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论教”:高中课堂教学新范式

时间:2022-07-10 09:32:55

“以学论教”:高中课堂教学新范式

【摘 要】 基于“先学后教”理念和师生个性发展,义乌市义亭中学提出了“以学论教”高中课堂教学新范式。本文从该范式的内涵和操作着手,阐述了“以学促学”学习形态和“以学论教”教学形态的基本结构,介绍了实际操作中采用的策略。

【关键词】 以学论教 以学促学 课堂形态

【中图分类号】G632

在高效课堂模式异彩纷呈的大环境下,义乌市义亭中学以课题为载体,以教学为土壤,经过几年的教育思考与实践,逐步形成“以学促学、以学论教”的高效课堂教学形态。

2004年以来,义亭中学致力于打造“让学生满意的课堂”,着重以学生视角来评价课堂教学。并在2006年开展省级课题《农村高中“以学评教”学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研究》的研究,该研究开发了“以学评教”学生量表,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学生真正拥有了话语权,推动了课堂教学“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学校积极探索“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导教?”的“以学论教”教学形态和“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先学后听”的“以学促学”学习形态。创新实践结硕果,2010年这所农村普通高中被评为“义乌市高效课堂建设样板学校”。

一、“以学论教”课堂形态的内涵

义亭中学高效课堂形态可分为两部分:学生学的形态(以学促学)和教师教的形态(以学论教)。

(一)学生学的形态

学生“学”的形态谓之“以学促学”。其中前一个“学”指的是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后一个“学”指的是学生的健康优质发展。这一部分由“阅读思考、合作探究、先学后听”三个基本环节组成,三个环节循环螺旋上升,构成高效课堂学的形态。

“以学促学”的三个基本环节如下:一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内容,构建学科知识网络体系(阅读思考);二是促进学生进行互动探究,解决阅读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作探究);三是引导学生先学后听,通过课前的阅读思考和合作探究,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课(先学后听)。

(二)教师教的形态

教师“教”的形态谓之“以学论教”。其中“学”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这里我们强调和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指的是这一部分由“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导教?”三个基本环节组成,三个环节循环螺旋上升,构成高效课堂教的形态。

“以学论教”的三个基本环节如下:一是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制定教学计划,基于学生学会学习来进行教学设计,基于学生乐于学习来选择教学方式,确定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实现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以学定教);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感受,以学生的课堂感受来评价课堂教学(以学评教);三是根据学生的反馈来引导改进教师的教学,使教师的教更适应学生的发展,从而使教师得到发展(以学导教)。

“教”与“学”形态构成完整的义亭中学高效课堂教学形态。这种形态的短期目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更加贴近学生、适合学生;中期目标,加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长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生活态度,为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义亭中学高效课堂教学形态如下图所示:

二、“以学论教”课堂形态的操作策略

(一)以学促学

以学促学,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1.阅读思考

阅读思考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有选择性地通读教材。这里所指的通读教材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而是自主学习几章相关的教材内容。老师指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层层深入,掌握本门学科的精髓,进而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以化学这一门课为例,比如接下来要学习“有机物”,就要求学生通读和“有机物”相关的几章内容,初步建立“有机物”的知识网络体系。该环节具体实施如下:

(1)方法:通读―精读―专读;

(2)途径:抓点―连线―织网;

(3)目标: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体系。

学生课前自学完相关教材内容,学会构建适合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老师着力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着意展现知识结构中各知识间的交联点以及现象与本质间的因果关系,在大脑中建立主干内容的知识网络,形成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体系以后,更容易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使知识结构不断发展。

传统学案导学制是老师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解决问题,而“阅读思考”倡导的是学生在自主看书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都是学习能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2.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突出特征是“自主探究,自由创造和多向交流”,主要形式是“小组中学习,比较中合作,反思中探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一部分阅读思考中产生的困惑,而通过合作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则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点。

义亭中学建立了相关制度保障学生的合作探究,比如班内成立学习互动小组、以寝室为单位的课外活动小组、以社团为单位的社团活动小组、以课题组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等。

3.先学后听

先学后听,通过课前的阅读思考和合作探究,学生弄清自己知道的、欠缺的、易懂的、难懂的、重点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个“扫清障碍,明确目标”的过程是一个温故和知新的过程,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有意注意,可以对自己的困惑处进行释析,对自己的兴趣点进行延伸。

义亭中学先学后听的课堂充分体现互动、探究式的教学形态,而不是学生一味被动接受地学。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与互动的多边活动,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互动交流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创造者。“先学后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达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

(二)以学论教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根据。实施以学论教就是要将观察课堂的目光由教师转向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基本观念,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1.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就是教师的课堂设计和实施必须“以学定教”。高效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但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即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水平等确定适合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充分发展的教学方式方法,设计精当、快捷、高效的教学流程。

为了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先学的情况,促进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教,学生更高效地学,我们建立了课前问题反馈制度,学生经过阅读思考和合作探究之后,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授课;同时,年级组在学生后听之前组织学习能力测评,了解学生先学之后的掌握情况。这些举措为以学定教奠定了基础。

2.以学评教

以学评教,就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评教。义亭中学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评教”,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和课堂感受为参照,评价课堂教学效益。

定量评教,指运用该校开发的“以学评教”学生量表,从四个维度(学业能力感、教学满意度、学习努力感、学习自控感)对教师进行定期测评。

定性评教,是指该校开展的亲师评师活动,例如“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最有气度的老师”、“最辛勤的老师”、“最有魅力的老师”的评选等。

评教结果是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依据。对评价结果的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高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通过“以学评教”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义亭中学师生“教”、“学”行为有巨大转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3.以学导教

以学导教,就是通过借助“以学评教”学生量表的深层次认识(教学反思),教师一方面(即时性)调整或重新确定教学设计,使其更加适合学生;另一方面(阶段性)产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会自主进行专业技能专项训练。通过“以学评教”和“以学导教”,提高了教师驾驭教材、驾驭问题、驾驭课堂的能力,引领教师在教学设计、教育创新、语言功底和素质涵养在自主实践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并逐步修正,为教师搭建反思实践和改正不足的平台。完成一轮“以学论教”课堂教学后,教师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义乌市义亭中学以“以学论教”课堂形态的实践,改善了课堂教学生态。这里有课堂话语权的悄悄转变――给予学生评价课堂教学的权利,以学业能力感、教学满意感、学习努力感和学习控制感等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这里有学习方式的悄悄改变――突出自主,体现合作,鼓励探究,让学生变成主动地、互动地、能动地学习;这里有教师角色的悄悄转换――做联络者、服务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自觉了解学情、创设情境、平等对话、引导成功。愿“以学论教”孕育的学习乐园真正成为令师生向往和留恋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韦国锋. “以学定教”的十年研究[J]. 基础教育研究, 2007, (12)

[2]彭钢, 张扬生主编. 走向和谐:素质教育新发展[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12

[3]袁振国主编.教育新理念[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8

上一篇:打造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美丽课堂 下一篇:浅谈如何创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