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理想学校

时间:2022-07-09 09:45:05

建设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理想学校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五中学建校34年来,经过几任领导班子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秉承“励志博学,知行诚信”的校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践特色发展,全面育人,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的跨越发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名优学校、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中国教育教学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优秀组织奖、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正在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理想学校。

一、创新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坚持“成人先于成才,成长先于成功”的育人理念,以赏识激励师生,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教育作用,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德育规律,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1.赏识激励,成就师生。2007年学校引进赏识教育,国际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曾桂安多次到学校讲学。学校倡导教师把微笑、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学生,把尊重赏识的理念自觉渗透到教育行为之中,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及寒暑假进行赏识教育理念的全员培训,培训的形式有报告会、观看视频讲座、个案分析、谈心得体会、经验交流、课堂实践等。经过5年努力,学校教师对赏识教育的理念耳熟能详,并能把这种理念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无论师生关系还是同学友情,都大有改观。

2.增强家校教育合力。1987年学校率先创办了家长学校,而且坚持不懈,日趋完善,每年定期办4次讲座,培训全校学生家长。不断完善家长学校的内容和形式,除了组织家长听讲座、看影碟之外,还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教师个案分析、家长互相交流、专家现场解答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多样化培训。创新家长会形式,让学生家长与老师互动交流。建立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开发家长的教育资源,请有意愿为学生服务的家长做“志愿教师”,发挥家长特长,开展“人文、安全、健康、科技等”选修课或讲座。实现了家长和教师的沟通,拉近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家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3.沟通对话解心结。为帮助学生解决青春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培养健全人格,我们专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特聘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专门接待来访的学生和家长,通过心理访谈、心理咨询热线,架起了学生与家长、教师沟通的桥梁。在此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在全校所有班级开展“面对面,沟通与对话”主题班会,全体同学及科任老师、家长、心理辅导老师、学校领导围绕青春期困惑、亲子沟通、学习生活等话题,以答疑解惑、辩论、情景表演、亲子互动等形式,进行面对面交流,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二、创新师资培养模式促进教师发展

学校内涵发展必须依靠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临河区第五中学坚持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按照“育人先育心,管人要关心,关心要真心”的宗旨,领导班子以“事业留人,发展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诚心对待教师。实行富有弹性的考勤制度;心系教职工冷暖,大到教职工的心态情绪,小到子女上学,家人生病,婚丧嫁娶,事无巨细,力争让老师们天天有个好心情,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这样老师们都对工作尽心竭力,为学校的发展甘于奉献。

不仅如此,学校还多措并举,发展教师,提升教师。

1.加强教师发展培训。学校通过“集中培训工程”加大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培训力度。一是利用寒暑假,每年组织两次教师业务集中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名师、名家报告会、视频讲座,教师个案分析,课改经验介绍、心得体会的交流等。二是学校拨出教科研专项经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从2009年到2012年,学校先后派出60多名教师去山东杜郎口中学、南京东卢中学、河南郑州102中学、郑州第五中学以及兰州、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等地学习考察,制定课改的基本模式,同时邀请了内蒙古教科所的学者专家、市区教研员以及区内外教育专家及时给予指导,从而进一步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目标,为课改铺平了道路。

2.赛课提高教学水平。常年坚持合格课、研讨课、示范课竞赛,参赛教师各显其能,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得到了实际的运用。评比中,一改过去的评价标准,由评教师的教到评学生的学,由关注教师授课水平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由“演员”变“导演”,课堂由“讲堂”变为“学堂”。

3.开发集体智慧,发挥团队力量。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作用。改变过去教研组内听评课,人人头上摸一把的局面。采取名师引路上示范课,年轻教师磨课,反复听,反复评,真正让年轻教师听课有所得,上课有所获。互助帮扶整体提高:通过“蓝青工程”,师徒结对帮教,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通过“岗位练兵工程”,名师引路,反复磨课,让教师尽快成熟;通过教师参与导学案的编写,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转变教师的角色;通过集体互助工程,让教师们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新老教师的共同进步,为教改做好充分的准备。

4.注重交流反思。为了分享每位教师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每次全校例会上,安排3~5分钟,让每个老师轮流发言,介绍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个案反思,从不同角度进行交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创新教科研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引路,专家引领,坚持校本教研,加强教材深度开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学校科研创新的新格局。

1.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2009年开始进行自治区课题“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本着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通过调查研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确立了具有五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自主学习——导学交流——探究展示——检测反馈——总结提升”新五环教学法。

自主学习: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按照预习要求自主研读,初步掌握基础知识,提出问题。

上一篇:一株四叶草 下一篇:我的理想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