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点

时间:2022-07-10 11:12:05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点

摘 要:高层房屋建设的水平也间接体现了科技及经济的发展现状。且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现状,更加要求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高层房屋建筑更加显得重要。在高层房屋建筑的建设发展中,各个工程也会因其自身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和施工要求,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条件选择最适宜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施工技术的选用直接关系着工程整体的质量,所以必须谨慎选择。

关键词:高层建筑;技术;管理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高层建筑是当前建筑的主要形式,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得建筑质量提高,功能越来越齐全。但其结构设计也更复杂,施工难度加大,因此对其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的投资数额较大,周期也相对较长,而技术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涉及每一个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施工质量,从而延误工期,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及时解决潜在的隐患。

一、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意义

对一个工程项目而言,质量、安全、成本、效益是考虑的重点。没有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管理,施工质量就无法保证,如流程不规范、检测不严格等,都对工程质量不利。另外有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在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否则难以发挥效用,所以必须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如果技术不规范,施工中极有可能导致施工方案的改变,甚至会将已完成的部分拆掉重建,这必然会增加施工成本,给建设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在规划阶段,会对工程建成后的效果有所预估,若技术方案没有得到优化,可能导致资源无法合理配置,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高层建筑基础技术

1.1桩基技术。在建设高层房屋建筑时,最常使用的工艺便是桩基技术,而在众多桩基技术中,应用最普遍、使用范围最广的便是混凝土灌注桩技术。混凝土灌注桩技术在实际施工时,为保证水泥浆灌入的质量,使其能够到达预定的柱底部或桩侧部位,就要在灌注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压力。此外,在实际操作中合理的使用桩基技术也能有效的降低桩基施工的成本,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1.2深基坑支护技术。基坑工程的施工有着综合性强的显著特点,因此在设计基坑支护体系、实际施工过程和土方开挖工作中都需要各环节工作人员团结协作、协调配合,这样才能保证基坑工程的质量。进行工程地下部分的施工时,就需要建设基坑支护体系,该结构是临时的,起到临时支撑的作用,主要由内支撑和外锚组成,其主要作用是避免围护结构发生形变,并将墙体弯矩控制在适宜范围内。组成内支撑的材料一般为混凝土和钢管。基坑具有许多不同的形状,其中应用广泛的圆环室深基坑具有受力面积大、稳定性强、空间利用率高的优势。土钉墙是深基坑施工中的一个必要环节,实施土钉墙时一般要在土质松软的地区进行,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显著优点,在高层房屋建筑工程对施工条件和其他环境因素没有特殊要求的条件下,适宜采用这种方式。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中,逆作法施工技术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特别是在多层结构烦人地下室房屋建设中,应用此项技术,不仅能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保证工程如期竣工,还能使工程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高层建筑节能技术

在高层建筑外墙墙体的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整砖平砌的技术来完成砖承重墙的建设。在施工期间,还要保证孔洞与地面垂直,在设置长圆时还要沿着墙长的方向进行科学的建设。施工期间,切忌对空心砖实行砍凿工作,若空心砖的长度达不到完整转的长度,则要用空心砖进行外砌工作。此外,在施工前就要明确实心砖的砌筑地点、墙洞内预埋件及管道的具置,砌筑过程中不能进行钻孔、

水泥砂浆填孔操作,还要进行留出和预埋操作,这样不仅能使密实度合乎规范,还能有效避免冷热桥现象的发生。开展空气砌块墙体施工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层房屋的建设标准以及施工设计图纸,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的砌块排列图的科学合理性,在设计工作中,还要重点考虑易渗漏的点,以便尽早制定预防和处理的方案,高层墙体节能施工时,一般会采取墙内和墙外两种方式对墙体进行保温处理。这两种保温方式比较而言,墙内的保温施工比墙外保温施工更加简洁且易于操作,但是墙外开展的保温层施工却比墙内保温层施工具有更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是墙外进行保温层的施工时,虽然能有效减少保温层系统占有的墙体面积,但却无法很好的粘结,所以,在开展保温层施工时稍有不慎就会使保温层产生严重的脱落或是裂缝,不仅无法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后期还需要大量的维修费用。

