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09 04:50:58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3287例LC中535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结果 全组LC成功率93.8%,中转开腹率6.2%,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有丰富的LC临床经验及技术的外科医师是安全、适合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目前已成为LC的适应证。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3年1月~2005年6月间收住535例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病人,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初期,急性胆囊炎被认为是LC术的相对禁忌证。随着LC术例数的增加和外科医生技术的提高,使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指征逐渐放宽。现根据本组病人探讨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的LC术的可行性及最佳时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35例中,男189例,女346例。年龄13~73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胆囊炎发作的症状和体征,轻度体温升高403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于正常值518例,B超检查均提示胆囊肿大、壁增厚,都有胆囊结石存在,胆总管未发现异常。出现胆囊周围积液176例,胆囊坏疽穿孔18例。

1.2 手术方法 采用广角电视腹腔镜及配套设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腹内CO2分压12~14mmHg,常规“四孔法”行LC术,先两孔穿刺置人镜头和分离钳,全面探查,了解手术难度,确定手术方式。

2 治疗结果

本组病人入院后根据发病时间、症状、体征、一般情况、肝功能、血常规、B超检查结果选择急诊LC术,疾病发作当天手术228例,2~3天手术256例,4~6天手术27例,8~10天手术24例,其中疾病发作时间超过3天,胆囊及三角区炎症反应严重,解剖关系不清,中转开腹33例,放置腹腔引流124例。手术时间最短30min,最长2h;引流时间1~3d,全组并发切口感染6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7d,全部病人均痊愈出院,病理诊断一致的535例。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 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间伴有胆囊壁充血水肿、囊壁增厚(颈部结石嵌顿者尤甚),且多数患者常有反复炎症发作史,造成Calot三角粘连、水肿、增厚、纤维化甚至“冰冻”性粘连,进而导致Calot三角解剖不清,“三管一壶腹”(肝总管、胆总管、胆囊管、胆囊壶腹)无法辨认,造成LC困难[2]。以致于LC开展初期,常将此类患者列人LC禁忌,原因是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时间长,但随着LC在国内外广泛开展,LC的适应证也相对扩大,既往人们认为LC的相对禁忌证对某些外科医师不再是限制,以我们的经验看,绝大多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由LC完成。过去认为,若炎症病程超过72h,一般只能行传统胆囊切除术,我们认为,虽然发病72h内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LC当然的适应证,但发病超过72h者,亦不应成为LC的禁忌证。我们体会,虽此时行LC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发病72h内者高、手术时间长,但只要有扎实的肝胆外科学基础、丰富的LC临床经验及技术,完成LC并不难。此外,我们不应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作为阻碍发病超过72h者行LC的理由,因为据我们临床观察,只要是顺利完成LC者,术后恢复仍然较快,同样具备LC的优点(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3.2 合理采用LC手术方法 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器械的不断完善,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已不再受到限制。结合本组LC的成功实施,根据胆囊壁的厚度、胆囊三角区粘连程度以及有无胆总管异常等情况,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手术方法:(1)顺行胆囊切除。适合胆囊三角区粘连不重。往往此类病人发病时间不长或症状不重,485例采用此术式,手术时间短,平均40min左右,术后恢复快。(2)顺逆结合胆囊切除。解剖胆囊壶腹部两侧,遇胆囊动脉先予以处理,两侧会合后再向胆囊管方向解剖约0.5cm胆囊管即可。此术式适合于胆囊三角区粘连。尤其胆囊管解剖困难,但胆囊壁水肿并不重。此术式操作较繁琐,但要注意壶腹部与胆囊管移行部位。本组8例成功采用此术式,耗时在2.5h左右。(3)保留部分胆囊床胆囊大部切除术。适合于三角区粘连不重,胆囊管能解剖,但胆囊壁纤维增厚,解剖层次不清,难以剥离胆囊壁。此法腹腔污染重,取石时间长,术后短期发热、腹痛明显,住院时间略长。本组病例14例,无一例出现胆汁瘘等并发症。在LC术中采用以上方法时应注意:(1)分离胆囊与粘连组织时必须要耐心细致的操作在其解剖间隙分离,多用电凝,少用电烧,防止过多渗血影响视野。(2)肿大的胆囊适当减压,因肿大的胆囊影响牵引和三角区的显露,适当的减压利于操作。(3)对于胆囊开放的病例,腹腔内反复用盐水或甲硝唑冲洗,避免肝下积液、积脓。

3.3 掌握中转开腹的时机 任何一种手术方法都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为原则。对于胆囊明显坏疽、穿孔或胆囊管无法分离,胆囊动脉出血无法控制等情况,切勿片面追求LC成功率而勉强镜下操作,应果断中转开腹手术。要认识到中转开腹是确保病人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举措。而不是LC手术失败才中转开腹[3]。我们认为,下列情况:(1)胆囊三角致密粘连,解剖关系混乱,造成分离困难时。(2)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严重的胆囊床渗血。(3)胆囊与周围广泛粘连,松解后发现或怀疑肠管等脏器损伤。(4)术中发现或可疑有胆总管、肝总管损伤。(5)无法确认的异常解剖关系。(6)发现或可疑肿瘤或者其它疾病需要手术及时处理。本组33例中转开腹,虽然病人一时难以接受。但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均恢复满意。

3.4 酌情放置腹腔引流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术中多不用放置腹腔引流,但对某些特殊情况,有作者认为LC放置腹腔引流仍是LC治疗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措施[1]。根据本组体会,以下情况需放置腹腔引流:(1)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周围脓肿或胆囊坏疽;(2)术前腹腔内有较多渗出物;(3)行胆管切开取石者;(4)术者认为胆囊管夹闭不牢靠;(5)胆囊床创面渗血。引流时间应根据引流量及引流性状而定。本组535例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经验表明:既往认为是LC禁忌证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随着LC病例增多,经验积累及术中协调配合,目前已成为LC的适应证。因此,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施行LC术,不仅要在术前敏锐地把握手术时机,而且要在术中熟练掌握中转开腹的判断能力。总之,施行LC术是安全有效的,能够减少中转开腹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卫刚,徐根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引流的探讨.肝胆外科杂志,2000,8(5):371-372.

2 倪泉兴.急性胆囊炎时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有关因素.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3,4:283.

3 陈训如.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处理.肝胆外科杂志,1998,6(2):67.

上一篇:LC和EST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下一篇:高水头小容量水轮发电机组的选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