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宅的蜕变

时间:2022-07-08 11:30:19

官书院胡同是位于北京北二环边上的条小胡同。胡同不长,但曲径通幽。虽位于北京最重要的两个历史文化建筑――雍和宫与国子监之间,它却尚未被过度商业化或时尚化,仍保留了属于老北京的淡然,步行于其中随处可感受到属于市井小民的,真实的生活脉搏。在胡同的尽端是一座建筑面积不到200平米的小四合院,也是本案的所在地。

新业主是上海的一位文化艺术经营者,渴望将此小小的口袋宅打造成为一座有海派风范的陶瓷展示会所。业主对项目最初的意向是能够用一些江南传统的元素如窗花或格栅等去装饰面向院子的四个“内院立面”。实际上,“内院立面”也是这座四合院的唯一能被看到的立面。当设计师接手这个项目时,原四合院已被拆得仅仅剩下原始木框架结构及屋顶。原始的“内院立面”早已荡然无存,而院子的中间则保留了唯一的一棵柳树。

设计主要从两方面人手。一方面,在原四合院的建筑框架中,填充出系列金属展示窗及木质展示柜,形成传统与现代两种风格的反差与结合;另一方面,在四合院当中营造出种江南意境的园林景象。设计师从这个已经没了窗和墙的内院,以及当中的柳树做出发点,说服业主放弃原来比较符号化或装饰性的立面处理,改为完全通透的大面积玻璃橱窗。这些透明玻璃窗及镀铜不锈钢框的搭配,既是对陶瓷展示主题的回应和对比,也是对四合院最本质的空间形态一院子的致敬。

在展厅和动线的安排上,当参观者穿过前庭进入接待前厅时,他首先面对的就是一幅2.5米见方,无任何分隔的落地玻璃窗,把院子的空间感和尺度感一下子带进来原本略嫌拥挤的前厅。接下来的一系列玻璃窗开始有尺寸和进深的变化,形成呼应不同展厅的通透“壁”(niche)空间。从这些不同角度望出去,一个简单的院子和其中唯一的柳树也开始有了变化。透过院子地面铺装的材料变换,业主原先追求的江南意境也就微妙的被解构和重新诠释了,到了最后的侧厅空间的功能已由展示转变为茶室,玻璃窗也变成可全部开启的折叠玻璃门,人们的活动也就可依天气情况自由游走于室内和院子之间了。

所有厅内的原始木粱和柱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在主展厅中,由于原来的桁架比较单薄,设计师在木桁架的左右两侧加了褐色不锈钢灯槽,除了很好地解决了展示照明的需求,也使得主展厅的结构秩序更为清楚。项目的总体灯光设计由台湾著名灯光设计师赖雨农先生操刀。他用剧场灯光的手法,在微小的舞台中营造出层次不断的明与暗,着实让平铺直叙的合院空间有了抑扬顿挫的视觉感。

上一篇:在设计中回望故乡:民族手工艺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米兰家具展50周年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