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院校机电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7-09 09:02:09

浅析中职院校机电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为了彰显中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必须不断深化实践教学的改革及其创新。本文以中职院校机电专业为例,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与完善,并对机电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中职院校机电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职院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进行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原则。但是,目前有关中职院校机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必须对中职院校机电传统实践教学过程进行创新和改革,构建完善有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进行积极探索,改革及创新过程中应注意遵循机电专业的特点,深化机电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有关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为了搞好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必须以市场需求及有关要求为依据,将如何进行实践教学项目的开设、进行何种教学模式的设立、如何对教学过程进行更好的控制、如何对学生的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等相关问题一一予以解决,同时,还应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实践性教学体系而言,其应当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分层教学体系、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控制、全面完整的考核方法等。

(一)分层次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对中职机电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进行了分析与分解,并将其逐项落实到了中职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并对各环节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一一明确。经多次反复调研对各环节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并进行了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采用了分层教学体系,在此教学体系中,基础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进行基本功的训练、感性认识的培养、基本理论的验证、动手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奠定基础。对于专业技能的训练而言,其作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主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其主要目的。对于选修提高阶段而言,中职学生以个人兴趣为依据低所自己选定的方向进行根选修,以便实现技能的不断强化及对新技术的有效学习。

(二)“实习――理论学习――提高”的教学模式

对于机电专业而言,最好采用“实习――理论学习――提高”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进行课程安排时,应先对实践学习进行安排,然后再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安排。对于实践教学而言,应当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再进行总结和归纳,最后进行理论课教学的展开。例如,对于车工操作的学习而言,可采用如下教学模式:首先,安排金工实习,分别对机电专业所需学习的有关技能及其发展方向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对操作方法进行初步掌握;其次,进行专业基础课程及文化课的学习;再次,组织车工实习,以便对车工操作技能进行训练;此外,再继续进行《车工工艺》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最后,进行车工的强化及其考证,确保有关知识能够得到融会贯通。

(三)通过《实习工艺卡》对实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对实习项目进行分解、细化,并将每天的训练项目制定成卡片,此卡即实习工艺卡。其主要包括工件图纸、实习项目、工量具清单、技术要求、实习目的、操作步骤、技术要领、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要求等。实习工艺卡的主要目的即实现学生实习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有序化,帮助其开展标准化的实习训练,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到实践项目中来,此外,还有助于考核及自检。

(四)实习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对于实践教学考核体系而言,其主要负责对学生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主要包括如下四部分:1)日考核,主要负责对学生当天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其同《实习工艺卡》紧密联系,主要包括教师考核及自查两种形式;2)小项目考核,各实习环节包括若干训练小项目,此种考核主要是在每个小项目完成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需补训,待合格后方可继续后续项目的实习;3)环节考核,在一个实习环节结束后所进行的环节结业考核,合格者可继续后续实习,例如,钳工实习环节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机床检修实习环节。此外,对于考核成绩较为优秀的可推荐其参加考证,进行各种工种等级证书的考取;4)技能的鉴定,在完成各环节的实习并合格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此四个考核环节层层递进,共同形成了全面完善的实习考核体系,不仅为分层教学体系提供了支撑,更强化了中职学生的技能教育。

2中职院校机电实践教学的探索

(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正确的实践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行专业课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实践内容,对有关工艺方法进行研究。例如,对于车工件外圆“对刀”工序而言,如何进行对刀?此时需教师同实际过程相联系,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教学,这样既简单又明了,可确保学生们都能规范统一地进行操作,这样不仅确保了实习过程的安全性,还不回对刀具造成损坏,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鼓励中职学生大胆进行尝试

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尝试,勇于进行探索。例如初学钳工时,每个学生看到工具除了有好奇感以外,多多少少都会感到胆怯。此时,进行实习指导时,教师应帮助其克服畏难的心理,鼓励其大胆进行尝试,为学生操作技能的不断提高奠定基础。

(三)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机电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多为模仿式学习,这样虽然可以大幅度降低学习的难度,省去较多的学习歪路,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此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大脑思维的开发及培养。因此,教育学生时应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保打好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其思维创新能力的开发。

3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机电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实现学生综合培养、教学体系全面推进和丰富教学活动的重要一步,它是一项既系统又复杂的项目。全面推广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一流的学生第二课堂是构建实训平台的基础。因此,推动机电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蒋国平. 职业学校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1(11):187 -190.

[2] 张永平. 中等职业教育机电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18):65-68.

上一篇:让学生在建构语文中和语文一起成长 下一篇:怎样上一堂生动精彩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