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革命献生命

时间:2022-07-08 10:54:16

王孝和(1924―1948)是上海电力公司杨浦发电厂的工人,地下党员。在工会工作期间,团结职工群众,站在工运斗争的前沿,与反动派特务展开激烈斗争,成了特务的眼中钉,被作为“借人头,平工潮”的主要对象。1948年4月在上班途中,他被秘密逮捕。后又因制造所谓“破坏发电机事件”,被中央特种刑事法庭判处死刑,并于1948年9月押赴刑场。就义前,他向在场记者慷慨陈词,痛斥反动派冤杀无辜,最后壮烈捐躯。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王孝和为烈士。

1955年,上海市人民评弹团将其事迹,由柯蓝、左缠、蒋月泉、唐耿良等编为中篇评弹《王孝和》。中篇为四回。最后一回《不死的人》表现王孝和英勇就义前的思想活动,以及他利用各种机会揭露敌人的阴谋罪行,英勇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情节。上面两段唱词便是王孝和在狱中所唱。

当时,反动派制造了所谓“发电机放铁砂事件”,多次严刑逼供,要王孝和承认是共产党员,是他实施破坏。王孝和经受了种种严刑,坚决抗争。为了当时条件下斗争的需要,党组织指示他,到最后时刻都不要暴露自己是共产党员的身份,也不要高呼“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王孝和对不能用口号向党告别,内心深感痛苦,但为了革命事业,他理解这样做是必要的。因此,最后在行刑前,他面对记者和群众昂首高呼“冤枉”、“特刑庭不讲理”、“特刑庭乱杀人”、“看你们横行到几时”,慷慨就义。唱篇“党的叮咛”就是写他在接到党的指示(叮咛)时的内心波动。但唱词没有多写他思想上的斗争,而是着重于抒发他对党的感情。起句从“世世代代把鱼捕”和父祖两代的贫寒家世,讲到当时的渔民未能认识自己贫苦的根源,而自己得到了党的指引,才认清了奋斗的方向。接着用排句唱出的“党召唤我,指引我,搀扶我,鼓舞我,教育我,培养我,考验我,锻炼我,使我像生铁,投入到斗争的大熔炉”。既表现了自己在党的指引下的成长,又体现出他内心对党的培养教育的感激和与党的亲密关系。这样,就表达了“怎能不把你亲爱的名字呼”的强烈愿望,也为他最后遵从党为了斗争策略所作的指示,放弃了一切个人的欲求埋下伏笔,显示出这位忠烈的年轻党员为革命献身的高尚思想境界。

中篇评弹《王孝和》是由当时的新文艺作家与评弹艺人合作编演的成功实践。“党的叮咛”的执笔者原是新诗作者,唱篇中运用了夜航者、灯塔、飞向南方的燕子以及生铁投入熔炉等,都是过去评弹唱篇中少见的崭新的形象性比喻,这在表现现代题材和革命青年人物时增添了新时代的气息。“写遗书”这一段,是王孝和在接受了党要他不暴露身份的指示后,考虑到斗争的策略,在临刑前夕为自己的双亲和爱妻特地写的遗书。在中篇中,遗书原是用说念的形式表现的。演王孝和脚色的蒋月泉在排练时,向词作者提出了能否改用唱篇来表演。于是词作者将书信的内容,根据原信的语句,采用符合评弹演唱要求的白话诗表现手法,将它改写成了唱篇。王孝和的原信,为了不暴露身份,他没有用激昂的政治语言,而是以纯真、深挚的亲情和人性语言,揭露了反动派残酷迫害无辜善良百姓的凶恶暴行。遗书的语气虽是平和的,但他抒发的感情却是披沥真挚,深沉殷切的。唱篇承用了原信平易亲切的语言,用富有韵律感的词句,充分体现了遗书的抒情性。

“好容易养儿到如今”的起句,直接表现了王孝和与父母之间的亲密感情。而“今天完成了我一生,总算做人目的未违背,也未曾轻掷好青春”既是对父母双亲的劝慰,也表现了一个对党的事业忠诚坚定的青年革命者的坦荡襟怀,也是对反动派对自己残害诬陷的严正辩白。接着是他对爱妻的殷殷嘱咐和抚慰,恳挚的眷注,吐露出深切的伉俪之爱。“我对你是既感激又怜悯,要把我平日的叮咛记在心。你要好好学习求进步。”真是语重心长。“只要你能幸福过光阴,我就更放心。”后面的五言重句,以贯注的气韵,表达了人物的深情,是字字句句出于肺腑的血泪之言。最后写到“我牺牲在我家中是大事,对整个社会又何足论,反动政府要,看他们有几时好横行。”更显示了王孝和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和信念坚定。

由于蒋月泉对人物的理解、敬仰和热爱,他所谱唱的“写遗书”声情并茂,动人心魄,成为了他经典性的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成败岂能由萧何 下一篇:悠悠古越风深深女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