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你看,药品说明书的脸(四)

时间:2022-07-11 05:34:45

你看,你看,药品说明书的脸(四)

所有的成药都附有一张小小的“身份证”——药品说明书。可以说,一千张药品说明书就有一千张脸。有的详细,每一项都写得密密麻麻,其中还夹杂着许多数据,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有的则简略得不能再简略,寥寥几句,春秋笔法,可谓言简而意不赅。

本期,让我们接着聊药品说明书的那些事儿。这回讲的跟药品说明书里的数字有关——规格和用法用量。不要小看了这些数字,它们和药品名一样,是需要特别留意的项目。

破解说明书里的数字密码

数字密码之——药品规格

小提醒:

规格和通用名一样,都是我们拿到一个药盒和说明书后第一个需要明确的东西。

规格,就是指每一片药所含有的这种药理成分的含量。举个例子,心血管科常用药波立维的规格是75毫克,就是指每一片药片里含有75毫克硫酸氯吡格雷。

药品说明书里的“规格”一栏,也是值得我们细看的项目,原因在于:

第一,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药物,规格可能有所不同。比方说,阿司匹林有50毫克一片的,也有100毫克一片的。

第二,同一个厂家也可能会生产两种规格的同一种药。例如阿斯利康公司生产的降压药倍他乐克,有25毫克一片的,也有50毫克一片的。

我们在买药和服药时,要根据医生的处方,选对药品的规格。这就要看清楚药品包装及说明书上的规格说明,不然可能会导致用量不当的后果: 假设你是一位高血压患者,你平时服用降压药倍他乐克的方法是“25毫克/片,每次一片”;如果你这次买药时,只买到了规格为“50毫克/片”的倍他乐克,那么你则应服用半片,而不是一片。有些患者没留意药片的不同规格,以为同一种药,每片含量也是一样的,按以往的习惯服用一片,那样就会造成过量服用,会有一定的危险。

两种规格的倍他乐克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曾经讲到,有些药片的某一面刻有一个数字,例如波立维的药片有一面刻有“75”的字样,可定(降脂药,10毫克的那种)的药片上刻了“10”的字样,这个数字就代表它的规格。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即使手头没有说明书,也不容易弄错规格吃错药了。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是这样明白表示的。

药片上刻的数字代表

每片的含量(即规格)

数字密码之——用法用量

药品说明书里,另一个与数字密切相关的内容是用法用量。这个不难理解,用法用量,就是指这个药怎么吃,什么时候吃(早上还是晚上,空腹还是餐后等),一天几次,每次几片。

没错,用法用量这一栏基本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内容。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药物是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的。例如瑞泰(雷米普利),它既是一种降压药,又可以用来治疗心力衰竭;既可以用于情况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又可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它还能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损害等情况。不过要注意的是,用它来治疗不同的病时,用法用量是有所不同的。很多药都是如此。

在用法用量这一栏里,我们常常见到下面几个医学名词。大家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对于自己服用的药物就会心中有数。

初始剂量

简单来说,如果你以前没有吃过这个药,是第一次吃,那么一般要从最小剂量开始,先观察一下有没有不良反应和有无过大的药物效应(例如血压下降太明显),尤其是老年患者。这个一开始服药时的剂量就是初始剂量。

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初始剂量也是不同的。再以瑞泰为例子吧,如果用它来治疗高血压,那么起始剂量就从每天2.5毫克(半片)开始;如果患者没有高血压,用瑞泰是控制心衰,那么起始剂量则是从每天1.25毫克(1/4片)开始。

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灵活应用的,医生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心衰情况,对初始剂量可能会有所调整。假如你的血压一开始就非常高了,医生可能初始剂量就给你5毫克。

增加剂量

当你使用了初始剂量数天或者一周后,如果没有不舒服,没有不良反应,那么医生就会根据你的情况逐渐增加剂量。不同的病理情况,递增的速度不同。比如,对于单纯高血压的患者,增加剂量可能会稍快一点;对于心衰的患者,递增速度则可能会稍慢一点。

靶剂量

靶剂量是什么意思呢?

