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探索

时间:2022-07-10 04:34:01

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探索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特点,寻找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创造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学物理 培养 创造性能力 探索

中学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掌握双基的基础上,以开发智力,不断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培养创造性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写生创造性能力方面。笔者认为:

1教师首先应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观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观是关键。物理学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历史;创造性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是物理学得以发展完善的精神和内在本质。物理学中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物理现象及规律与主观理论结合与不断完善的活动中,教师要不断进取,既要不断了解国内外的科技发展及产生的结果,跟踪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的方法,又要重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和规律,加以创新和完善,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中学教师树立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观,表现在:

1.1变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变为以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兴趣,增长创新精神、发展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变严格规律、遵守常规的课堂气氛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1.2鼓励创造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1.3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

1.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鼓励学生,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性的支持者。

1.5重视实践活动,科学的实践活动对于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科学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教学中,首先应通过各种环节,特别是教学内容的处理和选择,使学生的心理状态由好奇转变为喜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才有动力,才能产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动机,才能逐渐培养创造性能力。其次,要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现状,我国科技现状及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希望在创新,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和促使创造性能力的意识的形成。

3教师要掌握创造性的教育方法

3.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用。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创造性能力的主要环节。教学中要善于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质疑习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而不是被迫地参与思考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和质疑的习惯是在经常于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主动权,并且经常得到鼓励,才能得到激发和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为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3.2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对问题不断地进行探究,各个击破,才能使问题探究继续深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加强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3.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发散思维,发展思维的本质是求异。

3.4学以致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物理实验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作用。物理实验主要分教师的演示试验、学生分组试验和学生的小实验、小制作三个层次。学生的分组试验室以验证性试验和测定性试验为主,由学生的分组试验是以验证性试验和测定性试验为主,由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检验所学的基础知识,这既是一种必要的模仿,又有独立创新的思维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这着重于鼓励学生用小实验、小制作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动脑和动手认真观察来发现问题、寻找规律,以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加以改进和创造,最终达到目的,从而开拓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其次,要让学生积极参加物理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也可以是研究型实验及科技制作。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具备的能力来发挥创造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创造性能力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7-04-05

上一篇:怎样寻找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 下一篇:高一新生怎样尽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