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的审美性试论环境美学的研究内容

时间:2022-07-09 09:54:41

【前言】从“环境”的审美性试论环境美学的研究内容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环境在英文Environment中词根environ的意思为包围、围绕、环绕。一般认为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1)例如在...

从“环境”的审美性试论环境美学的研究内容

中图分类号:X-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0-147-01

摘要:从环境的语义分析出发,指出环境的审美特质在于它的宜人性、普遍而又特殊的审视角度和方法以及情感性,这些审美特质成为环境美学研究的依据和凭证。环境美学研究以重新确定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出发,以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为脉络,以如何审视环境的美感特质为标的而得以确立自身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宜人性;情感性;自然全美;自然人化

0世纪60年代以来,源于环境问题的出现以及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需要,环境运动在欧美兴起。在这场运动中,环境本身的美学价值逐渐凸显出来,吸引了不同国家不同学科学者的浓厚兴趣;公众对于环境也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环境美学就是在这种趋势下酝酿并发展起来的。在对这门新兴学科的探索过程中,来自于美学、哲学、环境设计、建筑学、景观设计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关注和研究,使得环境美学区别于传统的美学研究,具有多学科性和交叉性。目前,中国关于环境美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环境的的语义分析

环境在英文Environment中词根environ的意思为包围、围绕、环绕。一般认为所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作为某一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与某一中心事物相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1)例如在马克思恩格斯环境哲学思想中,环境是作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我们不仅生活在环境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2),社会环境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真正的复活”(3)。而当今的环境科学以人类为中心,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它对环境的定义就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指围绕人群周围的空间及其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二、环境的审美特质

作为审美对象的环境,除了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之外,还有更多的品质有待发掘,作为环境巨大的美学价值的依据和凭证。

环境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首先就在于它的宜人性。就环境本身来说,特别是自然环境,并不为人的审美而设定,因此有宜人的,也有非宜人的。人们处在环境中时,总会直接地感受到环境的宜人或者非宜人,这包括物质上的功利价值、生理的、精神上的愉悦与否、文化氛围的环绕以及活动时的综合感受。

环境无处不在。环境包括自然、人文、艺术、科技等,是囊括了各方面条件的综合系统。这不仅决定了环境的审美内容的多样性,而且也决定了审美标准和方法的多样性。进入古典园林如同步入壶中天地,大有“一径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的悠然闲适;而城市居民小区是不能“隔”的,它必须是开放性的。

环境又是独特的。“大漠孤烟直”和“江南杏花雨”,景观不同,意境不同,感受也不同,自然环境塑造了人文环境,在艺术、文化上明显体现出了这一点。中国艺术风格大多有南北之分,绘画、文学、园林建筑,都因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熏陶而显出相异的情趣和气质。

环境还具有情感性。人生活在环境中,对环境总有着一种归属感和家园感。对环境的深情往往在文学和艺术上得以充分的表达。象表现我们一般所说的“乡愁”,从古到今在各种文明各个国家都是经久不衰的题材。圣经中悲悲戚戚的出埃及记,寻找家园和重返家园;中国人所说的“落叶归根”,等等,都表现出人们需要环境对自身的一种肯定和认同,这几乎可以称作一种情结。

三、环境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

那么,环境作为环境美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我们又给它下什么样的定义,或者说,我们怎样限定“环境”内涵和外延呢?这是第一个问题。

环境作为环境美学的术语,在当今的研究中有着两层意思,一个是环境主义意义上的自然,另一个是指可以成为欣赏对象的各种环境,这就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为环境。我们的观点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应该成为环境美学的研究对象(这包括自然生态、社会风尚、历史文化、艺术氛围、科学技术几方面),同时侧重于以自然为中心主体的环境。

环境与人的关系是环境美学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1.人对环境的关系。从当代环境哲学和环境美学的意义上来说,两个经典命题值得重新审视,那就是“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自然人化”固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所表现出一种主客观、人与自然、审美与实践之间的疏离,已经受到当代环境主义的质疑。“人的自然化”可以说是对“自然人化”片面性的消解,它是人与自然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否定之否定的阶段。它有些类似与中国哲学中老庄的自然观,但又并不是完全的“无为”。

2.环境对人的关系。环境是人的对象,也是对人的肯定。马克思关于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论述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5)这句话到现在看来仍是很有深意的。环境既是人的生存、发展的空间,又是人的生存、发展的源泉;它不仅决定人是否能生存,也决定人的生存质量。环境对人的关系首先就体现在它对人的功能意义上。就自然环境而言,分人化自然和非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已经成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对象或者精神活动对象的自然环境。人们从这些环境中获取物质功利和精神上的价值。精神上的价值就包括审美价值在内。例如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时,也许人们对此山此水尚未有所作为,但又从中获取了精神上的价值,它们就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活动――“比德”的对象。到后期人们开始改造自然山水,融入人工的因素,山水就兼具自然美和人工美。这些都是人化自然。非人化自然也只是相对于人化自然而言的,那些尚未被“人化”的自然正在不断的被人化,也正不断的影响着人化自然。在环境对人所具有的物质功利和精神价值的意义之外,环境还有生态平衡的意义。这个问题是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需要共同探讨的。

3.环境和人本为一体。环境具有整体性,它是包括人在内的一种总体性概念。这种观点在环境美学研究中得到人们的共识。传统的主客体二分思维受到谴责,环境具有整体性、连续性,是属人的环境,人又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与人是不可分的。

在审美和实践的关系上,环境美学研究区别于康德为代表的传统西方美学,反对审美和实践的分离,而主张审美和艺术、日常生活的结合。当前的环境美学中的景观美学便是美学研究介入日常生活,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例证。环境美学通过与和谐环境的认同来获得自我实现和人与环境的统一。首先环境的形成形式和过程是任何单件艺术品不能与之相比的,时间流程的漫长,空间关联的广阔,人类和自然的共同创造,这些特点都使得环境在审美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其次,环境是变化的,流动的,具有不确定的形式。在自然规律和人们实践活动的影响之下,环境不断生成,不断改变形式和内容。与此引起的审美感受上的细微或者显著的变化也是连续不断的。再次,环境就在我们身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和熏陶是“润物细无声”的,我们对感受环境时也是不知不觉或者有意识的全部感官的投入。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等,都进入审美感知的行列,几乎包容了人的所有感官感知能力。最后,环境审美评价需要一个全新的标准。什么样的环境可以成为审美对象?什么样的环境可以说是美的?环境的美应该如何来言说?人们应该建立和创造什么样的环境?这都是环境美学作为应用美学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2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2页

[4]《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9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43页

上一篇:戏曲的表演特点和程式 下一篇:论戏曲表演中的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