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

时间:2022-07-10 11:23:34

摘要:作为一位数学老师,经常教学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回眸二十六年的从教生涯,恍然发现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同样也演绎着“加”“减”“乘”“除”。

关键词:乡村教师;“加”;“减”;“乘”;“除”

一、加

我的感悟是“增加,充实”。作为一名职业教师,需要与时俱进,不停地学习,完善和超越自我。关于这一点,我最深的体会是学电脑。我们这一批教师,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学校没学过电脑。我第一次学电脑是在2004年7月去进修学校参加计算机一级培训,当时学习了Word文字的输入与编辑、Excel、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正儿八经用电脑是在2009年。那年,我带九年级一个班的数学,常给学生编印训练题。出于工作的需要,无可奈何地用上了电脑。看着身边众多青年教师娴熟地操作电脑,我打心眼里羡慕和佩服,感觉自己真的落伍了。2010年,我带七年级一个班数学和两个班地理。记得有一次,学校评教赛讲,我参加组内比赛,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打算上多媒体课,于是下载了一个课件,按自己的设计意图花了三、四天时间反复修改。这节课,是我历史上的“三个第一次”尝试:第一次尝试制作课件,第一次使用笔记本电脑,第一次使用多媒体上公开课。自认为准备得很充分,信心满满,但上课时糟糕的表现,令我十分尴尬和窘迫:鼠标不那么“听使唤”,忘点或超前点到幻灯片的下几页,弄得我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整节课思路混乱,学生不知所云,下课时仅仅完成了一半的内容。上完课,我体会到了在同行面前丢人的挫败感,心情十分失落和沮丧。经历这件事情,我才明白:“想”和“做”之间其实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后来,在地理课上,我多次尝试使用多媒体,其间的一个小插曲,至今令我记忆犹新:一节课上,我打开多媒体,忙活了30多分钟,急得浑身发热,头上直冒汗,可课件就是打不开。我就想:奇了怪了,明明在自己的电脑上能运行,可偏偏在物理实验室的电脑上怎么就打不开呢?莫非电脑中毒了?我满腹疑狐,但束手无策,只好打电话请其他老师来帮忙。帮忙的老师稍微一瞥,给文件添加了后缀“.ppt”,课件立马就打开了,但此时下课的铃声已经敲响。一个小小的无知,竟耽误了学生整整的一节课,我满怀愧疚。类似的事情,后来经历了许多许多……这几年,我就是在这种磕磕绊绊中用电脑,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如今的我,基本上能用电脑完成教学任务:我建立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里面包括习题库、教学设计课件库;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已轻车熟路。这段经历,使我感悟到:一个人一生要面对许多陌生的领域,躲是躲不掉的,只有勇敢地直面挑战,不回避、不退缩、迎难而上、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收获。

二、减

我的体会是“减掉,失去”。在二十六年的职业生活中,我最大的感触是付出和奉献。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记不清有多少个灯火阑珊的夜晚,陪伴学生在科学的山峰上攀登。校园里,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令我愉悦;节假日,那一条条祝福的短信、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令我欣慰;一份份录取通知书令我陶醉。此刻的我,真正体会到了为人师的幸福与快乐。“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正是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无悔的人生追求,崇高的价值体现。

三、乘

数学里,100个2相加写成2×100,结果唾手可得,所以我对“乘”的理解是“加速、催化”。2012年,我参加了“研修网”培训,与专家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教育思想和科研方法,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教育智慧的贫乏,教育行为的粗糙。回顾二十六年的从教之路,在重复中走过,在盲从中追过,经验式教育,缺乏理性思考。我才明白:这样教下去,自己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性的教育人”。于是,我开始了对教育行动的初步思考和初步研究,把教育中的些许感受、点滴随想写成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把对教学的一些思考写成论文,其中有两个关于高效课堂实验研究的小课题《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向区教研室上报,论文《农村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即将在《数学学习与研究》杂志发表。我开始尝到了教学研究的乐趣和收获。立足校本研修,开展教育科研,多读书、勤思考、常动笔,将是加速自己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将是自己终生的行动追求。

四、除

我的看法是“革除、改变”。教育岁月的磨炼,使我慢慢理解了“教育是心与心的链接,是情与情的交流”,使我慢慢懂得了“教育的真谛是爱”,使我学会了用“尊重、宽容、赏识”去教育学生。现在,我已能平和地对待班上那几个“淘气包”。课堂上,我想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鼓励他们微小的发现和进步;下课后,我温和地倾听他们率真的话语,尽量提供帮助与开导。我真的改变了许多:心地更善良、气度更豁达、胸怀更宽广、态度更温和。这让我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热爱,更使我享受到了作为职业教育人的幸福与自豪。

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我还会继续演绎“加”“减”“乘”“除”,用不懈的追求,去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努力成就精彩的教育人生。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第二初级中学)

上一篇:优化实验过程,打造精品课堂 下一篇:论初中美术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