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中实践诗学主张

时间:2022-07-09 04:44:02

在创作中实践诗学主张

摘 要:艾略特是20世纪现代主义运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现代派诗人、批评家,其诗歌理论开创了新批评的先河,是19世纪传统诗学向20世纪现代诗学转型的中介。其作品己经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涉及的“历史意识”理论、“非个人化”理论和“客观对应物”理论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对当时和以后的诗人的创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当时英语诗坛由于自由诗革命和意象派运动产生的文体自由化和抒情自由化等不良倾向,过分追求自由,浪漫主义诗歌强调情感的抒情风格仍然是主流风格。这些理论有拨乱反正的特殊意义。艾略特用《荒原》等作品来论证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人化;客观对应物

作为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艾略特的诗歌成就是举世公认的。艾略特最广为流传的诗歌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荒原》(1922),《空心人》(1925),《四个四重奏》等。其中,长诗《荒原》不仅是艾略特个人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代表,更是20世纪现代诗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自《荒原》开始,他的诗歌逐渐引领诗歌创作新潮流,成为西方现代派诗坛领袖。

艾略特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实践他自己的诗学理论,用《荒原》等作品来论证了他的理论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他的诗歌总是旁征博引,从希腊文学到中世纪文学,从17世纪玄学派诗人到20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从伊丽莎白时期戏剧到日本诺戏,从但丁、莎士比亚到歌德、庞德,从钦定本《圣经》到印度哲学宗教。他并不是把传统的东西简单地堆积在一处,而是力图在一个宏大地历史背景中,寻找传统与现代、古与今之间的一种连续性和普遍性。

他在诗歌中大量使用典故、神话、警句和格言以及一些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引文。要想理解整个文本,就需要理解过去的文化语境,然后再放入现代语境,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艾略特通过这种方式,使传统活在了现在,传统不再是静止在过去,而是参与了现在的创新。艾略特想证明的是创新也是有传统的纳入,而不完全是诗人自己的东西,创新也是在传统秩序笼罩下的再组合、再转化。艾略特曾说,“诗歌是自古以来一切诗歌的有机整体”,“每当我们称赞一位诗人时,我们倾向于强调他的作品中那些最不像别人的地方。我们声称在他作品中的这些地方或部分我们找到了这个人独有的特点,找到了他的特殊本质。我们津津乐道这位诗人与他的前人、尤其是与他最临近的前人之间的区别。我们努力去寻找能够被孤立出来加以欣赏的东西。如果我们不抱这种先入的成见去研究某位诗人,我们反而往往会发现不仅他的作品中最好的部分,而且最具有个性的部分,很可能正是已故诗人们,也就是他的先辈们,最有力地表现了它们作品之所以不朽的部分。我说的不是这个诗人易受别人影响的青春时期,而是他的完全成熟了的阶段。”艾略特指出了诗人之间的关系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文本之间有一种互相反映的关系,尤其是现在的文本对以前文本的反映,甚至新文本最有个性的创新的部分都可能是前人作品的反映。爱略特的历史的意义就是要使以往的传统文化能在我们各个人的思想与感觉中活着,所以他主张我们引用旧句,利用古人现成的工具来补充我们个人才能的不足。

《荒原》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作者的“历史意识”诗观。《荒原》中的用典既杂又多,令人目不暇接。430多行的诗文中,其征引共涉及六种语言、35位作家、56部作品。其中有论著、语录、回忆录、经文等。所征引的词语、场景、事物都有较强的形象性。我们在《荒原》中可以看到古希腊神话传说、《圣经》、但丁和莎士比亚等名著,如在第一章“死亡的葬仪”中,诗人将现代荒原和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与但丁的地狱相联。这些人物和事件跨越时代,同时存在于诗中,“过去”和“现在”联在一起,使诗歌在历史的穿透中加深了作品主题的立意。诗人不考虑它们外在的“统一性”,而注意其内在的整体性、联系性。这些征引材料都服从于诗人的一个指导思想,即一种历史失落感的哀叹。正是艾略特的时代感与现实感同时并存,才使得诗人能敏锐地意识到在历史长河中他的同时代人的命运。艾略特认为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不仅对自己一代了解,还要掌握本国文学以及从荷马以来的全部欧洲文学,而《荒原》中诗人将西方传统文化的神话、典故、名作佳句全部融合进诗句,并且是去掉引号,自然地使其成为诗行中的一部分,整个作品就变成了传统与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的有机整合体,充分展现了艾略特挖掘传统,将古典与现代撞击,将现代主动融入历史传统的实践。证实了当下的文学离不开传统,而传统也需要当下文学来更新。

在《荒原》中,艾略特成功地把“非个性化”理论运用其中。《荒原》中诗人隐匿个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放弃个人化表现,而体现出更广阔、更深层、更本质的人类社会的情感。诗中,诗人不断地进行“非个人化”转化,把自己的感情转变为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写出的不是某一个人的个性,而是一类人的共性。《荒原》中意象交错重叠,充满着暗示和象征。有的意象具有多义的意象,可以象征不同的事物。诗人通过复杂多义的意象,引导读者达到一种心灵的丰富。艾略特使用这些硬朗简练的意象,起到了客观对应物的作用,诗人避免了直抒情感,而是将思想灌注于丰富的意象,呈现出来的是规避了自身情感后的客观叙述。比如他刻画的西方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貌合神离,欲海中的男女只有的满足,却没有心灵的相通。

艾略特的叙述冷静客观,只是描绘了社会中一个普通个体,不带有任何典型意义。《荒原》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某种观念的象征,是个抽象的符号而已,在这些人身上看到的只是性的差异,男人和女人都是集合体而不是某个男人或者女人,是普遍意义。诗人展现了上层人士颓废无聊的生活,我们看不出诗人的主观判断和情感流露,只是冷静的叙述,但正是这种旁观式的描述,我们更可感受到诗人对所描述的情形的厌恶之情和鄙夷,诗人仿佛退出了诗,但其思想却在这场景的客观对应物和冷静的语言中得到了升华,客观对应物成为诗人思想的载体。

艾略特是现代派诗歌大师,尽管他受到现代派诗歌创始人波德莱尔的诗观的巨大影响,但是他却修正了波德莱尔的诗学观念。波德莱尔结论道:“只要人们愿意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中去,询问自己的灵魂,再现那些激起热情的回忆,他们就会知道,诗除了自身外并无其它目的,它不可能有其它目的,除了纯粹为写诗的快乐而写的诗外,没有任何诗是伟大、高贵、真正无愧于诗这个名称的。”艾略特淡化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功利性,但是并没有完全否定诗的功利性,在强调诗的主体性的同时,他并不像波德莱尔那样强调纯粹是为写诗的快乐而写诗。当代日本文论家派田正秀认为,所谓抒情诗,就是现在(包括过去和未来的现在化)的自己(个人独特的主观)的内在体验(感情、感觉、情绪、愿望、冥想)的直接的(或象征的)语言表现。艾略特的诗,特别是《荒原》与这个诗的定义没有太大的差距,正是过去的现在化冥想的语言表现。

(作者单位:中国刑警学院)

参考文献:

[1]艾略特,《四个四重奏》,裘小龙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

[2]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3]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4]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5]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6]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

[7]H.M.卡伦,《艺术与自由》,张超金、黄龙宝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

[8]思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9]雷纳·威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10]思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杨君游、柯锦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

[11]伍拉甫,《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12]刘燕,《现代批评之始---T.S.艾略特诗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14]陈子善,《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88年。

[1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上一篇:文化差异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下一篇:顾城寓言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