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围棋见闻暨专业与业余随想

时间:2022-07-09 03:20:57

桂林围棋见闻暨专业与业余随想

今年春节,笔者是在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广西桂林度过的。假日间隙,在当地一些棋友的邀请下,有幸参与了当地的一些围棋活动。

在笔者的印象里,广西壮族自治区围棋的群众基础算不上雄厚,在全国来说,排名并不靠前。虽说拥有一支围甲队伍,可主力队员多为“外来的和尚”,本土的“子弟兵”并不多。比较著名的,也就曾获得“新人王”头衔的邹俊杰五段和有“天才少年”之称的廖行文二段等有数几人。但接触之后,却令笔者大感意外,当地活动之多,内容之丰富,似乎一点也不逊色于上海、浙江这些传统意义上的老牌劲旅。即以桂林市一地来说,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内,仅就笔者所见,就有广西围棋棋王公开赛、桂林元老杯围棋赛、元老VS青年对抗赛等三项赛事接踵而至;此外,还有定期举行活动的中族围棋研究会、业余围甲、区内、区外的双边乃至多边对抗……更令笔者有所感触的是,这些活动都给人一种踏实、发展、欣欣向荣的感觉,没有那种浮躁、功利的味道。比如说广西围棋棋王公开赛,奖金并不很高,但为外地的专业棋手及部分6段棋手负责食宿,这是种很实在的做法;又如中族围棋研究会,企业和棋手并不是简单的“冠名、赞助”关系,而是混若一体,棋手们经常深入企业中去,参与企业内部活动,在扩大围棋影响、提升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为自己能安心训练、提高棋艺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此外,就棋的内容来说,笔者也颇有一些新鲜感。一来因笔者自身的原因,2007年起棋就下得比较少,连青岛晚报杯这样的大赛事都放弃了,几个月后突然又有棋下,自然有些不同;此外,笔者以前经常参加的比赛中,对手绝大多数是“冲段少年”。对“冲段少年”的定性一直颇多争议,笔者无意卷入,但他们接受的是和专业棋手一样的训练,棋的风格、内容等方面和专业棋手极为接近却是不争的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将之与专业棋手划等号。(事实上,这些冲段少年现在不少已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高手,和笔者对弈过的就有好几十人――周睿羊、檀啸、张立、孙立、蓝天……)而笔者这次参加的广西围棋棋王公开赛虽然允许专业棋手报名参加,更包括冲段少年,但占据绝大多数席位的,则是真正的成年业余棋手。他们的棋比之冲段少年,缺了些严谨,却多了些自由;不那么“不求有功,先求无过”,却有着“海阔天空”、“想下就下”的味道。这种感觉对笔者来说,真是有点久违了。所以本期笔者不辞“管中窥豹”、“井蛙观天”之讥,想以“我眼中的专业与业余的区别”为主题,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韧性

“赢一盘棋真难!”很多棋友听说过这句话,甚至本身就有类似感悟;“输一盘棋也没那么容易!”这句话也是专业棋手常说的,带点俏皮,带点自信,但表达的是和前一句话同一个意思,即,棋要有韧性。高手的棋,往往都是很韧的,即使他露出了破绽,也能设法弥补,或尽量延长局面,不让你一棍子打倒。甚至可以说,只有棋有韧性,才算是高手,如果“很脆”,强极亦有限。

图一:这是广西棋王赛第4轮,潘峰4P执黑VS胡子真6段的局面。此前双方都是3连胜。此时是白尖,冲击下方黑棋薄味。如黑在A位挡,白B位顶,黑空中已露出破绽:如在c位退,则白在A位继续追究,不但黑下方实空依然受到牵制,而且右面白壁眼看就要派上用场。局面至此,似乎黑已陷入两难……

