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综合教学模式初探

时间:2022-07-09 08:13:58

中医妇科综合教学模式初探

一、教学对象和方法

教学对象:本文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医专业三个班154人为LBL教学组,即对照组;2009级针推专业两个班106人为LBL-SBL-PBL教学组,即实验组。两组学生均为统招生,年龄、性别比例、入学成绩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生所学课程均为“中医妇科学”,所用教材均为由马宝璋、齐聪主编的《中医妇科学》;总学时是72学时。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LBL单一教学模式,即所有教学内容均以LBL教学模式教授。实验组使用LBL-SBL-PBL综合教学模式,按2∶1∶1比例进行教学,即LBL教学36学时,SBL教学(实训课)18学时,PBL教学18学时。具体来说,对理论性的、概念性的知识,采用LBL教学,共36学时,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对每节课的基本知识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精讲,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基本的、系统的、准确的掌握;在理论授课的同时,根据教学进度,同步穿插SBL教学(实训课教学),共18学时,即在妇科实训中心,使用妇科模具,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每位学生均通过妇科模具进行独立的检查或治疗操作。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使得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生动、易懂。这种模拟式教学使学生的感官由课堂迁移到真实情景当中,避免了在临床教学实践中医学生不能亲自动手进行诊疗实践,无法获得实际操作体验的弊端,而且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还可重复操作;在每一章课程结束时,开设PBL教学,共18学时,由教师以真实典型病例为基础,公布病例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分工合作,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查询资料,或通过临床观摩获取信息,然后在课堂上充分讨论后,形成一致意见,最后由教师讲评。这种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妇科学知识掌握得更深入、更广泛。

二、评价方法

采用理论考试与课堂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统计学采用秩和检验。理论考试为: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考试题型及比重为:选择题40%,填空题10%,名词10%,简答20%,案例分析20%,总分为100分。平时成绩为:学生出勤率(20%)、课堂提问发言情况(20%)、查阅资料、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0%)、动手操作能力(20%)、团队协作、沟通、交流能力(20%)的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通过上述对比可见,在理论考试成绩中,P<0.05,实验组学生成绩优于对照组。在课堂成绩中,P<0.05,实验组学生成绩同样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得出,实验组学生不仅笔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在出勤率、课堂互动的参与积极性、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近年来,教育改革向医学生的高分低能提出了质疑。医学科学的发展证实,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既依赖于医学基础理论的支持,又与临床的综合技能密切相关。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改变医学生的高智低能现象越来越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培养中医药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萍 李长慧 程巍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上一篇:清火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案例 下一篇:药物灌肠和微波治疗妇科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