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时间:2022-07-09 01:03:51

激活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挥一切,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滔滔不绝、唇干舌燥,而学生却无精打采、无心听讲;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激情。教师成了课堂上的独角演员,学生的主体作用受到抑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和探究知识的能力,成了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探究的主要目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本人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 转变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氛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就要端正教与学的关系。教师要更新理念,转变角色,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体贴学生,放下架子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一个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宽容赏识的良师益友。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还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教学做到多向交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师生相互交流的三向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转换角色,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最佳氛围。

二 激发兴趣,诱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源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运用多媒体,可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带给学生新鲜感;正是这种新鲜的刺激,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片、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感动并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播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进入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前,将模型展示出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进行思考,调动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

三 鼓励质疑,启迪思维

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在教学中,要运用灵活的方式,结合课文给学生提供想和问的机会。如教学《藤野先生》前,我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自己不懂的东西。学生产生不少问题,激起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两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样”是指清国留学生看樱花、学跳舞呢,还是另有所指?鲁迅去仙台的路上,肯定到过许多地方,为什么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名?“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声音异常,还是另有原因?我对他们敢于质疑的行为提出了表扬,肯定了他们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的精神。由此带动了更多学生去课文中寻找问题,提出质疑。

四 自设疑问,合作探究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动回答老师的问题,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而忘记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的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后,教师应组织讨论。这是学生教育自己,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好办法。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细读课文,尽可能从中找出自己观点的依据参加讨论。讨论中教师要一面点拨引导,一面给学生明确的意见。这种多项的信息反馈,使开始没有答对的学生获得了清晰的正确的答案,答对的学生则暗暗欢喜。这是对学生思维习惯的一种鼓励,也是激活学习气氛的一种方法。如在《孔乙己》一课的学习中,有的学生提出:第十一段“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一句中的“走”字,只能说明脚的动作,而这里却说明手,作者是否用错了词?用“爬”不是极常见吗?我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全面考虑问题。学生通过“他打折了腿”、“盘着两腿”、“坐着用着两手慢慢走去了”这几句话,明白孔乙己行动的所有支撑力全都集中到手上了,腿已经不起任何作用。所以用“走”比用“爬”准确。我又不失时机地点拨:用手走说明了孔乙己受伤惨重,那么丁举人这一残忍行为又说明了什么呢?根源何在?学生受到了启发:“科举制度造成了两种读书人,少数爬上去的,成为残酷的压迫者,多数爬不上去的,成为悲惨的牺牲品。”学生不仅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而且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发展,更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兴趣。

上一篇:和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下一篇:让赏识与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