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对策

时间:2022-07-08 03:58:34

企业筹资风险与防范对策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筹资风险是市场经济环境中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本文就对企业筹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关风险防范对策,从而使企业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

一、企业筹资风险分析

1.负债规模过大,资本结构不当。负债规模是指企业负债总额的大小或负债在资金总额中所占比重的高低。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

2.信息透明度极低,进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就目前的中国而言,在这些问题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无力提供必要的抵押品—鉴于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动产几乎是实践中唯一被银行等贷款机构认可的抵押物,而中国目前仍然实行土地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制度,导致很多私有企业并不拥有可用做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或房屋建筑。显然,这几个特点直接决定了企业融资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金融活动,进而企业融资难也就构成了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3.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较大,破产率较高。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小、机器设备落后、原始资金投入不足、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同时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论和实践,非正规化行为异常严重。这些都使得企业的破产率远远高于大中型企业。银行为了减少风险、优化资产质量,不可避免的就会在贷款中回避企业。

4.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存在着道德风险。企业因缺乏人才和企业管理制度,从而影响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加之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愿泄漏债务量、举债渠道等商业秘密,以致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很难通过一般的渠道获得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即使获取所需信息,银行付出的成本是相当大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银行宁可做出不予贷款的决策。

二、企业筹资风险防范对策

1.减少负债规模,优化好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如何进行负债经营,科学投资避免财务风险,取得较好的运营成果,这是企业经营发展中一个重要问题。要改变自己的经营、生存理念,把企业做强做大,解决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内部管理、资金等方面,存在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生存、发展就都没问题。只要中小企业的生存不存在问题,很多金融机构就会主动“投怀送抱”。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2.增加信息透明度。当前,企业内外日益要求企业提供真实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但企业信息失真时有发生,必须从提高企业负责人业务素质,增强责任感,加强企业外部监督、加强法制约束力等方面加强企业信息管理。企业也需要将财务信息的透明和真实作为筹资的基础工作。可考虑在全国成立中小企业协会,每个企业在协会登记完备的信息,配合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信评估体系,企业之间也可相互监督,提升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整体的信用形象。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如在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3.强化企业经营风险。提高风险识别、控制能力 第一,防范道德风险。信贷市场上的道德风险通常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借款人在获得信贷后将资金投放于成功概率小但一旦成功借款人将获得巨大收益的投资项目。第二种是借款人在有能力仍不偿还借款的情况下对偿还借款和不偿还借款所带来的成本进行比较,最终选择策略性的不偿还借款的行为。第三种借款人采用欺骗手段,将贷款用于偿还所欠其他债务上。这就要求银行借贷岗位的工作人员要加强贷前调查,严格贷款手续,做好贷后检查。第二,建立风险预测体系。企业应建立风险自动预警体系,对事态的发展形式、状态进行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利用财务杠杆控制负债比率,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

4.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良好的法律环境是中小企业成功融资的关键。政府应借鉴国外的相关法律条款,结合中国实际,修改、补充和完善已有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中小企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相关法律进行补充,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维护担保信用关系,保障商业担保单位的利益,做好风险控制和防范。从根本上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

三、结束语

总之,企业若要筹资就必须承担筹资风险。企业应在正确认识筹资风险的基础上,充分重视筹资风险的影响,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使企业既获得筹资经营带来的收益,又能将筹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其更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强调成本意识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必然之路 下一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