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几项因素

时间:2022-07-11 01:27:36

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几项因素

[摘 要] 在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时期,面对逐渐减少的耕地面积和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间的矛盾,找到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玉米作物产量,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新目标。本文针对近50年来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单产损失评估以及参与式评估等方法,对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影响力进行科学的评估,得到了各地区玉米高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对于不同地区,玉米高产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但主要集中在耕作技术、气候土壤条件和品种选择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中。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78-01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玉米生产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世界第二位。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也面临着不断减少的耕地和不断增加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探索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对于我国开发玉米的增产潜力、提高玉米产量、保障国家的粮食和能源安全以及提高农民收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另一方面,玉米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但由于各个种植地区的播种环境条件、播种方式、品种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产量的影响因素也较为复杂。

1 玉米高产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重要意义

1.1 玉米高产影响因素的研究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近50年来我国东北、黄淮以及西南等三大玉米主产区的单产和总产数据,研究资料覆盖了全国玉米产区面积的80%以上,总体研究了我国从西北到东南的玉米生产带上的玉米生产情况。

1.2 玉米高产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对玉米高产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基于农作物产量分析常用的专家参与式评估法与单产损失评估法,在充分收集生产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到玉米高产的土壤、种子品种、生态环境、气候、生产栽培技术以及病害虫害等数十种可能的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估,再将各种影响因素的按所造成的实际产量影响进行评估排序,以达到分析找出影响玉米高产的几大最主要因素的目的。

2 影响因素数据的分析结果

统计数据表明,对于各大玉米产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在西南玉米产区,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等因素对玉米高产的影响率达到了50%以上[1];而在黄淮玉米产区,在栽培种植技术方面的缺陷成为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例如播种技术不规范、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合理、缺乏有效稳定的玉米品种,对该地区玉米产量的影响也达到50%以上;而在我国的东北玉米产区,对玉米高产的影响因素则是人为和自然兼而有之,根据统计情况来看,排名前五的人为影响因素包括:缺乏合适的玉米品种、缺少合适的农药化肥及其施用方法、玉米的耕作和栽培管理不到位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干旱且不稳定等。

3 玉米高产影响因素的讨论

3.1 耕作栽培技术

在玉米的栽培和田间管理方式上,一些地区还显得较为落后,影响了玉米的高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播种密度的把握不当,一些农民为了追求种植单株的数量,将种植间距留得过窄,造成玉米的种间竞争,加剧了对土壤、养料的争夺,反而降低了产量,而另一方面有的农民单纯追求玉米的单株高产,将行间距留得过宽,却也造成了土壤和养料的无谓浪费;另外,盲目施加废料也是影响玉米高产的一项重要因素,由于各个地区的土壤性质不同,甚至同一产区的各个地块的土壤性质也存在一定差异,倘若对肥料的施用一概而论,就极易影响作物的吸收情况甚至改变土壤性质。例如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施加过量的氮肥,容易造成玉米倒伏的发生,施肥过少会造成作物脱肥从而萎蔫枯黄,施肥过多会导致徒长烧苗等[2]。

3.2 气候和土壤条件

特别是在西南玉米产区,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成为了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由于玉米生长喜温,因此在玉米的种植期间要保证一定的积温才能有效保障高产,玉米一般需要1400~1600℃的有效积温才能保证正常的生长阶段;而在玉米发芽、拔节、开花、抽穗等各个阶段,都有一定的温度要求。因此过于变幻无常的温度条件以及多雨、大风、暴晒等气候条件的地区,玉米的产量容易受到影响;另外,在例如西南产区等阴雨天气较频繁的地区,玉米生长过程中需要的800h以上的光照条件也不易得到满足[3],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玉米的光合作用,进而减产。同时,土壤条件也是玉米高产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土壤是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作物扎根的基础,因此是否具有良好的土质环境显得极其重要,一方面,土壤过于紧实甚至板结,会导致作物根系生长受限,严重时可导致根系腐烂;另一方面,土壤化学性质的不合理,如pH值偏差过大,会导致作物生长受到抑制。

3.3 稳定高产的品种

由于目前我国针对特定产区进行的玉米品种培养和推广工作仍然不足,市场上的玉米品种繁多杂乱,又缺乏适应性广的稳定高产品种,加之部分农民在选种过程中一味贪图便宜,购买了不正规的劣质种子,或是不懂得科学选种,没有结合本地区地质、水文条件综合考虑玉米品种的耐旱、抗病虫害能力等特性,造成了所选品种适应性较差、生产瘦弱以及减产等问题。

3.4 病虫害的防治

综合各个产区的情况来看,我国玉米产区容易遭受的主要病虫害包括玉米螟、叶斑病和茎腐病等,对玉米产量的综合影响在5%到10%左右,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严重。同时,在病虫害发生期间不恰当的处理方式,也会造成病虫害影响的扩大化。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知,在长时间的增产改进措施下,目前玉米品种的增产空间已不再是其遗传潜力,而更多地集中在限制玉米产量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上。要实现玉米的高产,恰当的播种规划和田间管理,针对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和玉米高产品种以及科学的施肥施药方法,正确对待病虫害,才能更好地实现玉米的高产。

参考文献

[1]李青吉. 安阳玉米高产因素探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01:39-40.

[2]王家容.玉米高产栽培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3:85-86.

[3]刘慧,于楠. 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玉米高产限制因素探究[J]. 吉林农业,2015,14:45.

上一篇:浮梁县水稻“三控”施肥试验报告 下一篇:浅谈蔬菜生产中如何减少农药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