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非正式制度 建设节约型企业

时间:2022-07-09 10:44:02

强化非正式制度 建设节约型企业

节约型企业是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效能建设是建设节约型企业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有效途径。效能是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效能建设是通过管理创新等手段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企业效能建设则是通过提高效率和能力达到提升效益的目的,进而实现创建节约型企业的目标。

以中铝矿业公司豫中矿为例,当企业遇到“4050”(指40岁的女员工和50岁的男员工)员工的安置难题时,该矿领导从切实关心职工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4050”员工在企业时间长、感情深、责任感强、愿为企业再做贡献的特点,在矿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编制开始实施,就同步启动了员工多技能培训、上岗联动机制。矿党政领导及职能科室,对员工的身体条件,家庭状况,工作能力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根据企业生产转移的需要和员工队伍的实际情况,将各种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培训计划,工作环境,全部向员工透明交底。为“4050”员工学习新技能做到尊重本人意愿,提供学习机会,满足生产需要,实行双向选择。在经过认真刻苦的学习培训后,员工们很快掌握了工作流程,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新区新岗建设,适应了更多工作岗位的需要,也使“4050”员工们成为企业走向未来发展的新动力

从中铝矿业公司豫中矿的事例可以看出。在企业内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倡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伦理道德、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的管理模式,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种软管理、柔性管理、非理性管理和跨文化管理等管理理念,正是非正式制度成为管理的内生变量的重要表征。

长期以来,企业的效能建设一直是作为企业管理的系统工程,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赢利水平的平台上进行整合的。因此,为了保证整合过程中间,企业内各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合作,就必须协调合作者的行为,对合作过程进行一定的控制,这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需要的管理及其制度规则。

然而,要进行“效能革命”,要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效益,业绩就是能力”的效能理念,就必须把效能建设提高到管理科学的层面认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形式和载体,它以提高效能为基本目标,以实现优质高效为目的,是把管理的诸多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活动。因此在这个管理的平台上,制度作用犹为重要。制度作为约束企业员工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它又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在内的非正式制度是社会约束体系的重要构成,却又容易被忽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人们通常容易接受的是有正式制度规范的管理行为和方式:从过程上看,管理可以理解为计划、组织和指挥、协调、控制等一系列工作;从职责上看,管理就是管理者指导和支配下属充分发挥作用去完成任务;从功能上看,管理就是协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总之是人们确立目标以及围绕目标不断提高系统功效的一系列协调活动。但是,一个企业的运转效能的高低,不仅需要企业以效能为中心,强化职能分工、加强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更需要发挥员工的最大效能。在企业的效能建设系统性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它是可以直接衡量企业效能建设效率高低,效益大小,效果优劣和能力发挥程度的因素。因此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在这里就显的十分重要了。

相对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广泛性、持续性、非强制性等特点。所谓自发性,是指非正式制度,主要是由文化遗传和生活习惯累积而成的。广泛性是指它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调节员工行为的大部分空间,其作用范围远远超过正式制度安排。持续性是指一种非正式制度一旦形成就将会长期延续,其变迁是缓慢渐进的,在变迁中先前非正式制度的许多因素经常会在新规则中“遗传”下来。非强制性是指它不像正式制度那样必须遵守,并有一套强制性的实施机制,而主要是靠主体内在的自觉或良心来维持的。就表现形式而言,非正式制度规则是无形的,它一般没有正式地形诸文字,制成条文,也不需要正式的组织机构来实施,它存在于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之中,正是这种无形的表现方式,使得非正式制度可以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之中发挥作用。因此,非正式制度更多的是体现了一个企业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是一个企业软性管理水平的展现。

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凝聚功能。通过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形成民族文化心理,从而强化了员工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在企业中起到凝聚力的作用。2、激励功能。非正式制度中包含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评价的准则,规定了员工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基本规范。因此,一定的非正式制度总是包含着对员工行为选择的激励功能,它不仅激励着员工去做出何种选择,也给予员工选择的行为以巨大的精神动力。3、规范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起到规范员工行为的功能。这些基本功能,正是我们进行“效能革命”,树立“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效益,业绩就是能力”的理念,形成“速度要快”、“措施要准”、“推进要实”的良好工作作风,就必须在我们企业的管理体系中间所具备的。因此。在公司现有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上,加大非正式制度的运用和软性管理的力度,不但对实现公司效能革命的要求,而且对在建设节约型企业中,推进长期的企业强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企业市场化运行和改革的过程中,更多地将主导型的强制性正式制度的建设,作为企业管理运行的必要手段,而忽略非正式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低估了非正式制度对企业效能和管理的巨大作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也影响企业效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影响节约型企业的建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论又产生重大变革。信息时代表现出的基本特征包括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等。与之相适应的新管理的特征在表现为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的基础上,管理的人性化,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管理的一条基本通用原则。人性化管理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在强调企业的共同利益,使企业员工在正式制度约束下,共同致力于维护利益的同时,还强调管理的柔性化。通过组织文化建设,在管理领域内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倾向,它以无形的“软约束”力量构成企业内有效运行的内在驱动力,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企业成员自愿的结合在一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之下。它反映和代表了该企业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要求的道德品质及其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它有助于增强凝聚力和持久力,保证了员工行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在加速企业效能革命的同时,通过正式制度的建设和改革,来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在实现制度均衡的前提下,发挥非正式制度在效能建设中间特殊的软性管理作用,推动效能革命。

上一篇:中国企业需要“中国式管理” 下一篇:用绿色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