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下的人性抉择《无人机》

时间:2022-07-09 01:57:47

高科技下的人性抉择《无人机》

上映于2013年的惊悚大片《无人机》虽没有炫丽的科技特效,但导演却巧妙地将视角移到了战争中的幕后英雄――无人机驾驶员,并通过一次驾驶无人机完成的任务,将对人性的拷问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本片故事情节较为俗套、影片的总体评价不高,但在众多战争大片中,这部依托无人机作战为背景的低成本影片依然具有独特的魅力。

影片开始就直奔主题,男女主角在进行无人机驾驶训练。美军为了锻炼无人机驾驶员,特意开发出一款模拟RQ-9“死神”无人机作战的虚拟游戏。男主角杰克在驾驶无人机击杀游戏中的时表现十分轻浮,不论平民还是一律予以歼灭。女主角劳森见状严厉地批评了他,并告诉他虽然这是游戏,但在真实的战场上,这将杀害许多无辜的生命。但杰克听后却不以为然。

接着画面一转,两位驾驶员操纵无人机对进行监控。很快,目标出现在监视器上。在无人机先进的摄像仪器帮助下,劳森锁定了目标,并等待下一步指示。而的两个孩子这时却跑到父亲身边玩起游戏。就在劳森接到上级命令,杀死被锁定的时,为避免伤及无辜,她不同意直接开火。杰克则认为先进的“死神”无人机可以精准地击中目标,并不会伤及无辜。劳森选择违抗军令,想等孩子远离后再进行攻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玩耍的孩子并未离开,更危险的头号通缉犯却进入了无人机的监视范围。

上级了新的命令,要求劳森和杰克同时锁定和头号通缉犯,一旦两人接头就立即实施攻击。接到命令的劳森紧紧盯着显示器,期盼玩耍的孩子们尽快远离目标。随着两个目标在屋顶接头,最好的攻击时机来临了。在良心的驱使下,劳森并没有发动攻击,而一旁的杰克却变得有些不耐烦。在他看来,通过远距离控制无人机杀死一个真实的人就和游戏里杀死虚拟的人一样简单。劳森不顾杰克的劝阻,依旧选择继续观察。在电影的世界中,事件的发展往往并不如人所愿――越来越多的平民聚到目标家中。原来,那天是的生日,头号通缉犯前来祝贺,周围的邻居也来参加生日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头号通缉犯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聚会,劳森因此不断承受着来自上级和杰克的巨大压力。

上级发来视频通话,一边安抚劳森的情绪,一边不断告诫她此次任务完全符合交战规则,并要求她尽快攻击,以免延误战机。

在命令与人性面前,劳森最终选择了服从命令。可惜,导弹命中目标后产生的强大冲击波还是伤到了正在附近玩耍的孩子。虽然任务顺利完成,但劳森心里从此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影片通过限定最后攻击时间的表现手法,将观众带到了一个紧张的假想环境中。随着男女主角间的矛盾升级,以及最后上级领导的强力施压,击垮了女主角最后的心理防线,突出地表现出面对危机时的人性抉择。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现代战场上可通过无人机对目标进行远程打击,士兵无需直面战争的残酷,但武器再先进,也不能漠视无辜平民的生命,特别是孩子。

上一篇:一个转子,值得马自达拼这么多年? 下一篇:下辈子我要牵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