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分析

时间:2022-07-09 03:52:24

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分析

【摘要】文章阐述了对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的要求、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这几方面的问题,对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做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铁路隧道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火车的安全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在铁路隧道施工的时候严格要求,把好质量关,建立责任问责的体系,对质量方面做好控制。

二、对铁路隧道施工质量的要求

1.对施工质量要以管理和技术措施为主,反对不计成本,以治理为名进行不必要的变更的治理行为。要充分体现管理和技术的作用,从“管理”和“技术”上要效果,在管理上,要加强施工组织,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质量责任,推广标准化、精细化施工管理;在技术上,要加强技术创新,鼓励研发、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完善工艺流程和标准,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

2.施工质量控制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施工质量控制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参与工程建设的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各单位都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题,必须责任工单,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施工质量控制要预先制定专项措施,做到事半功倍。质量是长期的一种目标,施工质量控制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5.施工质量控制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防止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治理措施和一线人员不见面的情况,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质掌握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施工质量控制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6.项目部各技术人员要规范工作程序,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全体监理人员按照职责规定,依据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涉及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加强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三、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

1.洞门施工通病一般表现在洞门坍塌或洞门表观质量差。

(一)、地表水渗透或雨水冲刷使隧道洞门边、仰坡失穏,造成洞口坍塌。

(二)、洞门边、仰坡开挖采用大爆破作业方式,对隧道洞口围岩产生扰动,造成隧道洞口坍塌。

(三)、洞口围岩松散软弱,自稳性能差,进洞施工方案不妥。

(四)、洞口边仰坡开挖后防护不及时。

(五)、洞门立模不稳,不平顺,混凝土灌注质量差。

(六)、修补工艺欠佳。

2.洞内渗透漏水

目前,隧道的渗透漏水主要表现在拱墙、拱顶渗水、滴水、漏水及路面的冒水。其原因是隧道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一直受着地下水的影响。当地下水压较大,防水工程质量欠佳时,地下水便会通过一定的通道渗入或流入隧道内部,造成渗漏水,对行车安全以及衬砌结构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一)、拱顶衬砌不密实

当围岩压力过大时,导致拱腰部位衬砌出现纵向拉裂,拱顶衬砌压碎掉块,导致渗漏。

(二)、支护技术不过关

工程上常采用的先拱后墙法施工,循环进尺短、衬砌紧跟、以衬代支,致使衬砌接缝过多,且接缝处理不能达到防水标准,导致接缝渗水。

(三)、振捣不到位

在混凝土衬砌的过程中,有时存在衬砌不到位的现象,形成透水的开放性毛细管路,尤其是混凝土拌合物在密实泌水过程中,析出水分部分被挤向上面,部分聚集在集料颗粒的下面,导致衬砌混凝土存在泌水管路。

(四)、混凝土中有空隙

由于施工顺序不当或沉降或衬砌混凝土中存在杂物等原因,导致衬砌混凝土中存在空隙。

(五)、腐蚀性

天然水对衬砌混凝土有腐蚀性,可能造成漏水孔隙,甚至导致衬砌混凝土剥落开裂。

(六)、仰拱填充施工缝不对应导致的渗漏水。

3.衬砌施工裂缝

隧道出现裂缝轻则缩短使用寿命,重则产生毁灭性的破坏。隧道应进行动态施工。由于受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限制,一般隧道在设计前对一些因素很难准确确定,因此在施工中要随时观察掌子面,对围岩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及时调整和完善设计。隧道拱、墙的裂缝主要由环向的、水平向的、斜向的和网状的裂缝,其性质分受力和非受力裂缝。

(一)、设计局部与实际地质不符、处置不当。

由于多种原因,设计单位在设计勘察时无法深入地开展地质勘察工作,进行隧道围岩类别评价及支护结构设计时缺乏必要的准确的依据,再者实际地质情况并不是与设计截面相适应的,这就造成了结构受力与设计的严重不符而埋下开裂隐患。

(二)、施工方法和现场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

4.拱墙背后脱空

衬砌背后存在一定规模的空洞或空洞回填不密实是经常遇到的病害。据雷达检测表明,拱墙背后脱空现象比较普遍,尤以拱顶脱空较为严重,个别甚至达到人可在其中爬行的程度。引起脱空的原因除管理不力外,超挖过大,未回填或回填不到位,或未采用压力泵送回填混凝土等有关。

四、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防止欠挖

(一)、测量放样时要精确标出开挖轮廓线,在开挖过程中控制好开挖断面,做到测量精确

(二)、岩石隧道爆破开挖时要严格按照爆破施工技术交底进行提前准备,精确控制好炮眼间距,并严格按照技术参数装入药量,不能忽多忽少。

(三)、在开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应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围岩变化情况(掉块或坍落)进行考虑。

(四)、在施作超前小导管时要控制好外插角,防止因外插角过大造成超挖。

(五)、预留开挖轮廓边缘线,在开挖过程中采用人机配合,避免机械开挖造成超、欠挖现象。

(六)、地质情况较差、局部出现坍塌时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施作初期支护进行封闭处理。

(七)、开挖到设计轮廓线位置后立即进行初喷封闭开挖面,再架设型钢拱架。

2.防止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黄土隧道应在开挖后尽快施作临时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加快混凝土衬砌施作,以保证施工安全。

3.防止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一)、拱脚加大至80cm,增加力的传递面积,减少沉降

(二)、人工配合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隧底清理,然后采用干喷工艺喷射20cm厚混凝土封闭堵水,再架设钢架。(此方法较前者可缩短2~3小时,从而实现早封闭、快成环,从而减少沉降量)

4.防止初期支护采用的分层喷射技术,出现混凝土掉层脱落

(一)、对钢架和第一层喷射混凝土表面必须进行彻底清理。(针对黄土隧道严禁水洗)。

(二)、 喷射时喷射手,先喷射填塞钢架背后,然后以每层3~5cm厚度分层喷射。对于富水隧道尽量采取引排的措施减少初期支护背后积水对混凝土的长期侵蚀。

(三)、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快成环 减少对原有土层的扰动,减少原深埋土层的暴露时间。

5.对喷射混凝土进行养护,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灰尘用高压风清理,再进行养护液涂抹,加强现场监理检查力度。

6.喷射混凝土拱顶部位的空洞进行防止

(一)、首先要在开挖前加强超前小导管施工,开挖后尽快封闭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前对超挖或坍落部位进行同级混凝土回填,再进行喷混凝土施工。

(二)、喷混凝土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作喷射混凝土。

(三)、对在施工后产生的空洞,应采取打眼压浆处理,用水泥浆进行回填,以填补空洞,保证施工质量。

7.防止黄土隧道或软硬岩石交接地带拱脚初支产生纵向裂缝

(一)、加强锁脚锚杆施工。

(二)、施作大拱脚并做好围岩量测,及时了解围岩变形动态。

(三)、拱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并彻底清理虚渣,衬砌紧跟开挖面。

(四)、爆破施工时保证施工间距。

五、结束语

隧道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火车运行安全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施工的技术,加强管理,才能使我们的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谢文梅,地铁黄庄站三连拱拱部防渗漏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2007(10)

[2]汪令平《隧道的常规施工和管理》四川建筑第28 卷3,期2008(06)

上一篇:冬季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评析 下一篇:试议房屋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