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时间:2022-07-09 04:13:45

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摘要: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文艺复兴以前的近千年,欧洲社会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宣传现世苦难、追求幸福来世的基督教思想,这种基督教文化违反人性,束缚了人的思想精神,遏制了人们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关键词: 起源人文主义思想发展

Abstract: the humanism is the Renaissance period of the formation of a new life attitude and idea. The Renaissance of the nearly one thousand years ago, the European social cultural spirit is mainly embodied in propaganda suffering,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t the world Christian thought, this kind of Christian culture in violation of human nature, tied the thoughts of spirit, contain the people in this pursuit of happiness.

Keywords: origin humanistic idea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50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文艺复兴以前的近千年,欧洲社会的文化精神主要体现为宣传现世苦难、追求幸福来世的基督教思想,这种基督教文化违反人性,束缚了人的思想精神,遏制了人们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因此改变现状的新文化、新生活的出现就成为历史必然,而这种新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属于感性的、个人主义的文化范畴,有其进步意义也有它的局限性。

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这个词实际上很晚才出现,它来自与拉丁文中的humanitas,古罗马作家西塞罗就已经使用过这个词了。德国启蒙运动时代的哲学家将人类统称为Humanity,当时的人文主义者称他们自己为humanista。而Humanism这个词却一直到1808年才出现。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而作为历史概念的人文主义,则指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到16世纪间较中世纪比较先进的思想。一般来说今天历史学家将这段时间里文化和社会上的变化称为文艺复兴,而将教育上的变化运动称为人文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相信人的本性有巨大的潜力,而不相信宗教的超验的价值。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和文学力量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达到高潮,这与那个时期对古典文学和艺术的热情,正在增长的个人主义,多才多艺的男子应当成成为国务活动家、诗人、学者和勇士的理想是一致的。

人文主义一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业意义上的术语;一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化思想化理想一种概括性总结。前者是狭义的人文主义,后者是广义的人文主义,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区别之处。人文主义者认为哲学派的逻辑学太枯燥无味,而且完全与实际生活脱节,所以他们用一种感性的态度―――也就是世俗化、生活化的态度来对待古典文化,希望通过学习使人们更加重视道德,对现实生活更有责与贡献。但这种对古典语言、文风的过于狂热爱好,使有些人走向琐碎与极端,所以后来些名人于与这样的人文主义者为伍。但在这样一种热爱古典文化的风气影响下,整个意大利以及后来的社会都形成了一种思想理念:重视人,肯定人,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他们认为在上所有造化物中,人的“尊贵”是最优秀的,仅次于天使―――因为人是尘世间唯一能够获得上帝意旨化物。有些人则更进一步强调了人自己具有掌握自己命运和在尘世间幸福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文兴时期作为文化思想、文化理想的人文主义。但不管是狭义的人文主义还是广义的人文主义,“文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都一致坚信人类具有崇高的品质和美好的希望”2也就是说在重视人、肯定精神上它们是一致的;另外,文艺复兴时期这种对人的重视与肯定都属于一种感性意义上的范畴不具备深沉的理性色彩。我们这里说的人文主义是指广义上的人文主义,也就是指在文艺复兴时成的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和思想理念。,然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主义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世界观。人文主义的含义十分复杂,它的核心内容在“人”,布克哈特认为人文主义的最突出之点在于人的发现,“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3,人是万物之本,所以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其中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人文主义者肯定和注重人、人性,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要求在各个文领域里把人从基督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鲜明充分地展现人的一切特性。他们歌颂人性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把人看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4,赞美人的精神和肉体,颂扬人的力量和智慧。

2.主张个性解放、个人享乐,反对禁欲主义在漫长的中世纪,教会这个代表着上帝在人间的权力机构竭力宣传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宣传“原罪救赎”、“来世报应”、“天堂地狱”等,强迫人们放弃尘世的生活享受,放弃对现世幸福的追求,禁绝,忍受痛苦,追求永恒的天国的快乐。人文主义者反对“天堂”和“来世”的精神寄托,强调天国在人间,重返人间乐园,肯定人的伟大,肯定现实生活,热情歌颂爱情,认为爱情是人的最高尚的感情,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反对教会鼓吹的人生是苦难的来世思想和爱情是罪恶的禁欲主义,提倡个人自由、个性解放。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文主义者所反对的主要是教会的强权统治,它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对基督教信仰的动摇怀疑要到18世纪启蒙时期,由启蒙主义思想家们来完成。因此,人文主义的基本特点不是理性的批判,而是激情的宣泄,它在思想上并不是以深刻著称的。

3.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

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教会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和追求知识,全面发展个人才智。在中世纪,知识文化掌握在少数教会神职人员手中,成为他们控制愚弄人民的工具,他们还宣扬知识会带来罪恶,对人民实行蒙昧主义创办大学的本意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教,在人文主义兴起以前,大学里讲授的最重要的科目是神学,到文艺复兴时期,渐渐增设了修辞、文法、历史、诗歌等科目,这些科目都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研究载体,研究有关人的知识,因而被称为“人文学科”,它摆脱了神学在大学里的首要地位。更重要的是,人文主义学者在对古代文化的研究过程中,逐渐摆脱了教会的蒙昧主义束缚,表现了对理性知识的推崇与追求,他们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真正的学知识,全面地发展个人的才智。

4.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反对世袭等级制度中世纪的意大利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教皇、教廷势力越来越大,一直与世俗的罗马帝国君主争权夺利,加上意大利素有的自治传统和因为商业经济发达所带来的自由城邦体制一切使中世纪的意大利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松散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初步发但不利于它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当后来法国、西班牙相继侵占意大利时,松散的意大利根本无来犯之敌对抗。因此,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希望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结束分裂动荡的局面。其他国家情况虽有差异,但也都希望出现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因为羽翼尚未丰满的资产阶级还依仗仗一个强大稳定的国家来发展自己的力量,而封建割据、国家分裂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样,等级制度是维系封建社会的政治基础,随着市民阶层势力的壮大,这种制度就限制了资产阶级的步发展,他们被排除在国家政权之外,为了进一步争取自己的权利,实现个人的发展,人文主义者力反对封建世袭等级制度,实现个人的彻底解放。总之,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人不是为上帝而存在,而是为生活而存在;人不是上帝的羔羊是生活的主人。

结语

文艺复兴虽然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基本结束,但实际上,我们从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去看,它们并没有真正的结束,我们今天正在提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这就是人文主义―――只不过不是放纵的人文主义,而是更广泛普遍理性的对人的关怀与重视。欧洲社会在文艺复兴过后就转入了更加理性的思考,人文主义在完成上一阶段任务以后,并没有销声匿迹,它在人性解放的道路上继续发展,到18世纪,就形成了人道主义思想―――与人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些更加理性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真正结束。人道主义在今天仍然是进步的、有价值的思想,还在推动社会发展。审判萨达姆,其一大罪状就是反人类罪,反人类罪就是不人道,所以我们现在还要提倡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

注释:。

[1] 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第285页

[2]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第152页

[3]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集:哈姆雷特[M].卞之琳,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365页

[4]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第84页

参考文献:

[1]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罗伯特・E・勒纳,等.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

[3]牟宗三:《人文主义的完成》,收入氏著:《道德的理想主义》,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4]《智者运动》: C.B费柯尔德著 刘开会译著 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6年6月,1/2

上一篇:如何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下一篇:论现代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