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织就八闽“信合梦”

时间:2022-06-23 01:00:46

我来自闽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十八岁那年,带着一份憧憬,在家乡的农业银行开始从事信用合作工作,至今已经整整三十二年。在此期间,我亲身经历农村信用社恢复“三性”、行社脱钩、产权制度改革三次重大事件。印象最深的是从2003年开始的深化改革试点,时至今日,这轮改革已走过十个年头。

这十年中,我就职于银监部门,全程参与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改革的历程,品味改革的片断,多少期待在心里,多少精彩在其中——

市场化改革 奠定发展基础

十年前,福建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机制不健全、体制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深化改革之初,福建银监局克服重重困难,引导和推动福建农村信用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市场化的改革道路。

在统一法人改革过程中,通过市场募集股金,坚决制止存款化股金和以贷入股;通过市场遴选理、监事成员,让资本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通过市场决定经营目标,建立灵活自主的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的适应能力,从而奠定了改革与发展的良好基础。即使面对全省改革最为艰难的柘荣联社,也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导向,创造性地引导省内经营状况良好的农村信用社跨区域战略入股,采取以强带弱的方法,使柘荣联社绝处逢生,成为全国首家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战略投资组建的股份制联社。到2007年底,福建省完成了以股份合作制为主体的统一法人社组建工作,改革进度位居全国第二批试点省份首位,提前两年实现了银监会提出的“力争在三年内基本实现农村信用社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目标。

2009年,福建银监局乘势而上,在全国率先引导农村信用社全面推进股份制改革。通过市场引导,完成3亿资格股全部转换为投资股;引入优质股东,采取新股东出资购买不良贷款、土地置换、现金注入、溢价发行等方式,化解历史包袱,激活股权价值;促进股权适度集中,法人股比例接近50%,产权形式由股份合作制向股份制迈进;推动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农村商业银行省内各区市全覆盖;不断推进法人治理由“形似”向“神似”转变,在全国率先开展理(董)事、理(董)事长、监事长和高管人员的年度履职评价工作,率先开展外部理事、监事培训工作,率先建立小股东委托机制。

创新性监管 构筑风险防线

十年前,福建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多、潜在风险大、历史包袱重。面对严峻的现实,福建银监局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改革,围绕“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的持续监管思路,以资本监管为核心,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为巩固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创造出诸多的第一。

在监管方式上,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信用社贷款五级分类试点工作;率先实现农村信用社贷款四级和五级分类双轨运行;率先开展农村信用社资本监管方式,实现资本监管路线图的几个跨跃;率先实施统一监管标杆下的分类监管。科学的监管方式,促使福建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主要监管指标位居全国农村信用社系统前列,成为全国农信社稳健发展的典范。

在监管手段上,在全国率先建立较完整的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和预警网络,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成功运行该软件并完成全部历史数据采集的省份;率先研发和推广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单机版,多策并举提高数据审核效率和分析水平,是全国最早实现非现场监管数据报送及时性、完整性100%的三个省份之一;率先实行全省统一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考试制度。有效的监管手段,提高了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增强了监管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预见性,得到了银监会的充分肯定。

在监管措施上,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1083家信用代办站的平稳退出;率先组织开展借冒假名贷款案件专项整治工作;率先开展从业人员经商办企业清理专项整治活动;率先全面建立农村信用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率先开展突出替岗工作。一系列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铲除了滋生案件的土壤,堵塞了案件易发高发环节的漏洞,强化了技防和人防手段,建立了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案件高发的态势。

全方位支农 建立长效机制

十年前,福建农村信用社经营实力薄弱,支农资金不足,服务意识淡薄,支农功能弱化。为了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服务能力,十年来,福建银监局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村信用社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不断加大支农力度,提升支农服务水平,支农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面上,抓支农服务政策指引,有序推进支农服务工作。十年来,福建银监局立足福建经济发展对支农服务的要求,及时出台政策指引,及时组织会议,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支农服务工作。先后出台多份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有针对性地加强支农服务的政策引导;多次组织召开全省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工作推进会,部署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多次组织开展全省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大检查和服务质量的评比活动,提升支农服务质量。

在线上,抓支农服务平台搭建,为资金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十年来,福建银监局与团省委协作搭建农村青年创业融资服务平台,与农业厅协作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平台,与林业厅等部门协作搭建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融资服务平台,与地方政府协作搭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平台,组织各类银企、银农、银政对接活动,让融资供需双方自主决定,降低支农服务成本,实现多方共赢。

在点上,抓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丰富支农服务功能。通过增设机构,设置ATM机、POS机、电话银行等方式,妥善解决空白网点乡镇金融服务覆盖问题;组织开展支农信贷综合试点,引导支农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林权、海域使用权、采矿使用权、商标专用权、钢质渔船、茶园等具有福建山海特色的新型担保贷款层出不穷;推行小额办贷中心和阳光办贷等新型服务方式,有效缓解农户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推广“金融服务不出村”工程,规范布设1.5万个小额支付便民点;部署开展进村入户建档工作,已完成400多万农户建档,农户建档面达到60%以上,满足农民基础性金融服务需求;在沙县组织开展普惠制农村金融的改革试点,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全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然而在福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史上却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十年浴火重生:建立了以省联社为主体的行业管理体制,确立了以股份制为主体的产权制度。十年跨越发展:各项业务迅速增长,主要经营指标年均增幅20%以上,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十年强基固本:主要监管指标全面达标,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高。十年优化服务:支农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支农主力军地位不断加强。

这十年,我亲身参与了农信社深化改革的历史创造,见证了农信社改革的艰辛与荣耀,也体验到了农村金融事业的光荣与梦想,我感到无比骄傲!

上一篇:顺境谋变的启东策略 下一篇:靠战略转型回归服务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