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337调查,中国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

时间:2022-07-10 10:51:06

针对337调查,中国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

中国企业应当加大自主创新,从而实现有尊严的、更有增长力的经济增长

美国“337调查”正迎面袭来。2月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Rothschild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下称“ITC”)递交申请,要求对短波长发光二极管启动337调查,并申请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此次337调查的涉案企业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日本、中国、韩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包括LG电子、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知名品牌在内的34家企业,其中中国的4家企业分别是深圳超毅光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市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佳光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洲磊电子有限公司。3月20日,ITC正式立案。

依据相关程序的规定,ITC一旦立案,中国企业应当在收到诉状之日起20天内应诉。中国四家企业是否应诉目前尚不可知。但可以清楚的是,如果不在规定期限内应诉,中国企业将不战而败;而如果败诉,且如原告所提请的ITC最终对我国产品普遍排除令,则在原告专利有效期内,中国任何企业生产的发光二极管产品及包含发光二极管的下游产品将被全面禁止向美出口。

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337调查已经成为美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对付外国公司特别是中国公司的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工具。资料显示,美国针对中国企业提起337调查在近年呈上升趋势。2007年,无论是从涉案数量还是涉案金额来看,中国企业已经成为337调查的最主要对象。2007年美国对我国企业的337调查案件17起,达同期美国337调查案件的50%以上;涉案金额超过2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感受到337调查对其产品向美出口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威胁。

何谓337调查

“337条款”最早见于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并因此而得名。自此以后,美国历次贸易立法不断对该条款加以修正与发展。对确定现行337条款的实体架构与程序运作影响最大的是《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on Act)第1342条与《1995年乌拉圭回合协议法》(Uruguay Round Agreement Act)对美国法典第28编的修订。

《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42条以“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做法”为题规定货物所有人、进口人、收货人或其人(1)将货物进口到美国或在美国销售时使用不公平竞争方法和不公平行为,其威胁或效果足以摧毁或实质损害美国国内产业,或阻碍此类产业的建立,或限制、垄断了美国的贸易和商业;或者(2)将货物进口到美国、或为进口美国而销售,或进口美国后销售,而该种货物侵犯了美国已经登记的有效且可执行的专利权、商标权、版权或集成电路芯片布图设计专有权,并且在这四项权利方面已经存在或有尚在建立中的国内产业,则这些不公平做法将被视为非法,美国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处理。

337调查中严厉的补偿方式

从内容上初步看来,337调查显得并不足为奇。然而,问题在于,在上述不公平做法被视为非法后,美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是相当严厉的。

依照美国法律,337条款案件的人必须提出适当的补偿方式请求。而ITC允许有下列补偿方式:排斥令、禁止令,查封或没收令。其中排斥令可分为永久性排斥令(包括有限排斥令与全面排斥令)及临时性排斥令。

从实践来看,全面排斥令已经成为337条款最强有力的也是人最愿意争取到的补偿方式,在前文所述的美国对短波长发光二极管启动337调查中,原告Rothschild教授即向ITC申请了全面排斥令。

依照全面排斥令,在该命令的先决条件消失之前,如被侵权的权利过期无效之前,所有的侵权产品,不管产品来源,也不管外国出口商是否在337条款案件中被提名,所有的产品将被全面禁止进入美国。也就是说,全面排斥令针对的是产品,而不是某家企业;即使不是被诉企业的产品,只要该产品使用了与被全面排斥的产品相同的技术或者具有相同的侵权情节,该产品也将会被禁止进入美国。

全面排斥令及其他补偿方式已经成为悬在中国企业头顶的利剑,并已经给中国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失。

针对337调查,中国企业必须警醒

尽管在开始海外扩张时,某些中国企业依托我国劳动力密集、综合成本低的优势,以肆意窃取先发企业知识产权的方式,向全球市场展开猛烈的销售攻势,并取得了一些短期经济效益。然而,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种肆意侵犯企业知识产权的行为必将终结。当前,在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符合国际竞争游戏规则的手段参与竞争,已成为中国企业成功跨越不断袭来的337调查等知识产权纠纷的“王道”。

中国企业应当加大自主创新,从而实现有尊严的、更有增长力的经济增长。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对知识资源的创造、占有和运用,已成为一个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注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自主研发、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趋势。尽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道路布满坎坷,但这确实是中国企业抵御337调查等知识产权纠纷的最根本途径。就纳思达等侵犯爱普生墨盒专利案,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打印显像应用分会秘书长郭淳学表示:“兼容厂商在拓展海外市场遭遇的困难,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核心技术,兼容厂商的长远健康发展,还需要从增强自身研发实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入手,简单地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策略绝非长久之计。”

在加大自主创新的同时,国内企业要努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美国Unilin等3家企业发起的针对中国18家地板企业的337调查中,中国企业的唯一胜利者深圳市燕加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就曾感言:“(胜诉)最主要原因是我们运用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锁扣技术。公司投资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构建了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开发出了全球范围内的新概念锁扣――‘一拍即合’锁扣,并成功运用于商用产品上,这成为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中国企业应尽快确立全球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发展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积极申请专利包括在美国申请专利。如果中国企业在美国拥有专利,在利用337条款来保护自身产品的同时,也可以阻挡其他公司的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这方面,日本公司可为榜样。在纳思达等侵犯爱普生墨盒专利案中,日本爱普生公司就利用其在美国的专利发起了针对中国企业的337调查。

自主创新是一项艰难的、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艰巨使命。在拥有自主专利之前,以支付专利许可费等方式获得国际市场准入,是中国企业一条现实的,甚至可能是需要长期执行的战略。作为国内自主创新方面名列前茅的企业,华为坦言:“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迄今为止(2006年底),华为没有一项原创性的产品发明。”“对于我们所缺少的核心技术,华为只是通过购买的方式和支付专利许可费的方式,实现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的市场准入,并在竞争的市场上逐步求得生存。”

如果遭遇337调查,中国企业必须从中长期战略出发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一味息讼不仅无济于事,还可能给中国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害。同时,面对美国日益频繁的“337调查”,仅靠一家或几家企业单打独斗难以承受,中国企业应当积极寻求行业组织和政府的支持,以期建立多方联动的应对机制。

在可预见的将来,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凭借“中国创造”扬名国外,或许彼时,沉浮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的中国企业家们将会深刻体会企业发展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尊重知识产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现在所遭受的可谓“好事”。

上一篇:从严标准:创业板市场公司治理中的董事行为坐标 下一篇:董事会绩效考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