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省市存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学难问题

时间:2022-05-17 09:06:01

多个省市存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学难问题

浙江省宁波市一些地区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难,当地要求家长必须备齐包括“无犯罪记录证明”、“无违法生育证明”等10个证件材料。这一事件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难不只发生在宁波,很多地方存在这一现象。

多省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入学难问题

相关事件经过报道后,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表达他们的意见

一位天津市民表示,他目前正在北京,因为证件不齐全,他的孩子要进学校也存在困难。

广东反映情况的比较多,一位先生表示,他在东莞打工已经12年,在当地社保已满9年,现在孩子想在这边上学,也是要很多材料,东莞的另外一位外来务工者表示,他有房,但没有户口,小孩怎样都入不了公办学校。而在好一些的民办学校一学期要花费1万多,很难进,所以他准备让孩子回老家当留守儿童,到老家读书。

广东番禺的学校也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学生发了通知,报名的小学一年级新生必须“五证齐全”,才能报名。特别是“暂住证”和“计划生育证”。一年级以上的学生也必须补交。金华、张家港的情况也类似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这种限制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表示支持,他们认为,不能谁都可以挤占暂住地有限的教育资源,否则暂住地常住户口的孩子怎么办?从他的立场可以看出,这一位很可能是有当地户口的人。

实行义务教育政策反倒“害了学生”

应该说反映问题的还是占了大多数。其实、据了解,不少地方都出台过关于帮助外来务工者子女人学的政策。有政策,为什么还会存在这么突出的问题呢?

的确是这样。广东省物价局、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今年4月份就联合发出《关于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提出,从今年开始,“一律取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学生借读费”;另外,还特别强调,“本省户籍以及符合省规定义务教育条件的外省户籍学生,在广东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免收杂费、课本赞”。

虽然政策是这么定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外来务工人员会发现,事情远远不是那么简单。

比如,广东佛山有位先生表示,他是四川巴中人,从1996年就开始在佛山打工、经商,他的孩子已经在佛山张槎镇古灶小学读到了三年,但是,下学期将被“撵”走。

他说:“我的小孩在学校从一年级读到三年级,但昨天通知我们说四年级不能在那读了。

在学校需要的证明中,学生及父母的户口簿原件复印件一份我们都有。

要求在这里居住五年,一天都不能间断,附有的说明总共15大类,这个就比较难了。五年内,暂住证我们每年都在办,但中间一天都不能间断比较困难。

学校说的条件还有,如果买了80平米的房子,也可以在这边读。

另外关于教育资源不够的问题,据我了解,张槎镇一个镇小学就有16所,下学期将减到8所,学校不收费。国家搞免费教育本来是好政策,但却实际上害了我们。因为学校不收费了,就停开一些学校,一些公办学校下学期就被私人承包了。

就在我们报道之前不到一小时,这位家长又打来电话说,学校看到舆论关注以后,可能也感觉到压力,决定已经入学的孩子下学期不用被撵走,可以接着上。

但是,还是要收费。古灶小学的收费通知说不符合规定免费义务教育条件的外省户籍学生,统一按佛山市原普通生标准收取,每学期340元。

孩子可怜 政府也有苦衷

如何帮助外来务工者子女上学,是让很多发达地区政府部门都很头疼的一个问题。根本原因不是没有政策,也不是政策执行走了样,是教育资源有限。好学校谁都想去,不光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就是当地人的孩子进好学校也不容易。所以,孩子可怜,政府有苦衷,不能把所有的错都怪罪于地方。

据了解,广州市流动人口子女在2008年已经超过43万人,数量庞大,如果让他们超过50%的孩子到公办学校上学,也就是要达到“以公办学校为主”的要求。据预测,从今年到2012年,广州公办学校分别需要安排27到34万个孩子。这对广州市的公办学校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上一篇:创业故事:敢想,敢做,走出创业之路 下一篇:构建和谐公司促进西北项目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