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小麦病虫害防治

时间:2022-07-10 01:06:53

常见小麦病虫害防治

[摘 要]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优质小麦发展迅速。但生产过程中,病虫害始终是制约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优质小麦的病虫害防治,要根据小麦不同品种的不同特性,在搞好测报的基础上,按照防治指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关键词] 小麦 病虫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066-02

做好小麦播种期及苗期主要病虫草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夺取明年小麦丰产丰收的重要保证。近几年来,随着小麦品种、农药的更新换代及种植结构的改变,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小麦的总产量。文章就小麦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作浅要分析。

1 小麦赤霉病

1.1 危害症状

小麦赤霉病可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在我县主要以穗腐为主,最初在颖壳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

1.2 发生时期

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降雨多,雨日多,湿度大,病害就可以流行。在我县各种小麦系列品种较易感病。

1.3 防治措施

可选用的药剂有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水喷洒,在小麦扬花始期喷施一次,间隔一周再进行二次喷施。

2 小麦白粉病

2.1 危害症状

小麦白粉病会危害小麦各个器官部位上,但是危害最大的是叶片和叶鞘。发病初期,会在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霉点会逐渐扩大至圆形或者椭圆形,并在表面形成一层白粉,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

2.2 发生时期

小麦白粉病在我县一般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4月下旬至成熟为流行期。阴雨天多、湿度较大、光照不足可引起白粉病严重流行;小麦群体过大、不合理施肥特别是偏施氮肥的田块会加重病害发生。

2.3 防治措施

可选用的药剂有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或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加水进行喷洒,间隔10天再进行二次喷洒。

3 小麦纹枯病

3.1 危害症状

发病初期会在幼苗的表面产生淡黄色斑点,然后会出现典型的褐色梭形,导致病变部位腐烂,导致植株死亡;拔节后在茎基部鞘形成中间灰麦、边滩云纹形状的病变,病变融合后,茎基部莫尔花茎状;晚期病变侵入茎壁,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黑色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眼斑,进而造成茎壁损失坏死,导致小麦枯萎死亡。

3.2 发生时期

小麦播种后便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发病适温为日均温20~25℃;在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气温的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病情指数上升;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3.3 防治措施

3.3.1农业防治

选用丰产性能好,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增施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不偏施氮肥,增强抗病力。适期播种,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

3.3.2化学防治

①播前药剂拌种:可选用适乐时乳油进行拌种。

②在小麦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5%时,可选用禾果利或粉锈宁加井岗霉素兑水对小麦茎基部进行喷洒,隔7~10天再喷洒一次,连喷2~3次。

4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是我国冬小麦最重要的病害和主要防治对象。在我县主要发生的有条锈病和叶锈病,如果不及时防治,一旦流行,就会迅速扩展蔓延,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4.1 症状特征

夏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而且较小并呈现桔黄色,圆形或椭圆形,排列不规则,小的、明亮的黄色夏孢子堆叶狭长椭圆形,排列在一条平行于叶;冬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后叶和叶鞘,呈黑色,宽椭圆形到长圆形。

4.2 发生规律

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逐代侵染而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是典型的远程气传病害,夏孢子在适合温度(1.4~17℃)和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侵染小麦叶片,经潜育后产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破裂后夏孢子随风传播进行再侵染,我县一般在5月上旬可见到病叶;叶锈病菌夏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从叶片气孔侵入,气温20~25℃经6天潜育,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和夏孢子,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

4.3 防治措施

小麦锈病发病中心要集中进行围歼防治,控制其蔓延。当大田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防治选用的药剂有禾果利或粉锈宁乳油喷雾防治。

5 麦蜘蛛

麦蜘蛛分为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我县以麦圆蜘蛛为主,是小麦上的主要害虫,常在叶片、穗及茎秆上吸食麦株汁液,重则植株矮小,穗小粒轻,造成小麦不同程度减产。

5.1 危害症状

麦蜘蛛于春秋两季在小麦叶片、穗及茎秆上吸食麦株汁液,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穗少粒轻,重则整株干枯死亡。

5.2 发生规律

麦圆蜘蛛喜阴湿,怕高温、干燥,多分布在水浇地或低洼潮湿阴晾的麦地。麦圆蜘蛛亦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秋季卵多产于麦苗和杂草近根部的土块上,或产于干叶基部及杂草须根上;春季其卵多产于麦丛分蘖茎近地面或干叶基部;麦圆蜘蛛适宜温度为8~15℃,适宜湿度为80%以上。

5.3 防治方法

5.3.1农业防治

①麦收后深耕灭茬,可大量消灭越夏卵,压低秋苗的虫口密度。

②适时灌溉,同时振动麦株,可有效地减少麦蜘蛛的种群数量。

③轮作倒茬,避免麦田连作,可减轻麦蜘蛛的为害。

5.3.2药剂防治

可选用的药剂有阿维菌素乳油或氧乐果乳油,加水后选择无风天气的早晨或傍晚均匀喷雾。或者用氧乐果乳油加适量水拌砂土于上午10点后均匀撒施。

参考文献

[1]孟红菊;赵兰枝;高林霞;春季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3期

[2]常兴云;王应礼;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3]曾娟;姜玉英;霍治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的气候影响评价[J];科技导报;2011年20期

上一篇:预防寒地水稻初霜冻的有效对策 下一篇:浅析阜阳玉米、大豆播种和水稻机插秧农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