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7-08 05:51:45

对于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摘 要: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一项事关空中乘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事关民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培养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更新对于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认识,转变培养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做好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活力激发工作,不断完善符合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考评体系,注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市场规律。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172-02

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既是一项事关空中乘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事关民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成为民航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而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则成为民航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对于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在更新认识的同时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传统观念认为,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应该是一种学历高、智力优势明显的人才。这种观念显然与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实际情况不相符。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固然也有一些与其他领域创新型人才相似的素质特征。例如,在知识结构方面都具有博与专二者兼备的特点,而在思维方法方面都具有多元化的特征,都能够通过多个路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个性品质方面普遍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特点,具有极强的获取新知识的欲望与努力创新的精神;他们普遍具有比较全面的创新潜能,并能够在实践中将这些潜能转化成为现实成果。但除此之外,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还具备其他诸多方面的特点。例如,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更善于在服务工作中更新服务理念,更善于分析自己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整体状况,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其服务的质量与水平;在突发事件处理方面,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能够更为有效的提出事件的应对方案,有些方案的提出甚至是创造性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讲,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与其他领域的创新型人才有着明显的区别,该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与传统意义上的高智力、高学历人才相比更是有着多方面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在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则显得更为突出,培养该类人才的高等院校不仅要为空乘学生提供常规的课程,更要为其提供各类技能训练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各类技能训练课程对于空乘学生的重要程度甚至要大于常规课程。其原因就在于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与其他类型的创新型人才是彼此异质的。

与更新对于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认识相并行的,应当是一些教育理念的转变与调整。在设置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时,要努力将以往的“塑造通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为“塑造复合型、创新型与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通过培养目标的转变来实现人才培养路径的转换。要树立以人文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理念,努力培养既具有良好的专业、文化、身体素质,又熟悉相关民航业务,既具有创新能力与活力,又具有协作精神与良好应变能力的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正如人们所说,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传授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知识尤其是传授其新知识,仍然是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最为基本的任务。但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本身并不是唯一或者首要的任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才是空中乘务专业教育的首要目标[1]。

在转变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应该由以往重点强调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向强调个体社会化发展与个体个性化发展协同推进转变。以往的经验表明,空乘学生非常重视对于个性的追求与展示,非常重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一事实决定了广大空乘专业教师必须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调整教学方式,把握空乘学生的整体特点,进而做到因势利导,将学生求异的心理转化成为创新的动力。这既能够促进空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能够有效实现教育功能的转变,更能够借势激发空乘学生的创新活力[2]。

二、做好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活力激发工作

在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便是激发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活力,因为活力的激发可以为其能力的有效发挥提供保障。一般而言,在人才能力不变的条件下,人才活力与人才绩效成正比,活力越高,绩效越高;活力越低,绩效越低;活力为零,绩效全无。所以,最大限度激发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活力便成为该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做好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活力激发工作不仅是用人单位的重要任务,更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激发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活力。首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变革。要改变以往的单向度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师生互动,双向联动,讲求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教师为创新实践的主导、而学生为创新实践的主体的新的教学方式。其次,可以尝试建立空乘学生创新奖励制度。对那些在学术研究方面或实践操作方面有所创新的空乘学生要予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以鼓励空乘学生不断探索、努力创新。此外,还可以尝试设立空乘专业创新资助基金,以此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再次,空乘专业的教师可以适当地给空乘学生布置一些创新任务,以实现对于空乘学生的压力激励。最后,空乘专业的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关心、照料、信任空乘专业的学生,以实现对于空乘学生的情感激励。只有这样,空乘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才能够有效养成,其创造活力才能够被充分激发,也只有这样,空乘学生当中才会不断地涌现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持续开发才不会沦为一句空话[3]。

三、不断完善符合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考评体系

目前,在部分高等院校所构建的空中乘务专业本科与专科的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中,很少能够见到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进行考核与评价的专门指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于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轻视。事实上,我们亟须在高等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教学水平考评体系中补充一些能够直接反映创新型人才培养水平的相关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考评体系与该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活动结合起来。

针对空乘专业学生所开展的考核与评价是其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考评活动会对空乘专业学生的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在该考评体系当中,不仅要设置常规性的道德、智力、体能等方面的考评指标,以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协调的发展,更要设置对空乘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进行考评的指标,以充分反映空乘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水平。在设置创新考评指标时,可以从两个方面着眼。一方面是要设置空乘学生创新能力考评指标,以对空乘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考核与评价;另一方面则是要设置空乘学生创新活力考评指标,以反映空乘学生愿意创新的程度。此外,还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企业考核与评价纳入到学生考评体系中来,以形成高等院校与民航企业共同考核、共同评价的格局。在对空乘学生进行考评的过程中,学校一方主要负责对空乘专业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及活力进行考核与评价,而民航企业一方则主要负责对空乘专业学生的业务创新能力及活力进行考核与评价,两方的考评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相结合,便构成了空乘专业学生的最终考评结果。

四、注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与市场规律

人才成长规律是指“人才成长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可重复的一一对应或多一对应的变换关系或概率性重复的变换关系”。[4]人们努力探索、发现人才成长规律的一个重要目的便是利用这些规律来调节、控制人才成长过程,指导人才资源开发实践,以期实现“人成其才”“人尽其才”以及“人才辈出”的目标。在培养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要充分认识到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也是诸多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培养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时,既要注重其内在素养的提高以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整合,又要注重营造有利于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要努力营造尊重并爱护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社会氛围,创设鼓励空乘专业人才创新并允许其在一定限度内失误的包容性工作环境,提供无后顾之忧且待遇适当的良好生活环境,打造竞争择优,公平公开的合理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促进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在培养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除了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还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资源的商品化不可避免,而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配置各类经济资源更成为一种必然,当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作为一种“资源”进入市场当中时,人才在结构、功能、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必然是显著的,而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对于民航企业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更为突出。这里所蕴含的一条基本规律便是: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在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自身成为一种能够被市场机制所调节和配置的经济资源时,这类人才才能够在社会当中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位置,进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进一步搞活空乘专业人才市场,才能够真正发挥市场在空乘专业创新型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培养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这便需要人们不断分析研究,不断探索追求,在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空中乘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继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吴志华,廖志豪.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5).

[2]刘是今.我国空中乘务专业本科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3).

[3]王新心.王通讯人才资源开发思想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叶忠海.人才学基本原理[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286.

上一篇:自我同一性理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启示 下一篇:民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