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与防治

时间:2022-07-09 12:55:08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高危因素以及对应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对的防治措施。结果导致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高脂血症。结论导致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对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细节有所注意,将可以控制的高危因素尽快消灭,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治

近年来我国的高血压发病概率相对于以前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由于人们对于该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知晓率不高,因此治疗率相对较低,而脑卒中以及冠心病的致死率也表现出了上升的趋势,这个必然引起医学界以及全社会的注意。目前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宣传教育在不断增强,为了探究明确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以及如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对我院2011年――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年龄

随着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心脑血管疾病会随着人们的年龄增加而提升其发病的概率,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心血管病的年龄要稍晚,但是也开始显示出年轻化的趋势。一般情况下冠状动脉有粥样硬化,从幼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发展了,但是有临床症状出现是需要灌装狭窄程度超过50%以上才有,再加上外力因素诸如斑块破裂的出现,就可能导致冠状动脉阻塞出现,而这样的趋势在男性40岁以后发展更为明显,而女性则需要过了50岁才会快速发展。对于此类高危因素,需要做到的防治措施就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构建合理的饮食结构,平时注意体育活动。

2吸烟史

作为一种不良的吸烟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想要戒除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烟草当中存在有尼古丁以及其它有害物质,在点燃之后会出现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都会导致人出现慢性缺氧从而对人体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害,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已经许多研究对吸烟与冠状动脉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均显示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联系[1]。

3高血压病

医学界已经有不少人认为我国当前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当中,高血压病在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关研究显示,当人体的收缩压每增长一定的幅度,则出现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也会相关增加,缺血性脑卒中还有心肌梗死、猝死等疾病也表现出正相关系。数据表现为:每增加10mmHg收缩压则出血性脑卒中出现概率提高54%,缺血性脑卒中出现概率提高47%,心肌梗死以及猝死出现概率提高28%。患者的舒张压则与心肌梗塞、猝死以及脑卒中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数据表现为:舒张压每增加5mmHg则心肌梗塞以及猝死出现的概率会提高24%,脑卒中出现概率会提高46%。这样的对比不得不让我们正视高血压病对于心脑血管病诱发的作用。

当前医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认为不管出于什么年龄阶段,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mmHg左右,这样才是保证健康的标准,而患者如何有合并糖尿病的情况,对于血压的控制应该在135/90mmHg左右。在目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是联合治疗方法,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用药最多的有以下几种:ACE制剂、利尿剂、体阻滞剂、钙阻滞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出发角度在于临床疗效突出、降压作用平稳、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价格合理等,以上药物均是符合这种要求的降压药物[2]。

4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在我国表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无论是糖尿病1型患者还是2型患者,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糖尿病不断表现出了增长的趋势。糖尿病人大部分会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且该部分患者会伴有血脂以及尿酸等代谢异常的现象,在部分糖尿病患当中还存在有部分有胰岛素抵抗现象的,而糖尿病患者当中大约会有40%的比例会合并有高血压,基本上所有糖尿病患者均有合并冠心病还有脑血管病变,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也经常伴有脑梗塞疾病。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措施主要在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不但需要帮助患者构建一个健康有效的饮食结构,还需要增加体育活动,这两项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面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药物调整,使得患者的血糖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已经有报告研究显示,血糖能够维持在正常水平的糖尿病患者并且血脂也正常的,在(10-20)年之间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很少[3]。

5高脂血症

我国对于高脂血症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分别为:①当患者的血胆固醇常指数超过了200mg/dl的时候,为高胆固醇血症;②当患者的血甘油三酸指数超过了200mg/dl的时候,为高甘油三酸血症;③当患者的血胆固醇还有甘油三酸相对于正常指数都要高的时候,即为混合性高脂血症;④当患者的高密度在35mg/dl之下时即为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血脂异常已经明显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如果该类患者还合并有吸烟或者是高血压的,则会大幅度提升心脑血管病出现的概率。此类患者除了在平时的饮食需要注意,还要进行体力活动,如果是肥胖者的需要进行减肥,如有必要,可以通过应用降脂药来对血脂进行控制。当前较为常见的降脂药诸如:脂必妥、普伐他丁、血脂康、舒降之等,在对此类药物进行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有所注意,因为有少数会出现GTP增高的现象[4]。

综上所述,导致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对于日常生活当中的细节有所注意,将可以控制的高危因素尽快消灭,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韦亚林,马依彤.饮食与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01):121-122

[2]许继宗,乔宪春,李月明.对心脑血管病领域中成药应用现状的反思[J].吉林中医药,2011(01):154-155.

[3]心衰会损伤大脑[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07):221.

[4]许树青,李红虹,刘红利.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J].临床急诊杂志,2012(04):25-26.

上一篇:妇科手术致泌尿系损伤12例诊治分析 下一篇:小儿急性阑尾炎96例诊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