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

时间:2022-07-08 03:59:37

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

摘 要:新课改下的教学是全面创新的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从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拓展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阐述课堂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重要性。

关键词:课堂;新见解;新设想;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表现在不墨守成规,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探索。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教学中。对此,笔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解学生,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民主的教学作风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他们才会去探索、去创造,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讲授《吃墨水》一课时,教师按教案设计,让学生集体朗读,并通过找重点词、重点句来理解是怎样专心读书的。可是,当同学们读到“他一边看,一边吃饼”等语句时,一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教师知道,“问题”即将产生,有价值的讨论即将开始。教师没有责怪这位学生打乱了原定的教学步骤,而是请他站起来,说出他想说的问题,“老师,墨水是有味儿的,怎么没闻出来呢?”没等老师回答,同学们就纷纷告诉他:“读书时太认真了”“太专心了,所以没闻出味儿来”……在大胆的探究中,同学们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看来,教师民主、自由宽松的氛围,既保护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又给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创造的信

心和动力。

二、引导学生敢于质疑问难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提问题,鼓励他们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课文中有好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要抓住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这么一处描写:“小女孩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大年夜冻死了。”一位学生对作者运用“微笑”一词很不满意,认为应改为“苦笑”,理由是大年夜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这个小女孩都冻死在街头,她会微笑吗?作者是不是用词不当?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勇于质疑的精神,并引导学生抓住教材的矛盾处去理解,并加以适当点拨,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其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示。

三、启发学生发挥创造性想象

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有创见。在阅读课上,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文章或诗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或景物。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于情感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丽,请你仔细品读,然后将你脑海里展现的画面叙述出来,并给每个画面拟定一个题目。学生要回答类似的问题必须借助创造性想象。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练习续写或扩

写,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题:有一位学生因为在班里出黑板报回家晚了一些,爸爸、妈妈都责怪他。请通过想象,写出他们每个人说的话,要求表现出每个人的不同性格。

四、激励学生,拓展创造性思维

有一位研究教育的教师在幼儿园、中学、大学三种不同的课堂上做了同一个实验。他在黑板上用粉笔点了一个圆点,然后问同学们是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是小豆豆”“是小虫子”“是星星”“是脸上的小痣儿”等等,唯独没有说“它是圆点”,初中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就是一个圆点呗”,很坚定,没有任何异议;面对一个圆点,大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瞪大了眼睛说:“不知道”“什么也不是”,始终没有一个人敢回答“这是什么”。有人说,教师是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刽子手。的确,这样的结果应该引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五、注重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探究性学习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

学,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

过程;学生不再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的研究学习中得到发展,实实在在地在平等、宽

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相互探讨,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多思考、多琢磨,激起了自身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打破既定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提出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新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方案或者新设想。

(作者单位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中心小学)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研究性教学 下一篇:结合实际 立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