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07-09 03:14:28

浅析建筑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摘 要:现今的建筑技术不断发展,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普及和应用。泵送混凝土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对薄壁密筋结构少振捣或不振捣施工,具有提高抗渗性、改善耐久性特点。但是混凝土材料品质及配合比质量的波动以及混凝土输送、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质量控制 浇筑施工技术

1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1.1水的质量要求

凡可以饮用的水均可用于拌制和养护混凝土。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拌制混凝土用水还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1 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质量控制

1.2水泥的质量控制

水泥品种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在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优先使用散装水泥。(2)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3)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受潮结块的水泥应经处理并检验合格方可使用。(4)水泥库房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

防潮层,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并留出运输通道。(5)先出厂的水泥先用。(6)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作好环境保护。

1.3掺加掺合料

大量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的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特别重要的效果是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升高。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的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的外加

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的出现时间。

2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选取相应的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并及时安排机修人员作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而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工程所许混凝土,促进工程有序向前推进,保证施工进度。

(1)混凝土拌和质量控制要点(1)混凝土最小拌和时间

(2)混凝土运输过程注意事项:运输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过多温度回升和坍落度损失。

(4)低温天气应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的影响,采取遮盖或保温设施。

(5)混凝土的自由浇筑高度不宜大干1.5m否则应设缓降措施,防止骨料分离。

(6)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必须及时处理。

3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作业包括:基础处理、施工缝处理、立模钢筋及预埋件的安设。(其质量要求参见《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其次必须经监理人员验仓合格,并取得准浇许可证方能进仓作业。

3.1入仓铺料

混凝土入仓铺料多采用平浇法,它是由仓面某一边逐层有序连续铺填。铺料层的厚度与振动设备的性能、混凝土粘稠度、骨料强度和气温高低有关。

3.2平仓与振捣

卸入仓内成堆的混凝土料,应平仓后再振捣,严禁以振捣代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应避免欠振、过振使混凝土振捣均匀密实。其振捣具体要求参见《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3.3浇筑中仓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停止浇筑

(1)混凝土初凝并超过允许面积,(2)混凝土平均浇筑气温超过允许偏差质,并在l小时内无法调整至允许温度内,(3)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3.4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挖出混凝土

(1)不能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或对水工建筑带来不利影响的级配错误的混凝土料;(2)长时间凝固、超过规定时间的混凝土料;(3)下到高等级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低等级混凝土料。

3.5浇筑埋石混凝土

应该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埋石量、埋石大小并保证埋石洁净以及埋石与模板的距离,杜绝施工单位为了单纯提高埋石率而放弃质量。在施工中努力确保埋石垂直和水平距离,以不影响振捣为原则,提高埋石混凝土质量。

3.6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略。

4施工工艺流程改进

(1)改善搅拌工艺,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增大,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10%或节约水泥5% ,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改善混凝土的搅拌加工工艺,在传统的三冷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风冷新工艺,

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2)严格控制浇筑流程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在高温季节泵送,宜用温草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以

降低入模温度。

5 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早期养护,应派专人负责,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应能满足混凝土硬化和强度增长的需要,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注重浇筑完毕后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及时用湿润的草帘、麻片等覆盖,并注意洒水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在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应设置保温措施,以防止寒潮袭击。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①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h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喷雾养护,并及早开始洒水养护。②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③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6结语:

随着预拌混凝土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工程质量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工程,将会加强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要求,确保施工中顺利进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建筑施工电气的设计与施工阶段电气工程师... 下一篇:浅谈建筑物的裂缝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