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时间:2022-07-08 11:14:02

经济开发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大城市都将技术开发列入了规划当中,其中经济开发区就是典型的技术培养基地。国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经济开发区以其独特的优势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知识人才。其中,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基于此,对经济开发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技能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13-02

人才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便是其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他们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成为优秀的代名词,是现代技术队伍的核心所在。他们不仅具备从业所需要的一系列准入证书,有的还通过自己精湛的技能,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等级荣誉证书,例如高级技工资格证、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运用这些专业的技能,服务于生产、运输及现在发展势头较足的服务业上。对高技能人才的继续培养,有利于我国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且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一、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及现状分析

第一,针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及相应的支持政策还有待提高。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速度一直较其他地区要快,所以相应拥有的高技能人才也较多。一是因为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在此地区工作的技能型人才都有着较其他地区要高的薪资待遇;二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的迅速,对于从业者来说有更多、更好的机遇可以晋升。相反的,在一些发展速度较慢,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的经济开发区,一方面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不大,另一方面由于财政费用的缺少,很难将有能力的人才长时间留用。这就需要用人单位凭借着政府给予的鼓励政策,给高技能人才争取好的待遇,努力提高其社会地位,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事业逐渐扩大化、专业化,从而吸引大批人才留用本地区,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第二,对于发展技能型人才的软环境要加以改善。随着我国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大批高学历人才涌入社会,其中技能型人才也占一定比例。企业的用人标准也随之进一步提高,例如,在没有对岗位进行细化、分析的情况下,直接在招聘时对从业者学历做出高要求,这就导致了相当大一部分的大专、中专或者更低层次学历的人才无工作可做,还要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但这并不能证明这些所谓的低学历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这种企业行为直接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及用人的不均衡。换一种说法,高学历的技能型人才未必适合企业发展,他们往往因为社会实际经验不足,从而导致能级错位的现象发生。另外,由于技能型人才的工作内容更多的偏向于实操性,不同于管理型、研发型人才更多的是脑力活动,出于对知识、创造的尊重,企业在管理、研发上投入的费用要比技术上高很多,对应的管理、研发人才的薪资待遇较于技能型人才要优渥。由于这种差别,更多的人、企业将从事技能的人才看作是基础劳动力,在招聘过程中对其试用期进行延长,且给出的薪资待遇大部分处于低水平,更甚者还会加长其劳动时间,不仅没有加班费,也不执行调休制度,某种意义上损害了技能型从业者的正当权益,严重地打击了从业者的积极性。

第三,严重缺乏从事技能工作的人才。人才不仅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因素,更是社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并没有与其形成良好的相适应发展,现实的情况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及质量根本无法满足经济区的发展,对本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合作无法形成系统推动作用,已经难以支撑其更好的发展。而且,随着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不断扩大化,经济区内对劳动力高度依附的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对于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也是一项重大挑战。

二、强化经济开发区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一)对各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细化,为满足企业实际需求做出统筹性规划

21世纪,大学生呈现出就业难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各院校开始对专业设置进行改革,力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后的方向上,设置与经济、企业匹配度较高的专业,坚持围绕地区支柱产业,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对专业设置方向进行论证,对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契合程度进行探讨,务必对产业调整及升级动态保持灵敏度。经济的发展使更多的新兴产业诞生,岗位的设置呈现多样化,从业要求更加精细化。所以,各院校对专业的设置要与我国职业要求紧密联系,争取在新专业的设置上取得巨大成果,让本院校的新专业对其他院校产生示范作用,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办学院特色,在促进经济区发展的基础上,解决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为适应各职业教育机构学院的办学体制,对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

制度是思想的体现,高校从学年制过渡至学分制不仅是为了保障模块式教学的正常需要,更主要的原因是学分制可以使学生的选择相对自由化,培养出的学生更加多样化,对于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也是一大进步。