临床研究发现,在治疗心衰、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等情况下,某些药物(如普利类药物,或沙坦类药物)用到比较大的剂量时,会取得远远超过单片药物的效果。例如瑞泰,如果可以用到10毫克,那么它预防左室扩大、延缓心功能恶化、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远远超过5毫克;所以,指南推荐,应该将10毫克这个剂量作为医生的治疗目标剂量,就像打箭靶子一样,应尽可能达到这个目标,这个剂量就叫做靶剂量,又叫目标剂量。

以前的药物治疗,往往是以症状作为剂量调整的准绳——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了,剂量就应该维持或者减少。

而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的开展,研究者发现,仅仅以症状变化来调整剂量,会错失进一步改善预后的良机,而应该以大规模人群的临床科学研究证实的、可以明显减少死亡率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最佳剂量作为目标剂量。

经过临床研究验证,许多药物都有了治疗的靶剂量,例如瑞泰的靶剂量是10毫克/天,雅施达的靶剂量是8毫克/天等等。如果患者能够耐受靶剂量,得到的治疗好处就会明显增大。

但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如果患者在增加到比较大的剂量时出现了不能耐受的情况,比如血压明显下降,或是出现了脑供血不足,或出现肾功能恶化等情况,那就只能停留在患者能接受的最大剂量,这个叫做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目前临床指南推荐,对于心衰患者,应用普利类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应该逐渐增加剂量,争取能应用到靶剂量,或者退而求其次,应用到最大耐受剂量,而不仅仅是使用一个普通剂量,患者症状改善就行了。

最低维持剂量

最低维持剂量,就是指某些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药物长期维持疗效的最低剂量,低于这个剂量,可能对这个疾病就没有什么疗效了。

下方是瑞泰的药品说明书,上面写清了它在用于治疗不同病理状态(单纯高血压、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非糖尿病肾病、高危患者降低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时使用的各种剂量,大家看看这个,就会明白,不同病理状态下同一种药物的不同使用方法。你应该清楚自己属于这些病理状态中的哪一种或是哪几种,为什么使用这种药物。

瑞泰说明书

用法用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起始剂量一般为雷米普利2.5毫克晨服,如果该剂量不能使血压恢复正常,可增加至每日5毫克。

*急性心肌梗死后(2~9天)轻到中度心衰(NYHA II和III)患者

雷米普利的剂量调整只能在住院的情况下对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进行。必须非常严密监测合并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以免血压过度降低。起始剂量常为雷米普利2.5毫克早晚分服。如果该起始剂量患者不能耐受(如血压过低),应采用1.25毫克,早晚分服。随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剂量可增加,间隔1~2天剂量可加倍,至最大每日剂量雷米普利5毫克,早晚分服。

*在心血管危险增加患者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心血管死亡的可能性

推荐的雷米普利起始剂量是2.5毫克,每日一次。根据患者的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推荐1周后剂量加倍,再过3周增加至每日10毫克。

雷米普利维持量一般为每日10毫克。

*肾功能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60毫升/分或血清肌酐浓度>1.20毫克/分升)起始剂量为1.25毫克晨服(见给药剂量注意事项),维持量通常为每日2.5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不能超过5毫克。

以上说到的这些用法用量的问题,说明书上列出的是一般规律,并不是简单粗暴的硬性规定。对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医生会随机应变,作出调整,只有知道这些一般规律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灵活应用,掌握主动。

作为患者,掌握你自己目前服用的这些药物的一般规律,有利于理解医嘱,及时向医生反馈情况,方便医生作出调整。认真负责的患者会培养认真负责的医生,反之亦然。让我们共同努力,互相促进,维系健康。

上一篇:药在晚上吃 下一篇:胎心仪,聆听天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