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术照亮产业

时间:2022-07-11 01:35:47

让学术照亮产业

中医养生从数千年前就开始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治未病”的思想贯穿整个中医发展。然而,在西医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医养生与西方保健有所混淆,甚至对西方保健研究亦步亦趋。中医养生发展千年,许多经验至今仍被传承使用,这就说明中医养生仍然是最适合国人的养生、保健之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医养生文化才是中国健康产业之魂。健康产业从业者要想真正为民造福,分得健康产业的一块蛋糕,须得正本清源,从中医传统养生文化中深挖资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符合广大受众的实际所需,才是正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需要,特别是世界性回归自然和人类开始意识到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之后,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养生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其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在世界上的影响日趋广泛, 21世纪将是一个现代生命科学与传统养生相结合,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破译传统养生的新时代。

近年来,国家提出医疗卫生工作改变以往“重疾病,轻预防”的思想,实施抓预防、治未病,真正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2007年11月29日,吴仪副总理宣布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在广州试点启动,2008年1月正式实施。几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推行“治未病”健康工程,使广大群众对“治未病”的认知度和认同度有了明显提高;行业内初步形成了“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这一切预示着全民预防时代的到来。

全国各类中医养生促进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养生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国出版有关养生书籍已达万余种,并常占据销售榜前列。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全面跟进,几乎都辟有养生专题或版面。

养生市场的火爆反映出民众对养生保健信息的渴求,对健康、延年益寿的渴望。可以说,健康产业已进入需求旺盛期,其主要原因有几点:

一、经济快速增长为健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健康消费观念由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

二、人口快速老龄化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拓展了方向。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1.77亿,占13.3%;65岁以上老人1.19亿,占8.9%;预计到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将达到3322万。“养老难”将成为继“看病难”、“入学难”之后更难解决的社会问题。

三、“预防胜于治疗”理念的普及助推健康产业的发展。

正如特鲁多医生的著名的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有时在治疗,经常在帮助,总是在安慰)”。第三次卫生革命,将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健康为奋斗目标,发展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及社区保健等综合性措施。根据WHO调查显示:健康人群占人口总数的5%,患有各种疾病占人口总数的20%, 亚健康状态的约占人口总数的75%。

四、政府的支持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2013年10月14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健康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五、公众健康面临的诸多挑战是健康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公众健康面临诸多挑战:不良生活方式;疾病谱的改变;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新型传染病……

这些因素,都将助推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嗅觉灵敏的商家都已经意识到,健康产业将是未来的一大商机,许多商家想要加入或者已经加入,但具体做什么项目?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养生产品是什么?怎样的养生项目才是科学而又接地气的?专业知识的缺乏,可能导致养生行业的乱象丛生,所以,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一个完整的养生体系中,专家会将正确的养生保健信息传达给民众,引导其自我保健,发挥领路人的作用。但遗憾的是,很多所谓的“养生专家”却非医学出身,国内养生保健畅销书的作者多半是非专业人士,没有行医资格,甚至连医学背景都没有,学中文的、学哲学的、学历史的,五花八门。对中医理论的一知半解导致其经常犯常识性的错误,如“祛火”等于消炎;疲劳就是体虚;也有某些专家为了名、利,盲目追奇求新,或胡乱比喻,或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从吃绿豆,到吃大蒜、喝尿,所谓“养生之道”此起彼伏忽悠人,还偏偏总有很多人信,为什么?2014年7月,“尿疗治病”说被戳穿,许多医学专家通过媒体发言,喝尿的治病功能从未被证实。连所谓的“尿疗协会”,也被证实为在香港注册的一家普通公司,起了个名字叫“协会”而已。按说,证到这儿,忽悠就该收摊儿了。没想到,该“协会”的“会长”还振振有词,愿意和一切反对喝尿的人理论,云云。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指出的,大家之所以被养生伪科学忽悠,秘密或许就在他们的忽悠术上。最常见的就是把伴随关系包装成因果关系。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这叫伴随关系;乙必然是甲导致的,这才是因果关系。或许能找到坚持喝尿、身体也好的人,但是,身体好真是喝尿喝出来的吗?此外,在求真领域有个常识:谁主张、谁举证。胡适先生的名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主张再稀奇都没关系,您得证明出来,这是主张者的责任。没有实验和证据,直接抛出结论,或者用一些名词包装代替论证,这就是忽悠。

事实上,中医养生从数千年前就开始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治未病”的思想贯穿整个中医发展。然而,在西医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医养生与西方保健有所混淆,甚至对西方保健研究亦步亦趋。中医养生发展千年,许多经验至今仍被传承使用,这就说明中医养生仍然是最适合国人的养生、保健之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医养生文化才是中国健康产业之魂。健康产业从业者要想真正为民造福,分得健康产业的一块蛋糕,须得正本清源,从中医传统养生文化中深挖资源,结合现代科技,结合广大受众的实际所需,才是正途。

上一篇:回来吧,我的那片蓝 下一篇:生民之道 养小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