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教学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时间:2022-07-09 09:54:50

在古诗文教学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摘 要: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针对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不擅描写的现状,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可更好地学习民族文化精髓,亦可古为今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古诗文的改编、续写、填补、“反创”,学生的感悟能力、作文能力、想象能力皆会有所提高。在学生想象受阻之时,教师要因人因文予以具体的写法指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古诗文想象创新作文的魅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古诗文教学 想象创新作文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与作文教学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在日常批改学生习作时,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底子怎么这样差,语言表达怎么这样单调枯燥,想象力怎么这样贫乏。其实每一个人的写作都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况且,人的智力存在着结构性的差异。平常在让学生多读多写、写了改改了写之外,教师选择作文的内容角度亦有讲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我曾经在教学中利用古诗文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发现古诗文是学生作文训练的很好素材。古诗文是经过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晶,凝聚着五千年中华精英的智慧和感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是每个当代中国学人的文化根基。如果断绝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滋补,舍弃了我们的根,中学生就会灵性凋敝、底气不足、文采黯淡。古诗文深蕴人文内涵,其爱国爱民、心怀天下,其励志抒情、警世省己,其陶冶性情、浸润审美,可以内化为学生的情感道德力量,并且与写作交融互化,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创新,修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改”“编”古诗文

流传至今的古诗文语言精练,意境优美,主旨深远,画面隽永,是初中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重心在写人记事上。古诗文的篇幅有限,提供的信息也有限,但都是一字千“斤”。在语文教学中可结合写作,对其进行改编。

1.“改编”情节。针对一篇古诗文,我们把它故事化,让学生在品读古诗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其背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张晓风读张继的《枫桥夜泊》,不是“改编”出了《不朽的失眠》吗?唱红大江南北的《涛声依旧》,创造灵感不是来自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吗?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作为学生想象的平台:“我”在旅途上想念家中的父母妻儿;“我”在萧瑟的深秋回忆在家享受的天伦之乐;“我”回忆与父母妻儿告别的情景;“我”落榜后的徘徊失意,无脸回乡……像《石壕吏》《塞翁失马》《口技》《狼》都可作学生作文的改编“蓝本”。

……乌鸦的低吟,划破天空的寂静。妻子在门中扶着母亲,斑白的发偎依着墨黑的发,静立成一尊塑像,向着枫叶飘落的尽头――向着我走远的方向。……(学生作文想象“我”与父母妻儿告别的情景)

2.“改”“绘”场景。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写人记事类作文写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不擅或不会描写。描写有关于人物和环境的,学生多忽略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关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学生多忽略自然环境的描写。但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文章中往往能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的性格,在文章中举足轻重,在写景抒情类的散文中更是主体。而古诗文写景佳句多如牛毛:“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在让学生理解赏析的基础上写作,浓彩重笔描绘这些场景,既是对古诗文精华的深度吸收,更是学生模仿描写学会描写的二次创造。

二、填补空白

古诗文由于语言行文特有的精练,留下了很多空白。挖掘这些空白可让学生的发散性想象自由地驰骋,品味到文外之趣、言外之旨。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水平、生活感悟,沿着不同的方向,顺应各个角度,可加工创造出展现自己个性的文外之“言”。像《木兰诗》中有关花木兰在战场的多年生活情况是一个空白点,可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填补,“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创造出战场上花木兰英勇坚毅、机智无畏的女英雄形象。

三、续写古诗文

很多古诗文在精彩处戛然而止,留下了很大的审美空间,语文教师要利用这些古诗文进行作文训练,完成二次审美创造。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千差万别,他们从文本中感悟到的东西也不尽相同,其想象创造亦是千姿百态的。新课程蕴含的理念之一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在教学《卖炭翁》时,学生对卖炭翁的悲惨命运表示关注与同情,对造成卖炭翁悲剧的原因亦有一定的认识。文章在“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处结束。卖炭翁的命运将会如何?续写《卖炭翁》,有的学生想象卖炭翁在炭被抢后衣食无着,屈辱难尽,无脸回家对妻儿有个交代,便用这“半匹红绡一丈绫”上吊了,用结束生命的方式向黑暗的唐朝宫市抒发无言的控诉;有的学生想象卖炭翁在漫天的飞雪中又饥又累又辛酸,找不到一点果腹温暖的希望,像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冻死了;有的学生本着善良的愿望让卖炭翁得到清官的救助,暂使全家人免遭冻死饿死的厄运……

太阳渐渐西斜,风,无所忌惮地划过山坡,扯落枯枝上仅有的黄叶,微融的雪与灰泥被车轮碾过,搅和在深深浅浅的车辙中。一头老牛迟缓地在这泥泞中移动――卖炭翁手中的鞭子不知什么时候滑落了,目光如一颗灰黑的小石子嵌在苍黑的脸庞上。妻子在倚门盼着,女儿在倚门盼着,盼着这满满的一车炭能换来几斗米,能换来几尺棉,好挨过这个饥寒的冬天。妻儿的盼望全落了空……一行浊泪滑出,回想这几年起早摸黑,没吃过一顿像样的,没穿过一件暖和的;而“宫市”是越来越猖狂,这世道分明是不让人活了!这一丈红绡,这半……半……,能当饭吃!能当衣穿!

天色暗了下去,风,叫得更响了,路边的一棵树上,隐约可见一红绡的结,结上挂着一个僵黑的身子。(学生作文想象卖炭翁用上吊结束生命)

这既是对文本的深刻挖掘,又融入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价值观。学生的想象如插上翅膀,穿越时间空间,翱翔在文学的天空。

四、“反创”诗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1]而逆向性想象是最富有创意的思维过程,它的核心是标新立异。在古诗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想像,“反创”文本。在《桃花源记》中,写渔人出而复寻,“遂迷,不复得路”,“后遂无问津者”。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反创”,渔人带着众人探寻桃花源,找到了,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向桃花源中的人“取经”,经过努力,武陵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怡然自乐”,俨然另一个桃花源;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肆掠夺,桃花源变得鸡犬不宁;有的学生写太守带着人大规模移民,有限的资源承受不了过量的人口的生活消费……“反创”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带着自己的积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悟,与古诗文的作者对话,与古诗文文本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生活对话,在对话中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古诗文教学融入想象创新作文,这既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又能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但在“改编”古诗文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以翻译代替想象地倾向――囿于知识经验的积累、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性格上的惰性等。如何让学生摆脱逐字逐句的翻译呢?我在教学中渗入了学法指导:一是在详略安排上找差异,如改写《卖炭翁》,原文中有南山烧炭、夜雪驾车、木炭被抢三个片断,可以让学生对木炭被抢的情节进行详细叙写,既有环境,又有人物;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皆可重彩描绘。二是在叙述顺序上找变化。可从泥泞的雪路上卖炭翁的回忆与对未来的遐想入题写;可从卖炭翁与宫使刹那间的对峙入题写;可从卖炭翁木炭被抢后的伤心欲绝入题写。

部分学生想象展现不开,只有文中之人、文中之景,如何让学生面对有限的文本激活无穷的想象?可让学生在时间空间的坐标上延伸并添加人物、事件。如类比联想、对比联想、发散想象等。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十个字包含的内容情感不亚于张洁的长篇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人哪儿去了》。我们可以给学生这样一些要素:时间――晚上,最好是深秋的晚上;地点――陋室的油灯下;人物――“我”和母亲;事件――母亲在我临行前为“我”赶制冬衣。一篇感人的记叙文的题材已具备了,接下来就是构思问题了。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古诗文进行想象创新作文的尝试,希望广大同行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能多运用多总结多反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人人有潜能,个个能发展 下一篇:基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意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