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生触摸觉表象心理扫描中的距离效应研究

时间:2022-07-11 04:51:27

盲生触摸觉表象心理扫描中的距离效应研究

摘要 参考Kosslyn和Kerr等人的心理实验,采用心理扫描的研究方法,让20名明眼学生和20名盲生看或触摸二幅不同的图画,然后记录被试扫描表象时的反应时,并要求被试在扫描完成后报告其扫描过程。结果表明,盲生在对触摸觉表象进行扫描时,也表现出了距离效应;盲生触摸觉表象扫描与明眼生视觉表象扫描之间在反应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表象扫描中可能需要表象投射及相应的手部运动。

关键词 盲生 触摸觉 表象 心理扫描

分类号G761

1 问题提出

触摸觉表象指刺激作用于触摸觉而形成的表象。对盲人而言,因缺乏视觉表象。触摸觉表象就成为了其最主要的表象之一。但当前,已有的表象研究几乎都是以视觉表象为对象,其他表象很少涉及。

心理扫描是探索表象本质的重要方法。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Kosslyn及其同事最早使用此方法验证表象的空间特征。Kosslyn等设想,如果视表象与视知觉存在等价关系,视表象中的客体类似于现实的客体,那么被试在对视觉表象加以审视时,如同用“内部的眼睛”进行扫描,就会出现类似真实客体的空间特征。在实施了一系列心理扫描实验后,Kosslyn等发现了视觉表象心理扫描中的距离效应,即扫描时间会随扫描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这类似于知觉中人们对实际图画的扫描。国内研究者通过英语字母的视觉心理扫描实验也发现,在排除了实验者效应、任务要求影响的情况下,心理扫描仍然存在距离效应。此外,有研究者在研究了由口头言语描述形成的表象的心理扫描情况后,发现同样存在着距离效应。

上述研究都是以明眼人的视觉表象为对象,将心理扫描的方法用于盲生触摸觉表象的研究非常少,国内还没有发现。国外研究者Kerr采用Kosslyn的实验方法,选用了一些先天失明的被试,通过触摸放置在一个平滑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几个物体,来进行位置表象的扫描试验。结果显示,盲生在心理扫描时存在距离效应。Zimler和Keenan在类似于Kerr的实验中发现,盲人说出触摸表象中物品的结果与明眼人说出视觉表象中物品的结果非常相似。Iachini和Ruggiero在实验中选用了一些盲人作为被试,对一个真实停车场中六个地点进行心理扫描。他们也发现,所有的被试组都存在着距离效应。除了这三个实验外,还未发现有其他研究者以盲生作为被试进行此类研究。

触摸觉表象是盲生最主要的表象之一,但盲生如何加工触摸觉表象,以及与明眼人的视觉表象在认知加工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少有研究。仅有Kerr和Iachini、Ruggiero用盲人进行的类似于Kosslyn等人的表象扫描实验,侧重研究的也是由身体动觉形成的表象,如Iachini和Ruggiero是让盲人在停车场行走,用身体动觉来形成空间表象,而非盲生用手部触摸形成的触摸觉表象。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的目的首先在于了解盲生在对触摸表象进行心理扫描时,是否存在着距离效应;其次,探讨触摸觉表象扫描是否与明眼人的视觉表象扫描存在差异。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分别选择身体状况和情绪状况良好,且愿意参加实验的20名盲生和20名明眼生。盲生来自N市盲校,男女各半,年龄最大21.5岁,最小16.6岁,平均19.1岁。明眼学生来自同一城市一所专科学院,男女各半,年龄最大21.6岁,最小17.9岁,平均19.6岁。两组被试平均年龄相当,肢体、听力、智力均正常。所有盲生都是先天盲或5岁前盲,以确保无视觉表象。所有明眼生视力正常。所有被试都未学习过绘画。

2.2 仪器与材料

本实验中用到的实体材料包括“鲸鱼”、“船”和“花”三幅图画、A4打印纸、普通中性笔、盲用点字笔、盲用作图纸和垫板,以及一台三星笔记本电脑。三幅图画中,“鲸鱼”图用于练习,另外二幅用于正式测试。因为本试验被试为盲、明两类人群,所以三幅图画在呈现时,明眼被试使用的是普通打印机在A4打印纸上打出的黑白色的平面图;而盲生被试使用的是德国产CY—FUSER热敏纸制图机在热敏纸(与A4纸大小相同)上打出的白色的立体图。试验中,呈现给被试的纸张和图形的大小都是相同的。“船”和“花”二幅图详见图1。

自编计时器软件。此软件在点击后,可自动记录被试每次扫描时间,结果可以excel表格形式输出。

2.3 实验程序

整个实验中的正式测试分为二个子部分。分别采用“船”和“花”二幅图画,让被试触摸或看。二幅图都是对Kosslyn等人在表象扫描实验中使用过的图画稍加修改,删除了一些与实验无关和容易导致误解的细节,如水面波纹、黑色背景和叶子上的小条纹,以便于被试触摸或看。

每个子部分都采用2×3的实验设计。其中,视力状况(盲生和明眼生)为组间变量;每幅图中三个不同的路径长度为组内变量。

测试时,主试首先给被试呈现图画,让被试先识记图画,然后尝试用笔在纸上再现图画。明眼生使用普通中性笔在A4打印纸上作图,盲生使用点字笔和垫板在与A4纸大小相同的盲用作图纸上作图,主试以此判断被试是否完成了图画的识记活动。识记和再现的时间没有限定,当被试能够较为准确地画出图画,就视为被试完成了识记。当确定被试的识记活动完成后。让被试将图画在脑中形成表象,并根据指令开始在脑中的表象图中三个注视点中的任意两点之间进行扫描。例如,“船”图中有船头、船舱和螺旋桨三个注视点,所以路径就有“船头一船舱”、“船舱一螺旋桨”和“螺旋桨一船头”。扫描时,被试先根据指令停留在某个注视点(如船头),然后根据指令开始向另一个注视点(如船舱)进行扫描。当达到另一个注视点时,一个路径(船头一船舱)扫描就完成了。三个路径的扫描顺序由主试事先随机确定。每个路径的扫描开始时,主试单击鼠标左键,计时软件开始计时;扫描结束后,被试单击鼠标左键结束计时。

练习和正式测试都在安静、温度适宜的室内完成。本实验采用个别施测的方法,每次有一名主试和一名被试。为保证反应的正确性,本实验首先通过正式测试前的练习,让被试了解实验步骤和扫描路径,并赠送被试小礼品,提高其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其次,在扫描发生错误时,会重新进行扫描,以获取正确反应的反应时。

上一篇:浅谈体育高考前4周的训练和准备 下一篇:谈设计·应用领域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