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层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

时间:2022-07-10 06:51:13

浅析高层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也相应的上增,因而城市住宅小区建设也处于空前的高涨时期,如何才能满足人民居住的需求是建筑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但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作者就现代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环境规;室内空间;生态效益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作为城市风景线的同时,高层建筑还面临着如何搞好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如何多方面实现高曾建筑设计的完善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1、高层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1 底层入口

高层住宅的底层入口须尽量避免设在冬季主导风的迎风面。由于在迎风面的底部,尤其在中心部位风压值很大,开门时风将猛烈地收入楼内,因为入口一般总是和垂直通道相连,电梯井、楼梯并便成为拔风筒。

1.2 服务设施

高层住宅需设大楼管理人员的值班室。值班室须设在底层入口处,室内置备办公用桌椅、值夜班睡的床、厕所、公用电话、夜间电梯紧急呼唤装置等。另外,大楼内布有车辆存放处、分户信箱:有的国家还设康乐设施、公共洗衣房和供住户租用的宴会间等。高层住宅的住户多,信箱宜采用每户占用墙面小、垂直于墙面的尺寸≥30Omm。

1.3 建筑围护

住在高层的住户有恐惧心理,所以建筑围护必须使人们有安全感。阳台的栏杆以实多虚少为好:栏杆高度最好不低于1.1m:外廊宜为封闭式。为防止过大的风压影响外窗的开关,与此同时为能方便地擦玻璃而不产生危险,外窗尽可能采用推拉的启闭方式:单扇窗也可采用滑撑窗。

1.4 垃圾处理

住宅的垃圾平均每人每天约有0.5 一1kg。排除垃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即是住户将垃圾用塑料袋装好放在门外,由大楼管理人员收集,通过电梯运至楼外:另一种是住户将垃圾直接倒入楼内的垃圾道再由收集间将垃圾运出。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有较好的管理;第二种方法则需要设计专门的垃圾道和收集间。

1.5 灵活分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的面积与质量标准将会相应提高。这就需要建筑内部的分隔能具有灵活性以满足这种变化。灵活分隔要求隔墙质轻、隔声性能好及便于装拆。为减少结构对建筑灵活分隔的制约可加大建筑开间及采用柱承重的框架结构。

2、高层住宅组合方式

2.1 短廊式

(1)独立短廊式,短廊式的特征是每层围绕电梯、短廊式住宅四个方向都可开窗、通风条件、采光好。这种高层住宅的平面形式可为矩形、方形、圆形等。为获得更多的自然采光与通风,简单的平面可发展为多肢体的形式。为获得好的朝向,平面可为Y、T 形与锯齿形等。这类住宅的建筑体形都是塔式的。(2)组合短廊式,这种住宅是由短廊式住宅拼连而成。根据规划要求,组合短廊式高层住宅的建筑体形可分为条式、板式或睹式。很长的睹式高层住宅常常作成折线形、曲线形、波浪形,以便室外构成各个小空间,形成小气候,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活动、休息环境。

2.2 长廊式

(1)内廊式,长廊式住宅以走廊联系各住户。所以长廊联系的户数可较多所以电梯的利用率高。内廊式的住户是布置在走廊的两侧,因此建筑进深大有利于节约用地:但采光、通风差,相互干扰大。

(2)外廊式,外廊式住宅的住户仅布置在走廊的一例,采光、通风条件好:但建筑的进深小,对节约用地非常不利。外廊有开敞与封闭

两种。

2.3 跃廊式

跃廊式住宅是将组合短廊式住宅每隔三、四层用长廊连通。电梯通达各走廊层,以走廊层经各单元的楼梯再通到各住户。跃廊式住宅兼有短廊式住宅紧凑、相互干扰小与长廊式住宅电梯运行效率高的优点。在电梯投资较大,而每户平均建筑面积较小的条件下,因此,跃廊式住宅是比较经济的。

2.4 跃层式

跃层式住宅的特点是一户占有两层或三层的房间,内部以小楼梯作层间联系。跃层式高层住宅每隔一层或二层设长走廊作为通道。走廊可为内廊或外廊。这种住宅每户都可有好的朝向与通风。

3、高层住宅的设计方法

3.1 住区及外部环境规划

高层住宅生态设计是城市整体环境的组成元素,要充分考虑城市环境景观效果,做到合理用地、精心选址,有效控制“容积率”及“建筑密度”,调整好住宅的高度,和周边环境取得良好的关系,有以下几项原则:

(1)构成良好的整体风环境:高层住宅的相对门设置不仅要克服冬季“恶性风流”的滋生,而且要创造夏季良好的室外自然通风条件,生态设计须密切关注当地主导风向等气象资料;

(2)构成开敞的生态自然环境:利用绿地、水滨尽量减少硬地,以绿色和流水作为小气候降温介质,调整夏季炎热状况,做到住宅楼的

视野开阔;

(3)构成“可调节”的植被体系纠正植草即是“绿化”的片面理解,在住区内部生态住宅的南侧种植落叶乔木,夏季树叶茂盛起遮荫作用、冬季落叶枝疏可将阳光引入室内,以满足冬寒夏热的气候要求,住宅北侧宣植常青树,以达到冬季挡风或引导风流的作用。

3.2 内部空间

生态住宅的设计最关键问题是住宅内部的空间构成与布局,对生态优化而言,住宅内部空间应具备满足冬寒夏热的能力,以减少能量消耗与室内的不舒适性,生态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一个直接、通畅的自然通风体系:住宅内部空间宜连续、顺畅、洞口位置、高度须充分考虑自然通风的效果,以提高自然通风的风力压与温度压的能力,保证每个居室的各个方位点有很好的通风。

(2)建立生态住宅的温度分区规划:温度分区就是对不同居室的不同温度要进行组合,温度要求高的主要空间(客厅、卧室等)放在受外界影响不大的位置,比如住宅平面的南侧中部或东南角、温度要求低的空间(如厕所、厨房等)置于西北部或北侧,以此为主要空间形成抵御冬季寒风自勺“双层体系”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改善了室内空间的温度稳定及舒适效果。

3.3 园林设计

居住区的各类绿地有各自的功能要求,但主要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改善及保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所以,绿地的植物配置须以绿为主,以乡土植物为主,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构成绿地结构,以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配置植物时,须注意观叶和观花植物相结合,分层配置和季节性结合。可以适当选用一些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

3.4 环保设计

(1)绿色与环保型建筑材料:高层住宅受荷载、高度的影响,轻质、性能、节能、好的护材料开发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以框剪结构体系为主的高层住宅在新型墙体的应用方面,通过对绿色建材的开发、推广,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相当现实意义。

(2)节能建筑技术的应用:通过太阳能热水器、被动式太阳能住宅基本原理(直接受益式、附加日光间式、蓄热墙式等)的应用,充分利用太阳能,挖掘高层住宅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可能与长处,对于太阳能应用来说高层住宅将有更大的潜力。

4、结语

随着社会前进步伐的推移,随之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伴随而来的建筑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也日趋多样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这需要不断地提昌创新精神,完善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

上一篇:有关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分析与研究 下一篇:低碳城市环境下智能建筑中电气工程的特点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