的艺术形式特征的同时,丰富粉彩艺术的表现技法和效果,为当代粉彩呈现出了多种技法美感以及意境奠定了基础。其中,王大凡所创的‘落地彩’,毕伯涛别致淡雅之韵,刘雨琴所创的‘水点桃花’,程意亭的华丽重彩之神,都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陶瓷上的粉彩画不同于传统的国画,主要是区别于材质。另外,在工艺材质方面,粉彩瓷的绘画创作者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寻找到能很好的发挥并适合艺术表达和特长展示的陶瓷工艺技法与陶瓷艺术在瓷器上更能体现的方式方法。通过不断地对工艺、材质的挖掘和开发,思路的转变,创造出新的粉彩艺术瓷的特点和艺术语言。

一件好的粉彩作品,要既能体现出作者高超的绘画技艺,又能显示出是以画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毫无疑问,一味追求装饰形式上的变化和工艺技巧的繁复,对于目前生活节奏非常快,竞争也日益激烈的现实社会,是人们所无法接受的。大多数人更需要那些回归自然、画面内容丰富的绘画性表现形式的陶瓷艺术。

当前,我们陶瓷艺术家面临着推陈出新的历史使命,不断辈出的陶瓷人才比比皆是,更应结合陶瓷这一艺术载体的特点,广泛吸收中国的多种绘画形式。中国绘画是民族化的艺术,是几千年历史传统所形成,且是在发展中通过各种经验所积累的。艺术本身带有继承性和具有民族性。我们应当将这种通过长期审美所稳定下来的技法,通过陶瓷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创作出更多题材新、意境新的优秀粉彩陶瓷作品。

上一篇:浅谈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效率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提高青少年跳远踏跳准确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