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学习意识对语文学习的作用

时间:2022-07-10 02:18:00

主动学习意识对语文学习的作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是我们思维、交际、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语文基础是否扎实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生从小就应该重视语文,学好语文。要学好语文知识,打好语文基础,就必须有主动意识。

从古至今,绝大多数成功人士的成功事迹,都是他们自我努力和奋斗的结果。由此可见,主动意识对于个人成功起着主导作用,并且至关重要。因为有了主动意识,人就会自觉自愿地做好该做的事,不断的努力,才有可能成功。学生也是如此,主动意识的养成会让他觉得学习不仅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乐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进步。

一、学好语文,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文化、有素质、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自觉、自愿、主动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除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还需要学生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是在长期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不断改进的结果,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成果。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要给学生授业,更要传道。在生活中,告诉学生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在学习过程中,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最好,什么样的学习习惯不好,要如何改正才会做得更好。现实中很多学生学习效果不高,有些是方法不对,但更多的则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与此同时,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考核和评比促使教师集中精力抓教学质量,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教育严重缺乏,很多时候是强迫或者逼迫学生学习,而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如何,有目共睹。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动,选择决定一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念,就没有好的学习行为,也没有好的学习效果。因此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既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

二、学好语文,让学生认识语文的内涵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统一,也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统一。语文是知识传承的纽带和桥梁。语文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形式,一种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也不仅仅是为了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个人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我们的先辈们留下的文学作品、天文地理等文化瑰宝无一不是语言文字的结晶,学生要在学习继承的过程中接受一次次的文化洗礼,精神熏陶,这一刻也离不开语文。所以学好语文才能使每一个人幸福成长。

此外,语文还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处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当一个人具备敏捷的思维,有为的才干时,若不能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表达出来,必会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语文能力欠缺。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要技能。理解事物,汲取知识离不开语文。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三、学好语文,要有学习的主动意识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主动意识在人的一生中起主导作用。做任何事,喜欢做了,愿意做了,自然就会自觉主动地做好了。自觉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更是如此。除了要努力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俗话说“学以致用”,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自觉学习,做到主动学习,做到学有所用,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要运用最有说服力,最有感染力,最有亲和力的语言最大限度开启学生内在的潜质和潜能。必须要让学生知道,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核心学科,只有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深厚的语文底蕴,才能为学好其它知识打好基础。在这种意识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目标会更加明确,主动性也会逐步增强。

与此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发现优点要多加鼓励,让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成为所有学生学习的亮点。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语文的最佳效果,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进行沟通交流的同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四、学好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是真善美的统一。语文知识在启迪学生智慧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真善美的感召下,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美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纯洁而天真的心灵深处也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和快乐,那就是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

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习的语文课文不计其数,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哲理。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需求中,学生似乎只学会了生字和生词,只学会了阅读课文,而对于作者抒发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的目的只是一知半解。这是舍本求末,没有真正触及心灵,提升能力。那么,究竟这些文章的灵魂和精髓如何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里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要完全启发学生的心智,并非易事,教师的语言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启发方式以及文化底蕴都与此息息相关。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教师却可以展现出文章不同的意境和效果,这就是语文的真正魅力。正是这些文章的灵魂和精髓在不断的充实和启迪着学生原本天真无邪的心灵。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众多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听、说、读、写、思等多种能力,也是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重要途径。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想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和博学多才的人,必须学好语文。学习语文的魅力是无穷的,这种魅力意味深长,这种魅力让学生受益终身。

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因为它们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原动力,是提高学习质量,增强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这种意识和能力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育能力,同时还能体现学生步入社会后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的能力体现的也不仅仅是其个人的素质,还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素质。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特殊教育学校(735000)

上一篇:生态式教学助推作文教学走入新天地 下一篇:激发兴趣,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