学分的概念是指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学科、专业上分配学习量及学习时间,待学年结束后,统计学习后的相应分值作为是否满足毕业条件的主要依据,也有学校将此作为教学活动是否取得成果的关键依据。学分的具体设置内容如下:课程主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为本专业内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选修课则大多为个人兴趣,部分学科是对必修课的加深拓展,还有的专业设有实习学分,可根据专业的特殊性区别设置,并酌情设置加分项。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学分互认模式开始实行。通过完善学分制来建立学校间、专业间的学分联系,使更多的教师、学生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最终达到职业教育可完全满足社会需求的目的。

学分互认是学生在学习本校选修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同时学习其他院校的课程,在此期间获得的学分可相加、转换。其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同学院互认,指的是同一所院校中的“专升本”,专科课程获得的学分可在本校升本后转换使用;二是同体互认,指的是选择修学分的两个高校同为职业类院校;三是不同体互认,指的是学习的两个院校等级不同,例如一方是高等教育学院,另一方是普通社会培训机构。要想以上互认成立,双方或多方需要签订合作协议,确认实施此章程,并对其中需要履行的义务尽数承担。互认的课程在知识点上还要具有一定相同点,否则无法达成互认或无法全部互认。

(三)建立公共的培训平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

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情况,高新技术领域缺乏高技能人才的情况持续已久,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教育机构规模较小,可周转的资金不多,无法凭借一个单一机构来承担成本趋高的人才培养活动。但是,如果不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很好的培养,我国将无法改善效率低,消耗高、无创造性产品的现状,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开发区的正常发展。因此,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新举措,针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建一个公共的实训基地,@样既可以解决单一教育机构无法负荷的资金问题,也可以使教学相长,在减少投资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人才。

公共实训基地作为公益类型的服务平台,它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是其他机构难以办到的,发展经济社会区也急需相应类型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虽在培训机构、企业二者间独立存在,但其与培训机构、企业间是存在共享性的。公共实训基地虽然不为培训机构和企业提供教学服务,教学任务会由独立的专业机构提供,但是基地会给它们提供培训场地与培训设备。基地建设之初就是以高标准投资建设的,通过高标准的理念达到项目规范性运行,该项目通过将产业结构与人才规划相配套,确保质量与效率,始终坚持不通过本项目进行商业盈利的初衷。

(四)对企业执行鼓励政策,促使其优化对技能型人才的任用政策

现代企业的角色已经从之前单纯的用人增加至用人、养人、留人,不仅要使技能型人才的优势得到施展,也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培养提高,以达到吸引更多人才的目的,让他们共同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区域发展。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目的,首先,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具有长远性,可以清晰地让技能型人才看到其未来的上升空间,企业内部有异动时,内部人员优先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新时代中,部分人处事较“任性”,在他们看来,赚钱不是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快乐地赚钱。所以,企业要利用人的感情因素,注重精神认同感及舒适感,努力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才可以更好地留用人才。其次,在技能型人才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可以增长其技能的学习课程,让其不断地进步,并在员工之前形成学习奖励机制,针对个人能力提升速度较快的员工给予奖励。另外,除了自主学习的形式外,企业还可以外聘讲师给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让其对自己的岗位有更加细致的了解。讲师除了外聘以外还可以在内部举荐,促使员工对自己高要求,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最后,可以在区域经济开发区内,设立表彰体系,针对地区发展有贡献的企业、个人进行奖励,从而引起社会反响,此项工作还有利于企业及技能型人才社会地位的提升。

三、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得出,经济开发区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向出发:一是要重视各类院校的建设发展,对主要学科进行大力宣传,吸引大量对专业有感兴趣的学生到学院就读;二是要逐步在企业内建立具备实操经验的技能型人才团队,明确其晋升路径,提高薪酬待遇,使其稳定发展;三是高校与企业达成紧密合作,让在校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四是合理利

防止其向沿海发达城市流失;五是为了使技能型人才在发展经济开发区的综合效用最大化,政府必须对其他产业实行开放政策,以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地区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杨志其.经济开发区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企业经济,2012,(12):168-170.

[2] 钟静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双主体培养食品检测技

术技能型人才为例[J].轻工科技,2015,(6):174-175.

[3] 刘丹,蒋永甫.区域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开发探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为例[J].传承,2009,(22):166-168.

上一篇:“互联网+审计”时代审计人才职业胜任力的重构... 下一篇:论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