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究

时间:2022-07-08 11:06:07

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探究

摘要:本文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主要对象,为读者介绍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和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创造性;能力;培养

1引言

初中学校教育,过于呆板和单调的知识教学只会让学生在这种填鸭式教育下成为只会读书的机器,这样的教学只会束缚学生思维,同时也是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抹杀,因此,学校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也要合理,保证学校教学真正落实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和素质的提升,在语文教学是一项以培养交际和表达能力的科目,同时它深刻的文学内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创造力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2现今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能够提高素质,培养自身思维能力,但是现今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应付应试教育,一些教育者在上课时主要是以讲解考点,考试范围内的文章为主,这种狭窄的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语文的概念就是死记重点和相关考点,同时课堂上也并没有相应的师生互动而是通过老师讲解板书学生记笔记理解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只是一味接受并没有做到结合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而进行进一步探索和深思,这样的教育不仅不会让学生培养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只会让学生成为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

3如何改善课堂,让学生学会如何创新

通过对我国应试教育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现今教育不容乐观,这样的语文教学并不能达到开设语文课堂的本来初衷,面对这些教学上的不足,在为之担忧的同时,努力相处解决措施才是最正确的办法,如何改革现今的课堂现状,怎样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出适应科技和经济的创新型人才?本人通过自身教学经验,对语文教学上需要做到的一些积极改进措施进行做出以下简单分析。

3.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主要是以指引和解答难题为主要,老师不能够代替学生学习,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成效,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愿意对优秀的文章本身进行思考,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愿意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这样的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对待其他事物和问题上都能以一种创造的思维。

3.2营造轻松课堂气氛

课堂上,一味的以老师为主的单方面讲解效果收之甚微,那么换一种思维方式,让学生和老师共同成为课堂的主题,这样既能保证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个可以发言的空间,这不仅是促进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同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上的不足和独特点也能够被老师挖掘出来,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3.3经常提出开放性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这样希望教育者在课堂上对学生能够进行一定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要限制正确答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思维拥有属于自己的答案,当然在选择这类创造性问题时还要保证问题选择的合理性,保证问题能够由易到难,给与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和交流空间,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答案通过交流的方式反馈出来,以便老师对学生的思维加以正确指引。

3.4愿意听学生的意见

在教育中,教育者要能够积极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提出疑问和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不会固定在老师的见解框架之中,努力发现自身的思维闪光点,让学生在课堂上保证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转动自己的脑筋,发挥想象力,进行问题分析和问题探究,这样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也让学生不仅能够在对待语文一门课上,在对待其他任何事物上都能有一颗探究之心,这也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3.5教会学生多发挥想象,发散思维

教学者在平时的考试时不要固定在应试教育的框架内,而是要在考试卷上多出现一些创新题,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框架,能够发散思维和想象,写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让学生学会在对待问题时不是仅以应付考试的心理而是从不同层次和方面寻找思维突破点,而正是这种创新试卷才能保证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具有创造力的。

4总结

本人通过简述初中语文的教学方式,简单介绍了现如今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从现状中发现不足,并在后文中给以积极的应对措施,为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提供了相应策略。

参考文献:

[1]罗爱红.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1.(46).

[2]范友军.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商品与质量.前沿观察.2011.(6).

[3]刘新荣.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新课程(教研版).2011(10).

(作者单位:河北省鸡泽县毛遂中学)

上一篇:浅谈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下一篇:探究中专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