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11 10:27:23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 要] 目的:对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对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对患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氩离子凝固术;消化道出血;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临床对采用内科治疗方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临床多利用内镜技术对该类患者进行止血治疗[1]。本次研究中选取8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对应用氩离子凝固术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随机抽取8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21至78岁,平均45.8岁;治疗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2至74岁,平均46.2岁。研究对象自然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每次0.1mg,每天1次,静脉滴注泮托拉唑,每次40mg,每天两次;治疗组:在内镜的辅助下对病灶部位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若患者的出血量相对较大,且视野不是十分清晰,则应该先用100ml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对病变部位进行反复冲洗处理,待视野恢复清晰后,先帮助患者进行抽气换气,然后经内镜的钳道将氩离子凝固导管插入,伸出内镜头端至病灶的上方,距离保持在0.5cm左右,进行氩离子凝固治疗,每次施加时间在3秒钟左右。凝固治疗的具体次数应该根据患者病灶的实际大小、具体部位及病灶质地而定,一般以内镜下已经观察不到病灶为止。若出血量相对较小,手术视野比较清晰,病灶有少量出血或渗血现象出现,可将氩离子凝固导管对准出血病变部位进行直接喷凝操作,见出血或渗血停止即可见效[2]。对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症状改善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复发率进行对比。

1.3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治愈:临床症状表现已经完全消失,出血现象得到控制,止血成功且彻底;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程度明显,出血已基本得到有效控制;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好转,出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进一步加重[3]。

1.4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s),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 结果

2.1消化道出血症状改善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为:治愈14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74.5%;治疗组患者经过凝固术治疗后消化道出血症状的改善效果为:治愈18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93.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出血症状改善效果比较[n/(%)]

2.2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情况比较[n/(%)]

3 讨论

氩离子凝固术在上世纪的90年代被临床应用于对胃肠道疾病进行治疗。临床实践证明该技术对胃肠道息肉、消化道出血、Dieulafoy病、Barretts食管、疣状胃炎及消化道肿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其装置主要是由一个高频的电能发生器,一个氩气源及探头,以及一根在远端的陶瓷管口内装有钨丝电极的可屈式纤维teflon管共同组成,此管可以通过内镜的钳道,使氩气通过离子化的传导方式由钨丝的电极产生高频电能,继而使能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传导至组织而最终产生一种凝固效应[4]。该项治疗设备主要具有一般电子热力凝固止血治疗及非接触性热能传递两大特点,在距离需要治疗的组织表面约1cm的位置即可以通过释放高频电流产热进行凝固处理,使组织发生炭化进而形成薄焦痂,且由于氩气流在电离处理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因而组织发生炭化的程度相对较轻,形成焦痂也比较薄,不会对组织产生一些延迟性损伤,更不会出现穿孔等症状,对组织产生的损伤非常小[5]。

参考文献:

[1]李兆申,许国铭,叶萍.奥曲肽治疗重症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8,16(15):266-267.

[2]陈文激,沙卫红,聂玉强,等.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及疗效-费用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24):374-375.

[3]曹恒海,曹恒平,张伟锐.胃十二指肠溃疡紊乱的特征与手术治疗[J].医药论坛杂志,2009,27(20):108-109.

[4]吕仕银,邓洪基,任文烈,等.外科救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急性大出血67例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09,17(12):153-154.

[5]刘万福,王长福,李渝西.微波治疗消化道息肉3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29(14):365-366.

上一篇:浅谈新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探讨枫蓼肠胃康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