图二:沉思之后,黑还是在1位挡住。白2以下必然。黑5扳是好手,获得了13先手长的利益。至白16,黑几子被吃,局部亏损是不言而喻的,但黑抢得了先手,17转向上方,可以将希望寄于此处。局势虽然不利,但并非无可争胜负之处。如果黑选择其他下法,将黑几子拖泥带水地跑出来,虽然不一定会死,但肯定会被白借机四处得利,主导权完全落入白手,很可能最后“龙虽然活了,棋也下输了”。此处的处理。体现了潘四段的韧性,

图三:这是广西棋王赛第5轮,胡子真6段执黑vs莫云虎5段。此前双方都是3胜1败。此局的负者将丧失争取名次的机会。黑棋刚刚在位飞过。由于此前白行棋过缓,此时局面明显黑优。

图四:面对不利形势,莫云虎显然有点着急,未多深思就落下白1,成为最后的败着。此时只有在中腹补棋,拉长战线,慢慢等待机会。毕竟局面未定型处尚多,黑棋要将优势转为胜势还需努力再努力。实战黑2断,从根部进行冲击,白一下子就陷入困境。13就算能连回家,中腹潜力此消彼长,白也不行。18、22是好次序。至24,白反被吃,棋局再也无法继续。莫云虎作为桂林青年才俊,此次棋王赛未能进入前八颇为出人意料。从本局看,固然有极不发挥因素,棋的韧性稍有欠缺,或也是其中一因。

二判断

广州世乒赛电视转播中,某高人说欧洲球员打球,“赢也不知道怎么赢,输也不知道怎么输”,闻之令人忍俊不禁。转思在围棋比赛中,常听到人描述自己对局时的一些想法:“A变化我此处得15目,彼处亏10目;他彼处得2目,但落后手,我总计得3目加一先手;B变化我此处少1目,彼处得16目,他此处得8目,获先手,我总计得7目但落一后手,此时一手棋价值超过4目,所以我选择A变化……”得失判断,清清楚楚。而自己经常是凭着感觉落子,极少有将之量化的时候。或者,专业与业余的区别,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吧!

图五:广西棋王赛第7轮,刘青琳三段执黑vs莫云龙5段。这是最后一轮的较量。此前双方都是6胜1败,此局胜者方有望取得名次。局面是黑棋刚刚在位打入。

图六:如果白不动脑筋地在1位压。3位接上,固然可以救回白几子,并且还能瞄着白一子下立的余味。但是,黑2以下顺势和黑联络,本身也得到了10目空。白5不得不后手补时,黑6飞压。白1以下一团还是黑棋的目标。如此黑几子或将发挥作用。

图七:莫云龙和莫云虎是孪生兄弟,容貌相似,棋力相近。2008年两人并肩从桂林晚报杯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征战青岛。“龙兄虎弟”一时传为佳话。实战白毅然弃子,白1、3的定型虽有卖味之嫌,却是一贯的思路,至白13,看似黑先手吃到白三子获得大利,其实综合上图分析可知,黑在这里其实所获无几,而黑一子的弱化、黑几子效率的降低则是无形的损失。莫云龙以明快的判断在这里先得一分,最后战胜对手,进入三甲。

图八:接前图。黑1处理右下是当务之急,但黑5、7作劫却失之轻率,或者说,没有做深入的判断!黑在找了15的损劫之后依然无法打赢此劫,不得不转到左上,而这是本来黑就存有的手段。被白36消劫,黑在这里亏了近1手棋!此后刘青琳虽然猛力追赶,但未能逆转乾坤。以前国少队员、卫冕冠军身份未能进入前八,爆出了本次比赛最大的冷门。

本次的举例有些幽默,业余棋手的棋被当作专业的来说,专业的却充当了“反面教材”。其实我想说的是,“棋”是否专业,和你的身份无关,只要你的棋在某些方面

做得和专业一样,或者就可以说,这方面你具备了专业的素质。

三敏锐

在胜负处非常敏锐,是否可以当作专业的共性来说,笔者也有些疑惑。不过本次比赛有两个局面印象深刻,特意写出来以馈读者。

图九:广西棋王赛第7轮。唐崇哲6段执黑vs赵子骥三段。此前二人都是6连胜。从结果来看,这是冠亚军的较量。左上是个常见的定式。对白的飞攻。黑飞应,是不想被白轻易封住。白立刻从二路潜,是凶招,但感觉上有点变调,稍嫌过分。

