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自然教学的思路

时间:2022-07-09 09:54:51

谈小学自然教学的思路

小学自然学科承担着小学科学启蒙的作用,使学生接受科学熏陶,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为依据,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科学,逐步养成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本着这一课程定位,如何理解并实施教材的“三维”宗旨(知识、情感与价值观、探究创新能力为一体的新教材教学观),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这是每个自然学科教师新学期必须面临和不断探索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问题,本着尝试的精神,在这里谈一下小学自然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思路。仅供各位同仁商榷

一、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小学自然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行为习惯,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从中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体验最常见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理解科学的能力,并把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来。因此,教材的编排主要以活动为主,并适当的安排一些活动任务,在知识的链接上基本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基础科学,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探究科学的能力,如观察、实验、比较、归纳、演绎、解释等等。所以教材所蕴含的各种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教学示范和引导的作用,因此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尤为重要。

1、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活动安排。教材每一课没有提出明确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但其意图蕴含其中,教学线索清晰明了,便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展开式教学,所以教师在对教材了然于胸后,尽力遵循教材的意图,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活动环境或实验场地,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科学的学习探究氛围,能够学中玩,玩中学,这样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就容易多了。

2、在同一单元知识中,把握各课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联系教学。在自然课中,特别是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中,知识联系相当紧密,教学时找准其中的联系,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概念相当重要。在教学中运用前面课文的知识可以为当堂教学作好铺垫,而当前知识又可为下节课的知识学习打下伏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上下几篇课文间的相互联系。

3、在教材的编排上,每一课中的活动编排又有不同的知识侧重点,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分析活动,抓住活动所蕴含的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机的组合,根据需要对不同的活动有所择重,教学的顺序也可作恰当的调整。

二、突破传统教学,引领创新意识。

教材的编排意图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教学活动以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师除了认真领悟教材的编排意图之外,更要在自己的教法、教学设计上创新。

1、突破教学常规,科学选择教法。传统的教学一般以课堂为主,包括许多实验也是在课堂上完成,这样教师就要有一个把握的尺度,如何教学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不妨采取一些室外教学,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究、综合比较,同时还可结合一些竞争性的游戏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如“科学探秘”、“谁的花儿养的好”等等。

2、指导学生自己探究知识,在学法指导上创新。教师是知识的舵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自然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探究自然知识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善于为学生架设学习知识的桥梁,使学生享受自我探究获取知识的喜悦;教师要一点一滴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养成观察、动手实践、善于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这种自主探求的学法指导改变了过去教师单向传授的多种弊端,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牢固。在学法指导上,教师要善于抓学生的兴奋点,激励学生,并将系统知识分解,让学生循序渐进地逐个突破,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当今学校电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是未来学校教学方式的主要手段。它采用多媒体课件、电视幻灯等高科技手段,将包容万象的自然学科知识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刺激,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调动学生情感,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所以当前用好多媒体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很重要。

1、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自然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学实验外,一些较为难见的自然现象、科学实验过程更需要直观形象的声音、图像、立体动画等来表现,这就需要教师把教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如花卉的开放过程的快放、火箭发射的过程等等。

2、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拓展了教学空间。多媒体集声音、图像于一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现代信息平台的运用,也使我们能够及时地了解自然科学的变化,使学生在知识的调节、补充上有了一个长足的进步。

四、运用好实践、设计好实践。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1、创设教学环境,科学的运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好实践内容,精心准备实践物品或创设实践环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情感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设计好实践和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自然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实验设计要符合自然学科特点,同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要结合本校(当地)的自然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实验。

结合自己教学所思所虑的随笔,,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对于如何领略和把握教材的实质,切实培养好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创新能力,将是我们每位自然学科教师努力探究的问题。

上一篇:书忌耳传 贵在自得 下一篇: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