3、高层建筑混凝土养护技术

3.1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关系着建筑整体的质量,所以必须严格把关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这样能够很好的保证混凝土的性能,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促进工程的顺利竣工,所以必须严格要求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如果在混凝土浇筑中使用了泵送混凝土,则由于该混凝土的水灰比比较大,极易产生溢水情况。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要立即清理混凝土表层的水渍,以免其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进而对整个工程产生不利影响。

3.2混凝土保温。混凝土养护对混凝土的标准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防止混凝土内外因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为了预防混凝土因为内外温差较大而形成裂缝,在施工中通常会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处理。在保温过程中,对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要进行严格控制,采取降温措施时,应该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在进行保湿养护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因为外表面脱水而出现干裂的现象而采取的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的措施。

4、高层建筑防水技术

4.1水落口及过水孔等部位。高层房屋建筑防水性能的好坏决定着其使用功能的发挥和建筑的使用寿命。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和水泥砂浆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收缩,再加上施工中使用的防水材料也会产生一定的涨缩。所以,在落水口、过水孔、地漏等接口区域经常会产生裂缝,不仅如此,水落口、过水孔、地漏等区域在雨天还容易积水。在施工时操作面积也比较小,防水步骤还比较繁琐,所以保证这些区域的施工质量的难度很大。

4.2屋面檐沟与檐口等部位。屋面檐沟与檐口等部位在平常容易积水,并且在雨水冲刷作用下易变形,在干湿变化众多因素的干扰下,其防水效果较差,甚至有可能引发渗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对沟沿以及沟中等部位最好加增强层。屋面天沟部位施工的空间有限,卷材防水施工的防水抗渗效果不够,现代防水技术主要是使用涂膜防水材料在天沟和檐口部位进行涂抹,再铺设增强胎体,接着再涂一层涂膜防水材料,厚度在2毫米左右。

4.3压顶防水层。在建筑的最高处,都会有一部分部位是完露的,这就需要设计压顶防水层。由于其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结构的承重力过大或是温差变化过大,则易使压顶防水层产生裂缝,直接影响其防水性能。压顶防水的施工一般在压顶的上部或房屋的下部进行。在上部进行施工时,一般要使用卷材粘贴、涂料涂刷等方式来保证建筑的防水性能;而进行下部分的施工时,则要使用聚合物水泥基涂料或聚合物水泥砂浆来保证建筑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三、加强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

1、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首先施工开始之前,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设计的图纸进行审核工作,对于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要及时的进行沟通,对于图纸中那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要及时的与设计人员探讨,及时得出解决的方案。

其次要做好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在工程的开始之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的实际文件以及方案等等,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在技术上要一定可行。在经过相关的专家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实施工作,保证施工的质量。最后,要在施工的做好施工的组织工作。要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针对施工的文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的组织计划。真是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的协调以及劳动组织、施工进度、材料的组织等等的问题进行提前良好的计划。

2、加强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有先进的技术,必须有同样水准的利用水平,例如混凝土振捣,若采用以往的人工振捣方式,极易出现密实度不足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引进一些现代化技术,采用高抛免振捣施工方法,实现自动化振捣,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混凝土质量也更有保障。钢筋处理同样如此,也应借鉴一些现代化技术,代替人工的部分工作。另外,高层建筑有很多关键部位,技术较为复杂,此时应成立专门小组进行攻关,如主体框架、地基等,需确保其施工技术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结束语

技术管理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必须加强重视,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新.当前高层施工技术管理及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19):109-110.

[2]陈聪.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2(21):99-101.

[3]刘娜.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3(26):165-166.

上一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下一篇:房屋维修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