图十:唐崇哲6段是冲段少年,近年在国内比赛中经常看到他的名字。本次棋王赛他以3,4子的优势战胜了夺标呼声最高的潘峰四段。对白的潜,黑1、3两顶是敏锐的反击!也可以说抓住了白棋形的弱点。白4、6冲断已是不得不然,至黑11形成一个转换,白棋还需要再补一手。虽说判断局面优劣尚早,但白已经被逼上必须做大中腹模样之势,这在时限较短的包干制比赛中。难度无疑增大了不少。最后黑在中间成功治孤,中盘获胜。

图十一:广西棋王赛第7轮,潘峰四段执黑VS严剑刚6段。此二人此前都获得过该项赛事的冠军,本次比赛又都是半目落败后相遇,此局吸引了大批观众。局面为左面刚刚激战后形成转换,大致两分。获得先手的黑在右下挂角。

图十二:面对黑挂角,白1压3断是想让黑走成凝形,但本局面下似嫌过分。黑6打强烈!但此手与其说是专业的敏锐,不如说是业余的失策――因为当走成这种局面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黑6的;而容易忽略对方的强手。似乎成为了不少业余棋手的通病:类似错误,类似错误,而且是在自己有一次用类似手段打爆对手后!

白7反打可以说是硬着头皮下的,局部来说白没有在8位粘的道理。黑10是次序。黑12引爆天下劫,白棋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之中。最后潘峰中盘胜出后获得第5。严剑刚依仗小分优势获得第6。

图十三:本图是定式,也是实战严剑刚期望走成的形状,适用在下方黑很坚实、白无法进入的场合。

四 自由与自信

图十四:这是笔者观摩元老vs青年对抗赛时看到的一局棋。对黑的夹击,白在天空中自由的落子。

真是久违了!笔者并不是赞同这种下法;但是,这种自由自在的、跟传统棋理相违背的棋,很久没有在比赛中看到过了!比赛中能看到的,绝大多数是规规矩矩的棋,各种各样的“谱招”。因为这样的棋不容易犯错,胜率要高。而试验新手,出错的几率无疑要大得多。

或者这是业余围棋惟一胜过专业的地方;业余可以享受围棋的乐趣,而专业的要考虑到生计等问题,实在很难要求他们以自己的钱包开玩笑,冒一些可能是“没有必要的”风险。不过,我还是希望能看到一些像“新布局”时代那样多姿多彩、赏心悦目的弈法,而不希望围棋走入一个“工业化、模块化”的时代。

图十五:这是另一盘棋。对黑的拆二,白1碰是不错的构思。然后,当黑2下扳,准备迎接白在4位的连扳时,白却出人意料地在3位退了!至白7,由于黑下一手可以在A一带深入。白并没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赛后复盘时笔者询问白方,是不是没想到连扳,回答却是出人意料的:“本来想连扳的,后来觉得对手水平比自己高,就退了。”

笔者哑然,不过这似乎不是个例。业余棋手中,经常有人因为这种“莫名的恐惧”而丢失掉一盘本来形势不错的棋,而之后还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点。但在专业棋手之中,有这种情况的就非常少,遇到强手的时候,更多的人是激发起斗志。

所以笔者特意将这点也作为“专业与业余的一大区别”列出来,并且引用一位前辈的话“只有厉害的棋,没有厉害的棋手”(大意),希与诸位共勉。

当然,专业与业余的差别还有很多,比如实力上的;不过,棋力上的进步非朝夕之功,而克服自身的一些弱点,学习专业的一些思考方式等却是可以做到的。如果这篇文章能对您有所启迪,笔者将深感荣幸。

上一篇:“君临天下杯”广西围棋王公开赛选评 下一篇:象棋彩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