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时间:2022-07-11 02:49:38

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将是杭州市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在发展决策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求真务实的发展思路。本文阐述了杭州市“十一五”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剖析了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思路。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163-01

高新技术产业是杭州市“3+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杭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杭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十二五”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

(一)规模总量稳步扩大。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280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6%,利税总额335.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1%,与2005年相比,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增长90.86%,年均增长13.8%。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开拓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继续较快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风电产业、物联网产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兴起;软件产业、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区域布局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杭州市加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基本形成了由“点”到“面”的区域布局,市、区、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得到统筹发展。杭州市主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约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5.5%,萧山、余杭和五县(市)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

(四)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杭州市着力打造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平台。江东工业园区首期11.29平方公里基本建成,江东新能源产业基地被科技部列入国家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临安青山湖科技城规划成果通过专家论证,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全面动建。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杭州市加大财政对研发、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006年的2.42%提高到了2009年的2.70%,达到137.59亿元。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强,目前杭州已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家,省级136家,市级347家,市级以上合计501家。

二、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奠定了高速发展的基础。但总体上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国内先进地区甚至省内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不高,产业引领作用不强;产业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大”、“好”、“新”项目不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高端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不足;创业投资亟待加强,中介机构还不发达。

三、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围绕建设“天堂硅谷”和创新型城市目标,以各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大平台建设为重要载体,以引进培育大企业、推进落实大项目为主要抓手,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动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全面推进杭州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主导方向。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点面结合、城乡统筹,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争尽早迈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

(一)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人才、技术、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要素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努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高新技术的主力军,成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二)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贯彻落实“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顺应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培育发展潜力大、引领未来发展方向、产业带动性强的研究与开发、服务外包、工业设计、新媒体、动漫游戏、工程总包、科技中介、现代物流、咨询培训等高新技术服务业,迅速壮大规模,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三)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积极鼓励运用ERP、CRM、SCM、MIS等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资源、客户、供应链、经营管理信息化;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流程,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机械、纺织丝绸、轻工、化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工业分层次推广应用先进设计和制造技术;以高新技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劣性强的农业新品种,高起点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大对优质高产抗逆动植物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作者单位:杭州市下城区经贸旅游局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李湛.上海张江高新区产业发展研究2010[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党耀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贸易壁垒对我国电子产品出口的影响 下一篇:浅析“微信”产品的交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