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指导下的高职德育工作

时间:2022-07-09 04:50:25

论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指导下的高职德育工作

一、对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审视人的历史主体性的产物,是对人的存在、价值和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认识,以及由此而内化为实践主体的理想、信念、情感和道德”,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对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第一次作出了具有完全科学意义的阐释”,在“注重实践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推动力的同时,强调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人的发展”,在生产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关怀“作为处在生产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及问题

今天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是在过去长期基础教育环境下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本质上科学认识、从复杂的表象中找到德育突破口,是开展高职德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当前高职学生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典型特征具有以下四点:

(一)学习乃至人生动力不足

人生动力是人格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推动学生追求梦想、履行人生责任的驱动力。但由于以往成长环境对人生动力的激励缺失,以及中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对于青春精力的透支,造成高职学生入学后学习以及人生动力普遍不足。高职德育工作必须以情感教育为突破口,以理性教育为导向,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良好的外部动力激励机制,进而带动并激活学生内部的动力机制。

(二)对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缺乏科学认识

科学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由于以往家庭教育、应试教育的局限性,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把复杂的人生问题仅仅看成是简单的几个指标、几个时期或者几件事情,思想观念、综合素质、知识储备等等都普遍缺乏必要的准备。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人与职业的关系,通过企业的顶岗实习及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认识个人、企业与社会三者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分层次分类别的,所以问题的解决也不能一概而论和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高职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进一步开动脑筋,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职业角色人格特征不突出

由于受基础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仅仅将职业单纯看作是简单的谋生手段。思想的局限性和解决问题方式的教条性使得学生难以形成优秀、全面而且独具特色的职业角色人格。这一问题非常复杂,主要涉及到学生人格的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责任感,二是学生对于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科学认识,三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顶岗经历。高职院校只有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四)是非观、价值观普遍模糊

当前社会上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外来等多种文化交错,高职学生过去的知识水平又不高,所以他们在思想、行动上普遍体现出盲目、教条和得过且过的现象。但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非观、价值观实际就是对生存发展实际的分析判断能力,所以问题的解决要同自身的定位思考和个性的培养紧密结合。我们将这一问题分解为三部分:一是博闻强记,二是科学思维,三是实践交流。通过德育第一、第二课堂、学校社团及活动、校园内外文化等各种显性、隐性德育资源的培养与熏陶,使学生能够在科学分析实际情况后,真正勇于、擅于做出科学的判断,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高职学生上述特点的形成有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原因。其一,他们过去接受的基础教育与当前大众教育下的高职教育是相脱节的;其二,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总体成绩水平不高甚至趋向于后进;其三,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学生及其家庭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环境氛围等等都同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所以当前高职德育工作不能就事论事,必须按照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要求,科学发展、从长计议、循序渐进,努力形成良性的高职德育工作体系,真正做到环境育人和机制育人。

三、高职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根据社会需要开展工作,立足于新时期的伟大实践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要立足于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大背景,深入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真正抓住国内外形势发展的主流趋势,调查研究,科学思考,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战略性和预见性,使当前的教育培养能真正同未来的社会需求、学生的未来成长相适应。

要高度重视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导向作用。在市场化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组织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高职院校要真正以在社会组织中的生存发展作为主要背景,以社会组织成员的社会服务意识、社会责任、职业道德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格,引导学生科学分析处理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高职院校要真正选择那些经济效益好、企业文化好、运行机制好、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科学发展的优质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搭建良好的高职德育平台。同时高职院校也要积极发挥自身文化优势,充分体现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社会功能,将企业的文化需求、自身的教育需求、学生的成长需求三方面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个主体作用,实现三方的长期合作和科学发展。

(二)彰显高职教育特色,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文化

当前高职院校的先进文化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际国内战略文化,即高职院校对所处环境的科学认识和自身发展战略和价值取向的战略思考;二是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它是高职院校对市场、企业的独特的分析视角和科学的理论体系;三是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德育工作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促进院校和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同时也是提升高职学生人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四是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它是指高职院校为职业教育目标服务的各种文化积淀的综合,以及相关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的总和;五是和谐的校园文化,它作为一种精神,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都产生深刻影响。

上述五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一于高职院校发展的各个环节。作为专门的文化教育机构,高职德育工作的实质就是将先进的教育文化内化到学生的人格系统中去。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必须深刻把握先进文化和德育工作之间的关系。

(三)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是指学生要真正情感和理智均衡发展,人格完全;和谐是指“动态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化中的统一”。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强化教育服务理念和“三贴近”原则,真正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理念,深入学习有关理论,主动提升人生修养和人生境界,切实将德育活动贯穿于在以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始终,以过程教育塑造学生实践性和职业性的人格特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诉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时效性;强化德育全局观念,认真研究教育规律;按照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掘发挥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挥。

(四)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德育环境和德育体制

人格是在社会关系的影响下形成的。高职学生未来是要生活在以职业为中心、以家庭为依托的综合社会关系之中。高职院校的育人模式必定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高校:一要更突出职业化和实践化的特征;二要高度重视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三要整合家庭、社会、企业等等各方资源,在模拟职业环境的教育过程中育人,同时创设学生健康人格成长所需要的良好外部环境。

详尽完备的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学生目前及未来复杂社会关系的缩影。高职院校要形成良性科学的教育资源信息管理机制,横向包括学生个体信息、家庭信息、社会组织的信息等,纵向包括在校生信息、毕业生信息、用人单位供求关系变化等;同时要开动脑筋,使相关的教育资源形成良性的育人机制,如组建家长学校,以弥合家庭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距离;搭建为学生个体服务的自由交流平台、企业――学校交流热线等等;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和交流网站,延伸高职教育,将在校期间教育同就业后再发展、岗位再培训、技能进修等进一步结合,这既关注了学生的未来成长,又能为在校生提供现实的榜样。

(五)因地因时制宜,结合内涵建设打造精良的教育品牌

内涵建设的实质就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都形成科学又独具特色的运行模式。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特色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科学把握,二是学院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育人模式,三是培养出的学生完整而有差异化的人格特征。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外界环境科学思考,对自身科学定位,将德育工作同内涵建设、品牌建设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特色的育人模式。科学发展的实质就是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良好关系与和谐运动来促进事物的发展。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初期,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良好的德育工作框架,各德育工作者各司其职,各种德育资源各得其所,诸要素形成一个和谐融洽而且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要千方百计发挥学生和学校的两个主体性,学校促进学生发展,学生为学校赢得声誉、扩大影响。二者要相得益彰、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作为特殊的教育类型,其德育工作的本质和层次同高等教育仍然是一致的,核心仍然是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出发,科学构建以人为本的高职德育工作体系,高职德育工作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为社会的科学发展负责。

参考文献:

[1]王尔勃.人文精神的本质――从马克思哲学人类学出发的三重思考[J].齐齐哈尔滨师范学院学报,1996(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孙益全,陈静.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社会科学家,2007(9).

[6]田建国.关于21世纪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上一篇:略论当代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之建构 下一篇:关爱型校园建设中学生工作的服务理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